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白戏仪式表演过程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粤西白戏自诞生起的两百多年间,根植于粤西民间,汲取粤西深厚的民俗文化,以具有宗教性质的小戏形式承载着粤西人的价值观念、审美取向和精神面貌。文章以多次深入采风、观看、体验的经历及收集的各类资料为依托,探讨粤西白戏表演中观赏性与仪式性并存的特点。
关键词:粤西白戏;观赏价值;仪式表演
木偶戏是一种以木偶表演故事的戏剧形式,我国木偶戏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丧葬仪式,成于汉,盛于唐,至明清时期遍及城乡。木偶戏的演员首先是操纵木偶的人,然后才是被人操纵的木偶。木偶是观众观看的第一目标,木偶戏的戏曲唱腔、表演程式、脸谱造型都依赖于人的现场或前期操作,操作木偶的人退居其次,操控木偶来表现戏剧内容。现普遍存在的杖头木偶、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无不如此,有的将表演者隐匿于舞台之后,有的用一帷幕将舞台分为上下、前后两部分,以区分表演空间和操作空间。
粤西白戏是一种流传于粤西民间的杖头木偶戏,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因其用当地白话演唱,故称为“白戏”。常演剧目有《高文举》《张翼明》《说唐》《黃飞虎反五关》等,近年也有不少新编剧目,如《同门忠奸》《情暖老人心》《村官面试》等。一般在神诞、出灯、还愿等场合演出,是民间敬神活动的重要部分。与所有仪式演剧相同,白戏的宗教性体现在它的“开场戏”和“收妖”部分。白戏以杖头木偶为表演主体,因其木偶似人非人被称为“鬼仔戏”,又因其与神像同为木雕,且多于庙前表演,与神同享香火的熏陶而被称为“神头戏”。
一、粤西白戏的观赏价值
木偶戏作为一种戏曲类型必然有其观赏价值,在木偶雕刻扮相、行当设置、音乐形态、舞功特点、表演特征等方面都有所体现,除此之外粤西白戏的娱乐、观赏价值还体现在它对粤剧元素的借鉴和运用上。粤西白戏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很多粤剧元素,从唱腔、剧目、表演程式,到角色类型、道具装扮等方面。为了提高白戏的观赏性,艺人们在演出过程中会有意识地借鉴粤剧及其他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对自己的表演作出更高的要求。
白戏表演中,滑稽调笑也是其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也是白戏演出中粤西民风民情的生动体现。“木偶对人的动作模仿不可能达到维妙维肖的地步,从而产生一种令人发笑的步态或耸肩动作。凝固的表情与内心独自不相符时,木偶的幽默或讽刺意味就更浓。”[1]白戏艺人曹桂坚在演《说唐》一剧时,将齐王李元吉、程咬金处理成诙谐角色,运用民间俚语、谐音及各种滑稽动作娱乐观众,冲淡原古典小说的严肃性,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可见,白戏的观赏价值亦建立在艺人对民风民俗民情的积累及灵活表达上。
粤西白戏的观赏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笔者认为白戏最主要的价值和功能体现在它的宗教仪式层面。基于木偶既似人,又与神像同材质的特征,民间赋予了木偶戏特殊的象征意义,使得白戏的表演具有浓厚的宗教意味,并形成了一套特定的仪式程序。
二、粤西白戏的仪式表演过程
“中国传统戏曲在上演正戏之前,都会先行演出一系列的仪式性短剧。这一类带有一定仪式性色彩的演出,称为扮仙戏、吉庆戏、开场戏、例戏或者帽儿戏。常见的剧目有《八仙贺寿》《仙姬送子》《天官赐福》《跳加官》《文昌点魁》《六国封相》等。”[2]粤西白戏的仪式性演剧有开场戏“贺寿”及整场结尾时的“收妖”两段。“贺寿”是白戏开场仪式性短剧的总称,有“大贺寿”与“小贺寿”之分,大小贺寿演出繁简程度都不同,一般包括《八仙贺寿》《打加官》《观音奏玉旨》《赐福》《仙姬送子》几个短剧。这些短剧都可独立存在,除《观音奏玉旨》和《赐福》之间是连贯的内容,其他都没有太大关联,均能单独演出。
现以2018年11月8日农历十月初一广东省廉江市高桥镇红寨村委会红坎村为村中神灵北帝公进行了彩像开光仪式中的白戏开场戏《贺寿》(小贺寿)为例,对其中的仪式性短剧进行介绍。演出戏班为廉江市永艺兴木偶白戏剧团,班主曹桂坚。
白戏“贺寿”一般与正戏不同,多在白天过午后演出。首先是一段请神的引戏,由二竹(白戏中负责操作木偶的艺人)曹友娟举状元扮相的木偶上场,配合班主请神祝词作作揖叩拜状。所请之神都是村中供奉的神,除主神北帝公外,还有其他一起供奉在北帝庙以及村中的土地神和附近其他村落的关帝公等。请神之后班主会根据村中的基本情况念祝词,期间众人亦一并朝向北帝庙揖拜。此处,木偶和代木偶发声的班主显然已经被赋予了更多的宗教意义。木偶不再是只用于演戏的木偶,它与神像的类比性在这时最为凸显。与其说它是一个特定的角色,不如说是一件法器,通过与神像同质的特性,为众人请神。班主借偶人的形象代偶人发声,如果我们将木偶看作成法器,那么班主也就具有了操纵法器的祭司身份。
请神之后便是几出相互独立的仪式性短剧,统称“贺寿”,分别为《八仙贺寿》《打加官》《观音奏玉旨》《赐福》《仙姬送子》。这五个短剧的连续使用是白戏出场戏的惯例,依照短剧中的出场神仙及内容来看,这类短剧有着特殊的象征性含义,虽然其中的各个短剧含义不一,但其究其根本,都是民众普遍的、朴素的心愿,如长命百岁、多子多福、升官发财等。下文将以该场戏的五个仪式性演剧为例做简要分析。
(一)寓意长寿的《八仙贺寿》
念完祝词后,班主没有作停顿,号令“众仙请了!”进入了第一个仪式性短剧《八仙贺寿》。《八仙贺寿》没有唱词,只用牌子曲伴奏,按照八仙形象特征选用偶人作相应扮相。出场时,随着班主念白曰:“东方寿筵开,南方庆寿来。西方长不老,北方上天台。”八仙分成四对从两个方向上场,每对上场互相作揖后分列两边。出场完毕后班主提醒村民放炮以庆贺八仙到来,在鞭炮声中按照出场顺序从两个方向退场。
《八仙贺寿》最早见于金元院本,是民间开场戏的常用剧目,表演形式多有不同,名称亦各异。作为白戏的开场戏的《八仙贺寿》,几乎没有情节,只有八仙的出场和退场,将情节约省到了最简。由这至简的情节可以看出,民间对神及神话的信仰和理解、运用是本着实用主义的原则进行的。在丰富的八仙故事中,白戏放弃了所有情节,只选取了其中的人物形象,由此可见,白戏艺人及请戏的民众对八仙故事的理解是最为朴素、直接、实用的。正是在这种简单到只有出场退场的表演中,八仙贺寿象征着的长寿、喜庆等内涵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这既是由白戏简陋的形制所决定,也受到民众实用的信仰方式影响。 (二)象征福祉的《打加官》
第二个仪式性短剧是《打加官》,《打加官》是只用锣鼓点伴奏的哑剧性表演,田仲一成在《中国祭祀戏剧研究》中引用香港粤剧老演员陈非侬的文章,指出《打加官》起源于唐朝。“表演时,戴假面具,执笏(上朝用具之一),手上拿着一幅写有吉利语句的布条。全剧只做不唱,跳时有一定的步法,用小锣过场,表演时间,约三分钟。”[3]白戏中的《跳加官》由中生木偶穿官衣戴相标扮作官员表演,手执笏板由演员托举做走圆场、跳跃、揖拜、捋须等动作。另一偶人手拿写有“天官赐福、人兴财旺”字样的红布条上场,手执笏板的木偶在红布条前做三次三作揖。做完一套动作后,手拿红布条的木偶先下场,手执笏板的木偶作捋须状亮相后跺方步下场。
从白戏偶人穿官衣、戴相标、执笏、捋须等元素可以看出,《打加官》中的官正是官员的官。有传说《打加官》是出自于东方朔取悦汉武帝的故事。[4]短剧《打加官》所象征的正是民间百姓对加官进爵的渴望。
(三)虚实相接的《观音奏玉旨》与《赐福》
《观音奏玉旨》属于赐福类剧目,此类剧目通常都由一位神仙携众仙奉玉旨前往福地赐福。白戏《观音奏玉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觀音出场,以唱段的形式自报家门,并口白广东省廉江市高桥镇红坎村阴功宽大,应该赐福。第二部分为玉帝及众仙升殿,观音以一段唱段请奏玉旨赐福,玉帝派仙家到当地核实后,派太白金星、文曲星、武曲星到该地赐福,此处又有一段赐福类口彩念白。
“古人云‘全寿富贵之谓福’[5],民间则有‘五福’之说,及多子多福等观念。由于此,戏曲演出中,赐福类口彩的内涵也就是最丰富的了。”[6]民间所谓的“福”是很宽泛的概念,甚至可以看作是对所有美好愿望的总括。《八仙贺寿》《打加官》《观音奏玉旨》三个仪式性短剧的目的指向是寿、禄、福。代表此三者的仙家也是民间最受欢迎的神仙,通常三者并称,或曰“福禄双至”“福寿双全”。
《赐福》可以说是一个承接性的仪式短剧,接上节的太白金星、文武曲星赐福到凡间,本村土地万寿天尊和太奶夫人作为直接管辖该地的神灵,成为了天官与凡人的中介,将玉帝所赐之福送到每家每户。万寿天尊与太奶夫人出场亮相毕,太白金星捧玉旨到来,两仙家下拜领旨。领旨完毕万寿天尊号令村中各人前来接福。聚集在戏棚前的村中理事将早已准备好的两大袋果品送至戏台前,班主及二竹举木偶接过果品,将里面的红包和香烟取出后,又将果品递给村中理事。接过果品的理事向万寿天尊和太奶夫人鞠躬拜谢,转身面向北帝庙拜谢后,将果品分给在场各人,意为将玉帝所赐之福送至众人。此时戏台上的班主另将一个红包递还给其中一个理事(代表着有来有往的好意象)。万寿天尊及太奶夫人赐福众人后于戏台正面坐下,几个二竹分别托举老翁老妇、中年夫妇、青年文官扮相的夫妇、青年武将扮相的夫妇、少年男女五对偶人出场依次拜谢两神灵。所出场的老年、中年、青年、少年代表的是凡间众人。班主在两土地神前向前来拜谢的“众人”甩动着红色沙包带,意为将神光和福气洒向众生。太奶夫人分别将两斗官(婴儿形状的偶人)赠给青年夫妇,寓意送子。
《赐福》一段承接《观音奏玉旨》,玉帝派天官赐福至境主万寿天尊和太奶夫人处,此是降幅到本村;万寿天尊和太奶夫人又分别将“福”以实物的形式赐予众人,此是降福到众人。通过这样的中介,天上与人间、仙家与众生本互不相连的时空与人物在此连接。如果我们说《八仙贺寿》《打加官》《观音奏玉旨》描述的是发生在“想象的现实”中的情景,那么《赐福》中的众人从“万寿天尊”和“太奶夫人”手中接过代表福气的果品时,“想象的现实”与此时此地互相交汇,融为一体。戏棚里是众仙家给此地赐福的经过,热闹非常;戏棚外是人们接过代表福气的果品,喜气洋洋。
(四)祈求产子的《仙姬送子》
《仙姬送子》是粤西白戏开场戏中的最后一个剧目,又叫《天仙送子》或《七仙送子》。粤西木偶戏中的《仙姬送子》有“大送子”“小送子”之分,白戏一般都是演“小送子”,由董永中状元游金街遇七姐送子演起,董永接过婴儿状的“斗官”后有一唱段。后与仙姬作拥抱状,一同退场。
《仙姬送子》是民间常用的开场剧目,反映了人们“多子多福”的愿望。笔者在观剧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红坎村一对久婚不孕的夫妇在演完《仙姬送子》后,向班主曹桂坚要求“请斗官”。笔者认为斗官的由来出自于干宝《搜神记》中《管辂》一节[7],南斗北斗是主管生死的神仙,白戏中的斗官是婴儿形状的木偶,代表着“南斗注生”。曹桂坚解释说:“夫妇们把斗官请回家以后,放在床头或被窝里三天,就会怀孕成功,请斗官是很普遍的现象,人们认为请回戏里的斗官就是请回了孩子,而且是男孩。”从《仙姬送子》中产子的寓意及人们“请斗官”的普遍做法可以看出,民间对家族血脉传承的重视。
仪式性戏剧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将假设性的场景在戏台上“真实地”呈现出来,将人们的意愿具体化。通过演绎赐福、送子的由来、经过、步骤,使人们期盼的结果更具有必然性与合理性。前文所描述的这些短剧,其假设的场景与故事性演剧不同,故事性演剧可以将时空架设于过去或未来,仪式性短剧则具有现时性。戏棚里表演的是“众仙家”此时此刻的作为,是戏棚外的人们主观意愿的即时性表达。通过呈现主观意愿和戏剧场景在时间中的同步和空间上的同在、通过代表福气的果品的传递,将虚幻和现实相连接,并由着众人接过果品、分发果品、享用果品,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
三、结语
戏曲通常不是单独地组织乡村生活、组织乡民的意识形态,而是依附于民间的祭祀活动、民俗活动的仪式之上,或者与仪式紧密地相结合。[8]民间戏曲中的观赏价值与宗教意义不是截然不同的两面。虽然木偶戏的宗教色彩非常浓厚,但是人们对艺人的表演水平还是有所要求的。在民间艺术日渐式微的当下,白戏的观赏价值亦日渐萎缩,要求艰难求生的白戏艺人作高水平的演出几乎是不太可能的,白戏所具有的宗教色彩和仪式性演剧是白戏最后的生存空间。所以探究粤西白戏表演中的观赏性与仪式性,对我们认识白戏、欣赏白戏、研究白戏有必然的意义,也为我们了解粤西文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参考文献:
[1]陈世明.中国木偶艺术的民族性[J].福建艺术,2000(4):10.
[2]容世诚.戏曲人类学初探:仪式、剧场与社群[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1.
[3][4]田仲一成.中国祭祀戏剧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60.
[5]张觉.韩非子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83.
[6]李跃忠.演剧、仪式与信仰:中国传统开场吉祥戏剧本选校[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7:2.
[7]干宝.搜神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9:33-34.
[8]陈世雄.戏剧人类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55.
作者单位:
广西艺术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75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