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角下陶瓷艺术的创新发展路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亚锋
摘 要:陶瓷艺术是我国千年传统文化的结晶,在陶瓷工艺品的勾勒画面上,能够保留我国独特的文化风韵,进而在海内外传播过程中展示我国的大国风范。本文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出发,对陶瓷艺术当前发展的不足进行解析,进而作出策略研究。
关键词:文化自信;陶瓷艺术;发展路径
0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加强,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而软实力成为互相竞争的主要因素。我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但在提升经济实力的同时,将我国的文化传播力增强,辐射世界各国,已成为当前亟须着眼的发展目标。陶瓷艺术有着千年的东方雅韵,是向世界各国展示我国文化的最好名片,需对此进行探索。
1 浅析陶瓷艺术在当前发展过程中提升文化自信的不足
1.1 传播意识不强,渠道不完善
随着我国制度层面的改进,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人们拥有良好的探索与实践精神。然而,由于经济的发展,国家的体系正在重构,原有传统的本国复古产品单一输出已经转变为多元化的社会环境,我国在与世界交流的过程中,为了宣扬文化自信,逐步与现代化接轨。因此,我国出现了一大批现代化工艺品,例如科技类的飞机模型、航空母舰雕塑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陶瓷艺术的发展。我国的陶瓷艺术传播意识也不强,很少有人了解陶瓷的发展过程与基本构造,陶瓷艺术多偏安一隅,与上千年的古董一样,陈列在博物馆,失去了原有的公开性,观赏价值降低。陶瓷多用于外国人前来参观或者大使馆进行友好纪念等高端活动和场所,传播渠道单一,没有打通各国交流的壁垒,而是被涂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更显得我国文化不自信。
1.2 发展目标不明,思想不保留
陶瓷艺术发展到今天,衍生出许多工艺产品,如陶瓷泥雕、陶瓷釉烧瓶、陶瓷彩塑等,这些工艺产品在发展过程中凝聚了不同大师的思想与观念。然而,在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国家鼓励各种艺术创造,没有对陶瓷产业的发展进行严格的监督,很多粗制滥造的仿制品和完全违背了传统文化的赝品流落市场,成为收藏家珍藏的对象,再加上不良商家哄抬物价,因此市场一片混乱,而当这些再生产品露出庐山真面目之后,就会引起市场波动,进而影响工艺品的声誉,使工艺品的好坏评判不一。相关鉴宝专家五花八门,没有经过严格的道德素质培训,有时将陶瓷的评判标准拉低,导致其他制作人员跟风创作,并将个人风格随意运用在陶瓷艺术中,导致陶瓷艺术感染力不强。
1.3 技能水平不高,风韵不高端
总的来说,陶瓷要经过长时间的高温锻造,经过对花纹素胚的描摹勾勒、对材料底片的渲染和构造以及上好的陶制艺术包装等一系列工序,才算完成。在现代发展过程中,为追寻高大上的美感和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泥土感,部分陶瓷艺术品的构造和艺术水准单一,缺乏生动性。在构造方面,多选用透明材质的黑陶,力图呈现其饱满凸出的感觉,将花纹隐没,勾勒出一系列现代化纹饰,与传统风韵相去甚远。在实际的艺术创造中,多为艺术研究,提炼前人的炮制方法进行艺术加工,有的传承者缺乏必备的艺术技能,导致做出的艺术产品低了一个档次。另外,有的陶瓷产品完全是为了配合宣扬国粹而进行渲染的工艺品,例如,春晚里用作歌舞艺术表演的唐三彩、政协会议上进行文化传播展示选择的青花瓷等,都带有浓厚的演示风格,缺乏创新的品质。大部分产品互相模仿,单一僵化的风格令人丧失兴趣。[1]
1.4 创新形式不多,影响不直观
许多陶瓷艺术品尽管保留了国粹的风韵,可是在融入元素这一块缺少创新能力。有些工作者缺乏世界化的文化观,保留传统的元素,多选用东方的艺术构造,即便是加工创新,也多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稀缺产品。然而在现代化的交往过程中,由于西方各国与世界人民缺乏中国文化的熏陶,而我国人民又对传统文化一知半解,许多艺术品高深莫测,很难真正意义上让别人理解。大部分工艺品只承担了传播功能,并没有对其传播过程中的定义进行分解,虽然艺术品呈现具有直观性,但其实并没有引发观赏者的共鸣。因此,在创新发展中显然失去了灵魂,并且将中国传统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有种刻意的感觉,与文化自信背道而驰。
2 浅析在陶瓷艺术创新发展过程中正确应用文化自信的策略
2.1 加强传播意识,打通发展渠道
国家应该加强对陶瓷艺术的宣传保护工作,应将陶瓷艺术从密闭的空间脱离出来,赋予其创新的学习空间。可以毫无保留地借助网络信息化普及陶瓷艺术的工艺创造过程,让更多人近距离接触陶瓷艺术,通过自己模拟锻造陶瓷的环节,对相关陶瓷艺术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在现代化的文化专栏增设传统文化的补充渠道,通过富有趣味性的陶瓷艺术讲解视频,将观赏者带入陶瓷艺术的天堂。鼓励观赏者以任何方式研究陶瓷艺术的发展与风韵,增设陶瓷艺术专业科目的比例,引导更多高素质的大学生参与陶瓷文化的创造与宣传。[2]
2.2 明确发展目标,保留创新思想
应该将陶瓷艺术的制度体系明确化,促使艺术创造者在陶瓷艺术创造的过程中发散思维,将艺术工序从单一的流水线生产转型为高规格的创新形式。对陶瓷产业进行有效监督,配备专业的鉴宝专家,成立陶瓷艺术专项工程,组织陶瓷工作者对各自的工艺品进行解说和演示,以确保工艺品的良性标准。制定对创新艺术产品进行标准划分的规章制度,对制作低规格的仿制品和赝品的人员进行处罚。严格管理拍卖行和产权登记所的职能分配,完善对陶瓷艺术原料采集、工业品流通等各个环节的严格把关。对流通在市场上的各种陶瓷衍生品进行排查与信息登记,并对其来源进行调查。对于具有创新性的工艺品,在确定了其来源以后,安排交接工作,提炼出其具体的创作工序,公开对陶瓷艺术产业进行探究和摸索。对出入境的工艺产品进行严格的督查,不确定产权转移的不允许携带,经过产权登记的人员对其人身活动情况进行追踪。[3]
2.3 提高技能水平,增添艺术风韵
对陶瓷工作者的工作技能进行调查,对私人教授的陶瓷艺术培训班进行定期审核,对所有从业人员的陶瓷制作技能进行演示探查,不符合的立即吊销其执照。对于相关陶瓷理论,聘请专门的大师进行解读和判定,不符合规定的不允许出版。另外,对陶瓷的风格进行多元化的拓展,鼓励创作者参与社会实践,在风土人情中感受古韻,对中国每一寸土地进行记录,常见的锅碗瓢盆也可以作为元素应用于陶瓷艺术中。通过观察生活进行艺术创新,制作出能引发观赏者共鸣的独特产品,开展陶瓷艺术创作大赛,互相评比。还可以针对不同陶瓷艺术的创作过程,专门选用不同的观察场所,分别开展实践活动,从而加深参与人员对陶瓷艺术的记忆,并迸发出新的创作理念。
2.4 增加创新形式,提升创新品质
增加对世界各国其他文化的引入,吸收不同的元素,与中国文化巧妙结合,从而提升其他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可程度与理解能力。可以开发出创新性的艺术活动,例如,结合西方的圣诞节,将勾勒圣诞标志的陶瓷品放在圣诞老人的袋子里,通过惊喜呈现给他人,也可以组织博物馆画展,借助大英博物馆的影响力将我国陶瓷的名声打出去,通过与西方文化的接触,衍生出与陶瓷艺术息息相关的艺术形式。将陶瓷艺术以更多形式呈现出来,能够加深观赏者对这一艺术的印象。除了服装形式之外,还可以选择汽车行业和纺织品,这些艺术品同样在西方各国深受欢迎,将陶瓷艺术元素应用其中,可以提升陶瓷文化的创新品质。另外,将纺织品和服装产业的设计元素运用于陶瓷艺术,也具有实用性和高效性。[4]
3 结语
我国与世界各国在加强联系的同时,也在互相比拼文化软实力。重塑我国的文化自信,让我国的文化深深镌刻于其他各国,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陶瓷艺术作为展示我国文化自信的最佳途径,理应受到重视。当前的陶瓷艺术发展由于缺乏明确的创新方向,整体的创新氛围不浓,创新的技能水准不高等,陷入思维发散的瓶颈。因此,需要立足于文化自信,对陶瓷艺术的创新发展策略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 陆璇.文化自信视角下陶瓷艺术的创新发展路径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19.
[2] 李冰.陶瓷艺术以文化自信为基础的发展创新策略探究[J].经济与科技,2019.
[3] 罗明峰.文化自信在陶瓷艺术创新发展中的体现策略探索[J].陶瓷艺术与成果,2019.
[4] 朱家红.文化自信对陶瓷艺术创新发展的实践作用[J].陶瓷艺术与创新经济,2019.
作者简介:张亚锋(1991—),男,河南济源人,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中国画写意人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87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