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人文通识课的建设与改革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于淑艳

  [摘           要]  通识教育是现代教育理念中国化的实践过程,高校人文通识课教育在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知识拓宽与道德深化的全面发展。高校人文通识教育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但在推进通识教育过程中也遭遇了难题。以三亚学院中国民族史课程为例,探讨人文通识课程的教育目标、意义和发展现状,通过对课堂教学改革和评价考核机制改革的探讨,以期解决人文通识课程所遇到的问题,实现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促进大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关    键   词]  中国民族史;人文通识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7-0170-02
   在中国高校内,通识教育与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三者共同组成了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同时,通识教育也是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精神的重要举措,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渠道,是实现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三亚学院通识课——中国民族史课程为例,探索高校人文通识课的建设与改革。
   一、人文通识课的教学目标及意义
   (一)人文通识课的教学目标
   英国哲学家、作家培根在其《培根随笔》中的“论读书”提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目前,在中国高中教育阶段依然存在文理分科的现象,部分学生文学、历史、地理、政治等学习层次尚浅,知识体系局限,人文素养亟待提高。中国人文通识课的目标与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有很大不同,学习的目的不在于获得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或技能,重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以中国民族史课程为例,通过对共同创造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家爱民族的深厚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多种课堂教学方法的教授与引导,培养学生对史类课程学习的系统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系统思维、过程性思维和辩证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人文通识课的意义
   “通识教育”是一种自由、通达的教育,一种重视文明、人才传统的教育,一种拓宽基础、培养高端人才的教育。我国历来强调的通识教育,更侧重于“通”,培养“健全人格”与通才方面。以中国民族史课程为例,中国各民族的起源、发展与融合历经了数千年的风雨洗礼,但由于他们都共同生活在我国广阔的国土上,都受到汉民族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在历史演变的基本特征方面,仍有许多共同之处。通过本课程学习,引导学生在把握历史事实和基本史料的基础上,对中国民族史课程中所涉及到的理论和学术问题展开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初步的研究能力,并通过对各民族历史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德性与知性的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道德自律与情感各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人文通识课的发展现状
   (一)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教师难以把握
   中国高校通识课的授课对象面向全校学生,专业背景十分繁杂,学生关于通识课程的具体认知程度无法确定,对教师对于学情的掌握加大了难度;同时,通识课的开课阶段一般针对大一大二学生,这部分学生刚从高中升入大学,高中的知识底子基本还在,但是由于高中文理分科,以中国民族史这门课程为例,理科生相对文科生来说历史基础较为薄弱,对各民族起源、人物知之不多,而文科生就具有较为坚实的历史基础,这样参差不齐的学生基础就为通识课教师的教学方法、课堂内容选取、讲解深浅程度等多方面提供了较大的挑战。
   (二)通识课学时有限,课程内容体系难以完全展示
   目前,中国高校内通识课的学时普遍在30学时左右,但是通识课的根本目标在于“通”,30学时左右的教学量很难满足“通识课”的要求,而且,凡是能够被列为通识课的课程,要么是较为成熟的一级学科,要么是以这些成熟学科为依托的基础性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比较繁杂,因此,30学时左右的教学量很难让学生掌握到通识课的内核。如此一来,人文“通识课”会变成“常识课”,对中国民族史这样的历史类课程,它涉及各个民族的起源、发展、融合、变化等多个方面,承载了中国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在短短的30个学时中很难有较为充分的展开,很难使课程内容得以完全展示。
   (三)缺少适合通识课程的专门教材
   凡是能作为通识课的课程一般都有非常繁多而又高质量的专著、教材作为支撑,这些书籍无论从结构还是内容安排上,都属于精品教材,但是他们都是以专业教育或基础教育为主要受众群体的,作为通识课程,能否采用如此专业的教材尚存在一些争议。但是作为通识课程一直没有专门的教材,教师费尽心思查找材料,学生下课没有教材可依,最终教师费心费力,学生缺乏抓手,上课效果事倍功半。作为高校开展的较为成熟的通识课程,可以组织课程组教师进行团队式创作,编撰出既符合通识课程的培养目标,又适合全校学生共同学习的通识课程专门教材,丰富通识课程的教学内容,完善通识课程的教学体系。
   三、人文通识课的课堂教学改革
   (一)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
   人文通识课课程大多基于十分成熟的学科、深厚的历史文化而开设,所涉及的内容和知识体系庞大而繁杂,这就为通识课教学内容的选取和设计上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通识课一般课时较少,因此在教学内容既要强调普遍性又要具有代表性,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划分,在每个模块下面进行历史人物、重要事件和经典语句的导入,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通识课程普遍存在学生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程度均不高,究其原因既有课程本身性质所决定,又有教学方法的单一性所导致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民族史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调动课堂效果,丰富知识性较强的历史性课程。本门课程采用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尝试,具体包括课堂讲授法:教师对各民族的起源、发展、形成和各大历史事件进行引导性讲解,确立民族发展和形成的主线,指导学生研读原始资料、经典著作,撰写读书报告;课堂讨论法:对重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以小組方式进行讨论,并采用师生双向互动交流的方法,师生共同讲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课堂互动轻应用工具——微助教:利用“微助教”中签到、答题、和讨论版块,实现“教学做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趣味性的过程性评价教学,积极带动学生的参与感,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
   四、人文通识课的考核评价机制改革
   (一)过程性评价体系的建立
   通识课课堂一般人数较多,学生表现不尽相同,为了保证成绩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考核体制应该从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平时作业以及期末考试试卷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中国民族史》课程依据通识课的教学理念,旨在站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上,改变单一的一元化评价方式,积极推进学生学业多元化、动态化考核评价,转向鼓励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多元评价,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综合考核,指导学生全面参与课堂的进行,在参与中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分析能力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与成才。
   (二)引入“互联网+”,优化评价方法
   在学生课堂参与评价中,引入课堂互动轻工具——“微助教”,从指定答题、到抢答、讨论等多个线上环节,包括上课日常签到、学生在“微助教”中完成教师关于每节课内容问题的测试、课后作业等具体内容,根据完成速度、完成质量给予评分,答题情况和结果会在课上的大屏幕上进行显示,能够激发学生答题热情和竞争意识,带动课堂学习分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引入“互联网+”的过程性评价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无论是微助教,还是其他基于互联网的聊天平台,都能及时接受学生的意见,并将其实时反馈到任课教师处,很大程度上了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弥补了学生需求与教师讲授相脱节的现象。
   (三)远程参与可计入加分项
   通识课程因为其特殊的性质,一般情况上课时间在晚上,这也成为很多学生逃课的理由之一,从客观上无法避免,那么就可以在评价过程中掺入主观的评价环节。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远程的考核,比如QQ、微信聊天平台、微助教互动平台等,教师提前将课程资源进行上传,要求学生进行查看;对未能到达课堂上课的学生,可以进行远程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弥补旷课的不足。中国民族史课程中,学生可利用课后案例和资源对各民族的起源、发展、消逝、延续等环节梳理,充分了解、分析和总结历史形成的过程和规律,深入探讨各个民族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有助于学生破除单一的思考方式,可以锻炼学生更加多元化、多线性地对某一事件做出评价或考虑问题,培养学生透过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五、结论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传承传统文化,人文通识课程改革在我国势在必行。从高校层面,我们在探索中求发展,多方共举推进通识课程的顺利展开,从上到下各个击破通识课遇到的瓶颈,全员出击共谋通识课程的改革之路;从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不断学习,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技术武装自己,创新适应学生和时代特点的新方法,保证能够将现代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保证大学通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和教学目标的高质量。总之,在提高通识教育水平的道路上,在实现通识课程的改革中,在培养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道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陆一,徐渊.“制名以指实:“通识教育”概念的本语境辨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3).
   [2]杨琴琴.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实施的困境[J].教育新视野,2012(3).
   [3]徐妹芳.高校文学通识课教学现状及反思[J].高教论坛,2016(18).
   [4]刘畅.通识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反思[J].学术前沿,2017(29).
   [5]连凡.高校人文通识课的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以武汉大学“《四书》导读”课程为案例[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
  编辑 陈鲜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86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