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本文介绍了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德育理论,对其积极意义与不足作出分析研究,并综合了当前德育发展的理念,对其德育理论进行理性的思考与扬弃,提出了德育的现代意义的思考,力求对我国德育研究与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 德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1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是美国道德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在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根据其道德心理发展理论提出并建立的。科尔伯格将心理学的研究与哲学观点联系起来,整个研究过程遵循着“心理学理论-教育实践-哲学反思”的逻辑顺序。
  在这个基础上,科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理论,阐述了一个人运用越来越广泛、深刻的道德判断能力来发展关于公正和他人权利的社会道德观或世界观。 “三个水平六个阶段”,是一个由低到高顺序发展的过程。科尔伯格曾对这“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道德发展过程模式作了详细阐明,后又作过重大修正。他在70年代后期对该模式的概括是这样的:水平一是前习俗水平,包括阶段一——以惩罚与服从为价值取向阶段,阶段二——以个人的功利主义目的与交换为价值取向阶段;水平二是习俗水平,包括阶段三——以协调人际关系为价值取向阶段,阶段四——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履行个人义务为价值取向阶段;水平三是后习俗水平,包括阶段五——以社会契约为价值取向阶段,阶段六——以普遍道德原则为价值取向阶段。
  因此,该模式主要涉及的是道德判断问题。他和他的同事运用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诱 导受教育者产生道德认知冲突,引起受教育者积极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教育者之间各抒己见,促进认识的深化,接触 更加充分的推理方式,特别是接触那些比自己道德判断力更高一级的推理方式,从而促进受教育者道德判断水平的提高。
  2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评价
  科尔伯格的研究弥补了传统德育所忽略的内容,阐释了道德情感体验和人际关系取向,如形成和赋予生活意义的价值、目标和道德体验的影响驱动力,从而为德育提供了丰富的内涵。科尔伯格反对传统德育那种“美德袋”式的品德教育方法,认为将一些预定的品格通过无生气的方式灌输给受教育者是错误的,也是注定要失败的。他说:“事实上,传统学校德育的失败也许不是由于学校无力影响儿童的品格,而是在于美国传统品格教育的观念不适当,这种教育观念旨在通过说教、树立榜样、采用奖惩等手段进行诸如诚实、责任感等良好习惯的训练”,“许多证据表明,当学校树立一种非传统的品格教育观念,就能对道德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在科尔伯格看来,传统的德育假定存在着一种不需要实证的道德真理,不懂得教育及是由内而外的生长和发展,忽视了儿童自我教育的作用。
  科尔伯格既反对传统德育的灌输,也不完全赞成道德相对论的教育。他对这一学派认识到道德观的多样化和反对向儿童灌输意识形态这两点是很欣赏的,但不同意它根据多种道德观存在的事实,就肯定它们都是正确的。科尔伯格认为,其实这些不同的道德观反映了道德发展阶梯中的不同层次,有些处于较高的发展阶段,有些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因此,不应当等值地将各种道德观教给受教育者,而是应当促进受教育者发展,使他们达到最高的发展阶段或观点。即“德育如能按照‘正义’的方向去指导或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那就是完全正确的,既不是灌输,也不是不置可否。”在他看来,道德认知发展学说之所以是合理的,是因为它的内容乃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它的方法尊重儿童思考和选择的能力。道德相对论的教育放弃了对儿童的指导,而灌输则企图强迫儿童接受他人的信念,科尔伯格认为,认知发展德育纠正了这两种方式的偏颇。
  同时,也要看到科尔伯格的不足。首先,科尔伯格的德育其实是在灌输某种道德或价值,并非鼓励对道德选择的自由思考,“充其量只不过是类似苏格拉底教导美诺时使用的“辩证法”——操纵着儿童去接受某种价值。科尔伯格忽视了意志和情感在道德推理中的作用,忽视了‘行’否定了‘习惯’,而习惯在德育中是个无可非议的概念,它与理性既不能相互取代也不会互相冲突,形成习惯是培养有道德反省能力的人的过程中不可缺少和有价值的一个步骤。”其次,有些心理学家提出,导致道德行为的是存在于每一个人之中的行为倾向及其相互作用,其间并不需要以道德定义、道德信念和道德推理之類的认知过程为中介。有的教育家则认为,思考和反省似乎并不导致更好的行为,更聪明的人和文化水平更高的社会在道德方面并不见得会更好。第三,科尔伯格过高地估计了理性的作用,而忽略了其他道德因素的作用,如情感、个性特点等。他没有有力的证据证明理性在与道德的其他组成部分相互作用时所起的作用,尤其是它和道德行为的联系,因为有道德的认识并不意味着一定有道德的行为。有些研究发现,按照科尔伯格的方法测量出的道德水平要高于其实际行为所表现的水平。 第四,科尔伯格过分强调理性而导致德育培养目标的偏离,他的道德理性人都是“冷冰冰的、纯理性的、缺乏情感和个性的、超凡脱俗的、与日常生活失去联系的人。”
  3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
  认识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德育观的长处与不足,对他的理论进行扬弃,对德育的发展与改革,可以引发了我们对德育的新思考。   
  (1)关于知、情、行关系的教育思考。科尔伯格认为,很多新的研究却不支持科尔伯格关于道德分析能力是形成道德信念的关键因素的论述,研究发现在很多情境下道德认知发展阶段与道德行为无关。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现实的教育问题:进行德育要不要考虑具体的教育情境?很多学者认为,“高度复杂的道德分析能力能否成为高尚道德生活的前提,关键取决于,人们何时需要成熟的道德判断力,何时又不需要。在什么情境下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分析与形成正确的道德概念有关,什么情况下无关。”因此,进行德育必须考虑两个因素:①受教育者所面临的社会问题或问题所处的环境;②解决德育培养的人的个性特点。有些道德问题可能是相当复杂的,可能会涉及到诸如法律、政治、价值观等问题,需要通过多种复杂的分析判断才能解决。而有些问题则比较简单,不一定要求人们具备成熟的道德判断力。    (2)关于德育培养目标如何评价的教育思考。这可以从两个层次来说明:①要仔细分析受教育者对自身心理状态的认识,遇到道德两难问题时内心的心理活動。对人的道德情感体验的研究必须建立在对其思想仔细分析的基础上。②只有当受教育者表现出有理由进行道德行为的能力和倾向,即做出有目的地与他人发生社会联系的行为时,他才是道德的人,因此,具备道德行为的理由代表了知识本身的“逻辑必然性”,这是产生道德判断的内在约束力和影响力。但是,新的研究发现,很多人认为“自己是根据内心反应、本能或良心来做出道德决定的,并不是对道德情境做出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尤其是对年龄幼小的儿童。”在对受教育者的道德评价中就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既可以使用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的评价方法,也要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心理活动、社交情境、家庭教育背景、面对道德问题时的情感体验及行为表现等,进行综合评价。
  综合以上理解,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几个设想。(1)德育旨在促进道德判断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一致性。个体的道德判断普遍存在与其行为不一致的现象,但是,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水平和阶段越高,道德判断与行为的一致性程度越高。因此,德育的关键是促进受教育者道德判断力的逐步提高。(2)德育奉行发展性原则。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强调,根据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确定教育内容,创造机会让受教育者接触和思考高于他们一个阶段的道德理由和道德推理方式,造成受教育者认知失衡,引导受教育者在寻求新的认知平衡之中,不断地提高自身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根据发展性原则,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德育的方法和策略包括:第一,了解受教育者当前的道德判断发展水平;第二,运用道德难题引起受教育者的意见分歧和认知失衡;第三,向受教育者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第四,引导受教育者在比较中自动接受比自己原有的道德推理方式更为合理的推理方式;第五,鼓励受教育者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
  参考文献
  [1] 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人的发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721.
  [2] 巴班斯基.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 储培君等.德育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4] 哈什.德育模式[M].傅维利等译.科技文献出版社,2012:68.
  [5] 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4:96.
  [6] 朱小蔓.中小学德育专题[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88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