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着力打造特色小镇?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特色小镇建设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带动农民稳定增收、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特色小镇建设,特色产业是支撑、生活富裕是目标、生态宜居是根本、特色文化是灵魂。近年来漳州市特色小镇建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功能欠缺、机制不活、重复跟风、急于求成、包揽过多等。以漳州市为例,提出强化统筹规划,突出特点差异,着眼乡村振兴,做到 “五个结合”,突出特色文化,守住小镇之“魂”,优质项目带动,注重人才引进,坚持企业主导,拓宽融资渠道等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思路。
  [关键词]特色小镇建设;乡村振兴;问题;思路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新時代破解“三农”问题,推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治本之策,是指导“三农”工作的基本遵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加快打造特色小镇,以特色小镇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1 特色小镇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特色小镇一端连着城市,一端连着乡村,处在城乡之间的联结处,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新兴产业,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等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中,特色小镇建设成为重要的着力点和支撑点。
  1.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特色产业是支撑
  特色小镇,一般选择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地理位置独特、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要立足镇情,科学定位、精心谋划,规划好建设蓝图,着力做好“旅游+”“生态+”文章,不断打造集群景点,提高古镇的影响力;要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要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将休闲观光农业与古镇旅游业有机结合。同时,以特色产业为支撑,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为特色小镇建设夯实基础。
  1.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生活富裕是目标
  要实现生活富裕,必须搭建多种就业创业平台,引领广大群众走上共同致富道路。要调优产业招商规划,重点招引与沙沟发展相适应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创意手工类产品生产制造项目,形成多种旅游特色类产品,带动百姓致富增收;要引导在外能人回乡创业,发展属于自己的事业,吸引众多常年在外的务工人员在家门口就业,形成农村创业增收的巨大力量;要加强“三资”管理,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
  1.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生态宜居是根本
  特色小镇就是打造生态宜居环境。要按照“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要求,建设好美丽乡村和特色田园乡村;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环境整治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始终坚持发动群众,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要始终坚持强化攻坚,巩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成果,加强水环境保护,推进“河长制、河长治”常态化运行,确保境内水清湖秀,为特色小镇建设营造生态宜居的良好环境。
  1.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特色文化是灵魂
  有没有文化特色,直接影响到一个特色小镇有没有灵魂、魅力和长久吸引力。文化建设贯穿特色小镇建设过程,深度挖掘和提炼地方传统文化、以农耕文明为代表的民族风情文化,用丰富的文化要素提升特色小镇的含金量,用独特的人文精神塑造特色小镇的灵魂,实现美食、美景和人文的有机结合,不断增强特色小镇发展的内生动力。
  2 漳州市特色小镇建设的现状和经验分析
  2.1 科学规划、统筹发展,实现多规融合
  漳州市按照 “4+4”主导战略产业和传统经典产业,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统筹培育和布局一批工业主导型、现代农业型、生态休闲型、文化旅游型、商贸物流型、科技创新型、金融服务型等产业独特、功能错位的特色小镇,形成均衡布局、梯度发展的总体格局。小镇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实现“多规合一”,做到一本规划、一张蓝图,为项目落地实施夯实基础。
  2.2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促进产业聚集
  各个小镇所在县区瞄准高端产业,开展“一把手”招商、产业链招商,积极“走出去,引进来”,推动小镇产业“特而强”。同时,市属国企竞相参与特色小镇开发建设,目前全市已有十余个小镇,由漳州发展、漳龙集团、城投集团、九龙江集团等市属国企参与投资建设。按照“五个一批”推进机制,组织33个小镇策划筛选了一批重大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项目,全部纳入市里的投资工程包进行重点跟踪推动。构建小镇创新链,创客空间、研发中心、实验基地、科研培育示范中心等创新创业平台竞相冒出,打造技术创新载体、人才引进洼地,聚集创新资源和高端要素。
  2.3 合理布局、完善配套,突出生态理念
  大力弘扬和传承历史文化,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等一批社会事业工程建设投用,农博会、花博会、蜜柚节、关帝文化节、古琴文化节等文化活动影响力提升,海丝文化、闽南文化、土楼文化、高山族文化等非遗、文化遗存保护力度加大。各地围绕构建生态屏障、建设特色风貌的目标,重点实施了园林绿化、特色景观、污水处理等环境设施建设工程,打造形成了一批生态名片。
  2.4 大胆探索、创新模式,鼓励多方融资
  坚持先行先试、,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增强小镇发展的动力和活力。2016年以来,全市33个特色小镇共争取中央、省预算内投资等各类资金2795万元,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6.3亿元。鼓励民间资本与政府合作,采取PPP等多种方式,参与特色小镇公共服务、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建设。同时,探索设立小镇发展建设基金,主动与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对接,争取融资支持。各地还创新建立了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特色小镇创建服务模式,提升创建水平和服务效率。   漳州市市在培育和建设特色小镇上刚刚起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如功能欠缺、特征不明,机制不活、谋划不精,重复跟风、创新不足,匆忙上马、急于求成,政府主导、包揽过多等问题。
  3 漳州市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对策思路
  3.1 强化统筹规划,突出特点差异
  特色小镇建设是一个大战略,产业定位要突出“特而强”。“特”就是立足实体经济、立足发展创新,紧扣特色产业。“强”主要表现为围绕特色产业,加大投入,培育“单打冠军”。以特色民俗文化、生活文化、乡土文化为内核,以周边特色旅游资源综合利用为补充,形成生活气息浓郁,民俗、旅游、产业等文化相互交融、协调发展的特色格局。特色小镇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富民,要根据各区域的资源禀赋走高品质、可持续发展之路,从产业发展、功能配套、文化内涵、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让百姓受益,更大程度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入选了福建省第一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南靖县兰谷小镇,就是按照我省《关于开展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的首个要求,即“特色为本,产业为根”。兰谷小镇所依托的,正是兰花这一当地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南靖是全国四大兰花原产地之一,兰花产业根基深厚,目前是全省最大的兰花集散地,全县兰花种植面积近220hm2,从业人员过万人,年产值超过10亿元。兰谷小镇的首要功能,便是通过产业聚合,重塑南靖兰花产业。
  3.2 着眼乡村振兴,做到 “五个结合”
  一是特色小镇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以产业集聚、优化环境为重点, 大幅提升特色小镇的吸引力和承载力。二是特色小镇建设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了新方向、新依据,让特色小镇建设的底气鼓得更足,步子迈得更稳。三是特色小镇建设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特色小镇是县域经济底部基础,要打造更多产城一体的特色小城镇集群, 承接城市的产业、 物流、 人流疏解功能, 更好辐射美丽新村建设。四是特色小镇建设与脱贫攻坚相结合,要以特色小城镇为纽带, 壮大形成对农村发展的直接带动力,大幅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五是特色小镇建设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引导现代农业、 电商等特色优势新兴产业向小城镇聚集,推动小城镇建设迈出新步伐。
  诏安县是省级贫困县,红星乡是该县山区乡,该县抓住青山绿水、富硒土地和漫山遍野的青梅的特色,打造红星硒梅小镇,小镇沿山谷展开,总面积3.4km2,核心区的建设面积1.0km2,打造集生产研发配套体验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特色小镇,主要建设有青梅产业,富硒产业为核心的主导产业集群,配套建设生态农业和旅游产业,为该乡脱贫致富找到一条重要路径。目前硒梅文化园、生态观光长廊和紫梅山庄等项目还在施工建设中。
  3.3 突出特色文化,守住小镇之“魂”
  特色小镇建设中,文化是灵魂,树立文化标识,留下文化印象,是文化作为特色小镇内核的必然要求。要运用“文化+”的动力和路径有效助推特色小镇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在塑魂、育人、兴业、添乐、扬名等方面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要注重和善于找文化特色、找魂之所在;要注重对那些优秀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和扶持,让镇民和游客能在袅袅炊烟中记得住乡愁;要牢固树立“文化+”的战略思维,把文化的力量融入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提升小镇的综合竞争力。要根据支撑产业结合当地实际文化生态资源着力培育创新文化,科學梳理并有效推动地方特色小镇的培育与创建,使之形成自己的人文标识,从而使特色小镇的创建活动能带来真正的经济效益。
  漳州市应在四种特色文化上做出文章,即以闽南民间信仰和闽南民俗为特征的闽南文化,以月港及平和古瓷窑为代表的海丝文化,以东山谷文昌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南靖土楼为代表的旅游文化。
  3.4 优质项目带动,注重人才引进
  特色小镇的建设应以项目带动型为主,发挥项目的带动支撑作用,吸引优质项目进镇,夯实特色小镇的发展基础。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应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对优质项目简化审批程序,鼓励多元化的投资,密切协调配合,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加强对重点项目的考核监督力度,优化特色小镇项目结构,改善项目引入环境,发挥项目应有的支持作用,增强特色小镇经济发展动力。人才是小镇最核心的“大脑”,是企业和小镇发展的创新之源。人才的引进对于企业和小镇的人口和发展规模有直接影响,高素质的人才留在小镇生活,对于提升小镇的总体品质有重要作用。
  平和县霞寨蜜柚小镇以“富美柚乡,创意霞寨”为总体定位,以“三地一区”(全球蜜柚集散地、全国蜜柚产品基地、全国品牌农业示范基地、生态休闲旅游区)为功能定位,打造集科学研究、文化创意、商务贸易、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品牌农业特色小镇。小镇总规划面积3.89km2,建设面积1.15km2,总投资27.0亿元,计划三年内总投资22亿元,建设项目包括高峰生态谷、榜眼府文化区、鹅将军乐园、中润蜜柚观光园、蜜柚深加工基地以及其他基础设施配套等,打造集科学研究、文化创意、商务贸易、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品牌农业特色小镇。
  3.5 坚持企业主导,拓宽融资渠道
  特色小镇必须坚持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鼓励企业广泛参与市场的合作与竞争,激发企业强大的源动力。政府在小镇的发展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做好规划编制、保护生态、优化服务,不干预企业运营,避免大包大揽。同时,在企业主导的前提下,政府应做好监管,避免市场的无序竞争,并鼓励企业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特色小镇的全面建设,主要通过土地一级开发、二级房产开发、产业链项目开发和综合开发等分别开展,建设过程中需要的资金来源是小镇建设的重要保障。一般小镇3年时间内需要投入30~50亿元,这些资金的来源应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主要提供政策支持,最大限度地优化资金环境,提高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并解决小镇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相关建设的投入资金。
  [参考文献]
  [1] 吴奶金,谢晓维,陈晔,等.福建省特色小镇建设的路径选择[J].台湾农业探索,2017(1).
  [2] 孙莺,夏管军,等.特色小镇建设的若干思考与建议[J].中外企业家,2017(6).
  [3] 仇丽萍.特色小镇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区域经济,2017(3).
  [4] 张吉福.特色小镇建设路径与模式[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 (1).
  [5] 何俊栋.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建设反思与路径探索[J].上海城市规划, 2017(1).
  [6] 曹爽,罗娟,等.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改革与开放,2017(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31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