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针对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结合工程实例,在简要阐述后浇带功能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具体的施工技术。分析结果表明,科学合理的布置后浇带,可大幅度提升建筑工程建结构的稳定性,降低裂缝的影响,保证施工质量,值得施工单位高度重视。
  关键词:后浇带;垂直裂缝;技術准备;防水构造
  1  引言
  后浇带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环节之一,合理布置后浇带,并按照相应的流程和工艺进行施工,可大幅度提升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抗裂性,延长使用寿。但后浇带施工技术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技术性,任何一个环节控制不当,都会影响其功能作用的发挥,基于此,开展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2  工程概述
  某建筑工程,主楼32层,裙楼6层,总建筑面积为6.25万平方米,工程规模比较大,为保证施工质量,在主楼和裙楼之间布置了后浇带,并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有效保证了施工质量,值得共类工程大力参考借鉴。
  3  后浇带的功能作用
  3.1  有利于解决裂缝问题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外部环境对对总体质量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温度发生变化,会导致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发生膨胀或者收缩,从而发生裂缝。因此,在具体施工中,为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力度和刚度符合要求,需要在较低温度下施工。此外,施工完成之后,会受到季节更替、外部温度变化的影响,致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形成应力和挤压力,从而形成裂缝。通过后浇带技术,可有效消除温度应力造成的裂缝问题,保证施工质量。待建筑工程内部结构变化趋于稳定之后,再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进而保证建筑工程内部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3.2  有利于加强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
  通过合理布置后浇带,可大幅度提升高层建筑工程和裙楼之间连接的稳定性,甚至施工得到,还能提升地基基础的稳定性,促使主楼和裙楼形成一个整体。多数情况下,需要通过计算沉降量,来获得后浇带施工最佳的时间,并设计后浇带的具体位置,通常是在整体施工完成之后,在进行后浇带施工。
  4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
  4.1  合理选择施工时间
  为保证后浇带施工质量,施工时间的选择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在混凝土构造施工中,混凝土收缩问题多发生在60d左右,如何选择最佳的施工时间,对提升后浇带施工质量有重要作用。就案例工程而言,主楼和裙楼施工工艺存在较大差异性,因此,在后浇带施工中需要采用不同的施工方式并且确定施工时间。比如:在主楼施工中,为更好的确定施工时间,需要相对沉降量进行测量,确认沉降完成之后,在进行后浇带施工。为充分发挥后浇带的作用,要等后浇带施工时间确定之后,结合工程环境和实际情况进行施工,通常情况下,后浇带浇筑时间控制在60天内为最佳。
  4.2  切实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由于后浇带施工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技术性,为确保后期施工的有效性和施工效率,在施工之前,必须切实做好技术准备工作,包括:确定施工材料、分析现状工况、确定施工时间等,确保施工工序和设计图纸相互吻合。此外,后浇带施工之后的有效性进行合理预测,并对各道施工工序的具体情况详细记录,但施工方案确定之后,再结合后浇带的不同位置和具体要求,编制施工工艺和施工要求【2】。为最大限度上提升后浇带施工质量,还要切实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包括:施工中的注意事项、质量要求、施工规范、细节构造等。施工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后浇带施工工艺标准及设计图纸,确保各道工序能够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顺利开展。
  4.3  确定施工材料
  后浇带施工对材料的要求比较高,主要的材料和规格为: 中埋式止水钢板要选择3mm×400mm折形钢板套,钢丝网要采用30mm×30mm型钢丝网。后浇带混凝土配制时要尽量选择中砂,含泥量控制在3.0%以下。膨胀止水条可选择10000mm×20mm×10mm,或者5000mm×30mm×20mm等型号。混凝土碎石粒径控制治安5mm~30mm之间,含泥量控制在1.0%以下。此外,粉煤灰控制在Ⅱ级以上,外加剂选择一等品,止水带地表面要完整。
  4.4  防水结构设计施工
  在后浇带布置时,要每隔30mm~40mm设置一道,并贯通顶板、底板、墙板等。在进行柱距三等分中间范围和剪力墙附近布置后浇带时,要保证后浇带和梁体呈现正交状态,沿着竖向布置在梁跨之内。并在底板和外墙处布置的防水层,防水层施工工序为:先进行混凝土浇筑,然后布置遇水膨胀止水条,接着布置主筋结构,最后补充混凝土。在防水结构施工中,需要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之前,清理杂物,并保证止水条和接缝表面粘贴的紧密性。
  4.5  模板施工技术
  模板安装也是后浇带施工的主要环节,其施工质量对整个后浇带总体质量和作用的发挥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保证模板施工和设计图纸的一致性,以设计图作为后浇带施工的指导性文件。对模板的性能及平整度进行严格测验,确保其稳定性、物理性能都满足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施工。
  4.6  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后浇带施工的关键技术,需要高度重视,在混凝土施工之前,需要全面清理施工区域的杂物、杂质。并结合混凝土浇筑浇筑时间,及时洒水润湿,保证混凝土浇筑前24小时处于湿润状态,避免发生连接裂缝。就案例工程而言,采用了水平后浇带,需要严格控制钢丝网承受的侧压力,在保证钢丝网稳定性的基础上,合理振捣混凝土,在振捣时要控制振捣器和模板之间的距离,避免发生碰撞。
  4.7  严格控制垂直裂缝
  为提升后浇带混凝土浇筑的密实度,在垂直缝施工中,可采用刚签振捣施工裂缝,在此过程中,要对清洗工作位置进行全面检测。并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的温度及工序,保证后浇的混凝土和原混凝土连接的有效性。多数情况下,混凝土施工最佳的温度为10℃,此时混凝土的膨胀和收缩结合效果最佳。同时还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时间,保证在3d之内完成施工任务,避免发生混凝土干裂问题。
  4.8  养护技术
  当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立即养护,具体做法为:在后浇带两侧设置挡水砖,用以拦截两侧积水保证。并在后浇带内壁之上涂抹防水材料,合理设置围栏,进一步提升积水防护效果。也可以降低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降低温度变化对后浇带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工程案例,分析了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结果表明,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科学合理的布置后浇带,可有效降低裂缝对工程质量的影响,而且还能提升后浇带和裙楼连接的质量,从而为整体质量提供更好的保障。合理选择施工时间、切实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做好材料选择工作、严格设计防水构造、合理安装模板、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严格控制垂直裂缝,做好养护工作,可大幅度提升后浇带施工质量,符合目前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金英.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J].科技经济导刊,2019(20):89.
  [2] 王立双.论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8(28):184.
  [3] 马勇.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J].居舍,2018(24):87.
  [4] 林增.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工艺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12):184+188.
  [5] 高欢.建筑项目工程后浇带的功能作用分析及其施工技术[J].农家参谋,2017(6):7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57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