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现状及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把当前的二元种植结构(粮食—经济作物)调整到三元种植结构(粮食—经济作物—牧草)。在此背景下,我国正逐步对粮食种植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本文主要介绍我国三大种植作物——水稻、玉米和大豆的调整,并从调整意愿、创新驱动和规模生产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种植结构调整;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产品供求关系逐步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由过去单一的资源约束变为如今的资源和需求双重约束,农产品结构和质量问题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突出矛盾。
  1 中国粮食种植结构的现状
  我国相关的研究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优先发展紧缺作物和特色作物的种植计划。本文主要选择水稻、玉米和大豆三种作物进行分析。水稻和玉米的种植面积广,产量高,种植历史悠久,是我国主要种植作物。
  2 减少水稻的种植面积,提高水稻种植质量
  作为人口大国,水稻曾为我国提供了必要的粮食保障。以袁隆平教授为代表的科研团队,组织研发了新型杂交水稻技术,将我国水稻种植技术推向一个顶峰,使得水稻无论从质量还是产量都位居世界前列。
  3 控制玉米的种植面积
  由于玉米的生长条件较少,可以在多种土壤上种植,不像水稻需要大量的热量和大量的水分,丰收时间短,因此玉米种植集中分布在从东北斜向西南的狭长地带,大致从北到南都有玉米种植区,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地区种植或收获玉米。对环境要求简单,还可以为工业发展提供廉价原料,导致大量农民都倾向种植玉米,因此多年来我国玉米的产量较高。
  2016 年以前,国内的玉米扩张性生产,供大于求,库存积压严重。2010年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当年全国籽粒玉米种植面积较2009年增加了300万亩,而在2011年,又在2010年的基础上增加了300万亩。但在2016年,全国籽粒玉米种植面积下降3000万亩。
  以河北省武安市为例,该地区主要种植玉米,主要原因是当地灌溉系统不完善,满足不了其他农作物的需水量;当地农民缺乏种植其他农作物的经验,不愿冒险。综合多种原因,出现了即使“投资大但收益小”仍继续种植玉米的现象。
  玉米库存积压严重,在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的约束下,只有减产玉米才能够保障我国农业经济平稳发展。
  4 扩大大豆的种植面积,增加亩产,减少进口
  大豆可分食用大豆和油用大豆。食用大豆因国家转基因政策,都是国产大豆,用于豆制品的生产。油用大豆则用于榨油,榨出的豆油用于日常食用,榨油剩下的固体——豆粕,被养殖业广泛使用。2017年中国进口大豆突破9000万吨,全部用于压榨。中国年消耗大豆9000多万吨,其中国产大豆1400万吨,因此85%的大豆需求由进口大豆来满足,对外依存度极高。
  而我国大豆的对外依存度如此之高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我国对大豆的需求日益增长。大豆榨油之后剩下的豆粕是全球最优质、供应量最大最稳定的蛋白来源,是重要的动物饲料。由于人们对于肉类的需求增多,也使得对于作为动物饲料的豆粕的需求增多。二是国外基本种植我国尚未允许的转基因大豆,且农业科技水平较高,价格、品质均优于国内大豆。国内大豆种植用的品种比较多,造成品质不够均匀,对于榨油企业来说需要进行筛选、储存,因此成本较高。三是大豆在中国各地均有种植,但是种植面积小,且质量高、品质优的大豆产区不多。加之,大豆是一种“土地密集型”产业,其单位面积产量只有水稻和玉米的1/3-1/4,与水稻玉米相比,大豆仅占中国粮食作物总面积的冰山一角。
  自2011-2016年以来,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在逐年上涨,平均涨幅在30.25%。2016年大豆面积增加1044万亩、产量增加23亿斤。但即使近年来大豆的产量在增加,我国仍需要进口大量的大豆。自国家实行扩大豆的政策以来,2018年10月我国大豆进口量为692万吨,1月直至10月为7692.8万吨。
  对国外产品的高依赖性将会威胁国家安全,因此扩大大豆的种植面积,增加亩产,提高大豆质量迫在眉睫。
  5 对策建议
  5.1 政府引导,调整农民意愿。
  在抉择种植品种时,我国农民具有很大程度的盲目性,另外,由于农民的自身特点,其接受信息也有一定的滞后性。在走访河北武安市农村中发现,很多农民对供给侧改革了解不够全面,害怕承担市场不稳定等风险。因此政府要积极宣传、规划指导,农业技术人员要深入基层为农民讲解政策内容,要让其尽快了解政策含义,熟悉大豆种植技术,合理安排种植结构。
  5.2 创新驱动,走现代化农业道路
  农业的未来是现代化,种植结构调整的根本出路是将科学技术与价格改革结合起来。虽然玉米和水稻如今库存积压严重,但这不意味着我国将停止对玉米和水稻的种植,而是需要在更少的种植面积中,产出更高的产量。在走访河北武安市农村中发现,很多农民希望能有农业科技人员带来优良的种子。这从另一方面体现了,农业科技人员加强水稻、玉米和大豆品种的研发投入后,要健全和完善良种培育与推广体系,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和共享。
  5.3 规模经济,多主体共同发展
  农村的分散经营限制了农业的发展,也增加了种植结构调整的难度。因此,要鼓励经营面积大的生产大户或者多个散户进行“户户联合”,并大力补贴,克服单个经营主体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同时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积极鼓励企业与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联合,建立新型产销合作模式,延长生产链条。
  6 结语
  在供给侧全面改革的背景下,为了确保我国粮食供应链的稳定,需从农业产业结构入手,切实提高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开展具体农业活动时,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及动向,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其次要切实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尤其是补贴,突破原有的发展瓶颈;最后要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裴源生,李旭东,杨明智.21世纪以来我国灌溉面積构成及农业种植结构变化趋势[J].灌溉排水学报,2018(04).
  [2] 张小允,李哲敏.基于GM(1,1)模型的中国小杂粮种植面积预测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09).
  [3] 宋安勇.“玉米种植”以新应新农资动向以变应变——东北地区种植结构调整与农资流通现状调查[J].中国农资,2017(01).
  [4] 沈方,郝瑞彬,尹力军,等.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变动贡献因素分解[J].江苏农业科学,2018(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04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