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市政给排水施工和质量控制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市政给排水工程作为基础设施最重要的部分,工程数量也以与日俱增的方式进行增长。但在市政地下环境越来越复杂和考虑城市环保的前提下,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无法得到充分重视,这难免给工程质量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均会影响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有效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和管理措施是保证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中的重要手段。只有将内、外各影响因素综合考虑,并制定有效有质量的管理措施,才能使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和质量得到保障。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质量控制
  1 市政给排水工程原则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原则包括可持续发展和因地制宜两个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指在规划过程中,综合考虑工程发展前景、资源利用和可实现性,真正为城市的长远发展谋划,以推动城市市政给排水工程长久使用方案的实现。
  2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存在问题
  2.1 工程施工材料不符合要求
  工程施工材料是给排水工程的基础,直接影响工程的使用年限和运营期的安全隐患。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工程材料,必会引起工程的质量问题,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加强工程施工材料监督力度可有效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控制原材料的采购和进场抽检质量,最大限度完成对原材料的监督。在工程材料市场采购中,施工材料无法得到真正保障,难免存在一些商家将质量不合格的产品混入市场内。同时,因工程材料进场采用抽检的方式,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从而存在施工材料进场不合格的现象。此外,存在一些施工方为最大限度降低施工成本,购买质量不合格的材料,从而导致施工质量不达标。
  2.2 排水管道渗漏等现象
  排水管道是给排水工程施工中最重要的使用材料,其管道渗漏和堵塞也是给排水工程运营期间最常出现的问题。管道渗漏和堵塞的发生不仅会造成大量水污染的问题,而且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管道焊接的部位,一般较难处理,如果处理不及时,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行。管道渗漏和堵塞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进行正确的施工操作,管道的衔接之处出现焊接不当问题,导致管道运行中存在质量隐患。另外,排水管道通常埋置于地下,需要管道具有较高的抗压性,而排水管道主要是用于输送城市污水和供水,在水流长期冲刷下,管道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破损,从而引起管道的渗漏现象。
  2.3 排水噪音问题
  排水噪音问题同样是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应注意到的问题。在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为解决管线成本,一般采用立架式施工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将排水管线设置一定的坡度,使管道内的水流顺着管线坡度自由流动,这样会造成水在流动过程中与管壁碰撞从而产生噪音,但该噪音一般只会在地面上的管道对居民造成影响。在进行排水管道设计时,应尽量将其设置于土地表面以下,以降低排水噪音问题造成的影响程度。
  2.4 施工人员和图纸问题
  因施工人员专业技能的不足,在市政给排水施工过程中,各单位施工质量往往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在大多数市政工程中,缺乏对现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不熟悉相应图纸的设计和施工操作流程。为降低因技术不足引起质量隐患的发生,在施工前必须完成对施工人员相关专业技能的培训。施工图纸是给排水工程进展的依据,图纸的合理性和严密性直接决定工程的好坏。在实际工程图纸设计时,会因对现场地下管线和建筑物等实际情况的勘察不足,导致图纸与实际施工产生一定的出入,从而导致频繁设计变更现象的发生。另外,施工单位、政府等对图纸审核的不严格,不及时对存在错误的图纸进行修改和更换,从而导致图纸缺乏科学性和可行性。
  3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3.1 重视施工前的组织准备管理工作
  施工前的组织准备管理工作是保证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的首要因素。在正式施工前,为熟悉设计图纸技术要求,需对技术人员组织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对现场地下环境进行勘察,明确施工周边建筑物和公共基础设施,针对现场施工条件并结合图纸要求,进行现场各单位施工方案和流程的拟定,经监理、业主同意审批后才可正式进行施工。对施工中容易出现环境污染的区域进行特别处理,采取措施降低对市政环境不必要的危害。要加强对施工图纸的审核和各个单位之间的技术交流,对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及时进行修改更正,使现场施工人员真正领会施工要点和设计意图。
  3.2 增强施工阶段的管理
  (1)材料质量检验。为降低材料质量不合格对市政给排水整个工程的影响,加强对施工材料质量的综合检验。控制原材料采购与进场抽检,待抽检合格后方可签收使用,抽检过程中不仅检测管道抗压性、耐水腐蚀性等使用指标,还应检查材料外观、规格和颜色,并根据图纸要求选择合适的尺寸。在材料检查中,要把重点放在管道的阀门上,确保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抗腐蚀性。
  (2)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管理要做到人员和施工进度的控制,根据给排水工程各个阶段的施工要求划分人员分工,做到落实每个施工项目,以责任制的方式进行管理,使每个项目有人负责和突发事件的有责可追。实时掌握施工进度,保证工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还应提高施工单位和个人的质量意识,努力提升现场技术人员专业水平和操作熟练度,每日做到质量、安全检查工作,按照规范要求反复检测施工质量和施工效果。
  (3)施工安全管理。施工安全管理是工程首要工作,要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行培养,不仅杜绝施工操作时的违章行为,更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对施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的工作要及时进行上报,与技术人员沟通解决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施工,降低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和事故危险指数。另外,技术人员施工过程中要佩戴安全设备,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协调各单位工作协调进行,以免发生冲突,保证施工安全进行。
  (4)施工质量管理。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应遵循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应严格管理施工技术工艺和标准,确保符合施工图纸技术要点要求。建立施工质量管理监督体系,并通过施工不断进行完善,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施工难点和重点。如需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时,需经设计、业主等单位审批合格后,才可进行更改。
  3.3 工程试验与验收管理
  工程试验与验收管理是保证整个工程正常运行的标准,工程试验主要用于施工前的检测,采用管道压力试验确定管道是否会发生渗漏,在进行无水压力测试之前,需清除管道内的杂质,确定管道衔接处焊接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并对管道两侧进行封堵。工程验收是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验收之前,要针对施工中的一些不利情况进行修整,验收工作要组织监理、业主等各单位共同进行。
  3.4 建立完善施工质量控制标准
  监理单位的管理标准在施工质量控制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但实际监理单位技术人员的水平无法满足现场施工的需求,缺乏一套系统的施工质量管理标准。为保证施工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监理单位必须根据国家质量管理标准和相应规章制度,建立一套成熟的施工管理标准和责任约束机制,最大化地提升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顺利、有序进行。
  4 结束语
  市政给排水工程是由地下給水和排水管道组成的地下管网,主要用于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的供给和污水的排放,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文章从市政给排水工程意义和原则出发,对现有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并提出相应质量控制和管理措施。结果表明,该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管理措施,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昊,王鹏.浅议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及管理措施[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3):87~8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93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