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伍爱华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方方面面的期待值有所提升,因而对现代建筑装饰设计有了更高质量的要求。在引进高科技与先进材料的基础上,现代建筑的装饰设计五花八门。传统建筑元素因其独特风格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为了满足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传统建筑元素的期望,应当将现代建筑风格与传统元素风格相统一,并运用到现代建筑的装饰设计之中,以促进我国建筑装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将通过探究传统元素在中国现代建筑中的发展历程来分析其未来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传统元素;建筑装饰;室内设计
  传统元素不仅象征着一个地方的文化,也是反映历史变迁的产物。而我国的室内设计中,传统元素的大量应用将有助于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保存。如今,现代的室内设计越来越脱离传统建筑风格,更加趋向于西方的建筑風格,因此传统文化在发展中流失了。为了重新将传统文化带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让更多人看到传统文化的风采,就需要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合理运用传统元素,以促进传统文化留存于建筑行业中。
  一、传统元素的常见类别分析
  (一)斗拱
  斗拱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建筑元素,其早在战国时期的建筑中就有所体现,其外形优美设计独特,在体现传统建筑风格的同时,也起到了加固建筑的作用。除此之外,斗拱也是皇家贵族建筑中常使用的一种结构,甚至一度成为了皇家贵族建筑的象征。在传统的建筑中,斗拱常常位于顶梁与柱体的连接处,其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柱体之间的稳定性与牢固性。斗拱制作也十分考究,结构上赏心悦目,是一种重要的传统元素,既符合现代人对于传统建筑元素的追求,也满足建筑之美的要求[1]。
  (二)屋顶
  对于现代平房的设计与装饰,房顶的装饰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传统的屋顶风格种类繁多,包括了歇山顶、硬山顶、悬山顶等,而在进行屋顶风格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从房屋的主体出发,做好对房屋风格与样式的考量工作。此外,在屋顶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从以下两个层面出发:第一,要适当运用砖瓦对屋顶进行美化;第二,在构架连接的位置选用立体打造的条等造型,实现美化雕饰。
  (三)门窗
  门窗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因而通过改变门窗的主要风格,将极大地改变人们对于建筑风格的感受。也正因为如此,门窗中的传统元素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并且门窗能够将空间布局化,进行有效地空间功能的分配,保证了空间在功能上的相关性。另外,从门窗在传统文化中的寓义看来,门窗是家庭的象征,是保证家庭安全的一道防线,也是走向未来的一种途径,因而其人文气息浓厚。
  二、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虽然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的运用得到了一部分人的重视,但是由于缺乏合理的运用方法,经常导致最后的建筑装饰设计成果不伦不类。原本运用传统元素的目的是提升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感知,对其产生一定的好感,以促进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风格中的大量运用,但传统元素的滥用,导致了传统文化被扭曲,也就无法达到真实目的[2]。除此之外,市面上许多装饰设计的建材照搬传统元素,导致现代的传统元素设计千篇一律,忽略了传统元素自身的抽象性和艺术性,并且未能认识到传统元素文化内涵及更深的历史价值。
  三、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一)传统雕塑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的运用
  雕塑在我国的历史十分悠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的应用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玉雕这种工艺精湛的雕刻器物,用于装饰,是古时统治者的权利象征。但由于玉石价格昂贵,雕刻的工艺逐渐转移到了其他的材料上来,出现了木雕、砖雕等,而这些不同的雕塑具有着不同的文化特点,因而将传统雕塑应用到现代建筑的装饰与设计中,在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的同时,也提升了建筑本身的历史感,让建筑风格呈现出独特的气质,给人一种全新观感,营造出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实现建筑主体美观度的提升。
  苏州博物馆新馆,大量运用雕刻技术,同时利用水的元素,将整体的布局一分为二,形成了建筑中常见的对称形式,在水元素的映衬下,建筑主体颇具美感。与原来的拙政园相比,新馆在彰显自身独特之处的同时,也符合大众的需求。新馆另外在原有的旧物基础上,采用做旧模式还原。在茶楼以及小吃店的墙壁上进行了艺术创作,均采用雕刻的手法处理墙壁,与周围的大环境相互协调,游览者在其中能够体会一种协调之美。在结构上,以递进方式呼应传统的庭院设计,建筑材料为混凝土材料与自然景观的大胆结合。在方寸之间创造了传统艺术的新天地,而墙上的山峰河流展现出了对于山水意境的又一营造新方向。除此之外,在共青城市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建设项目之中,同样运用了大量的雕塑技巧。其将传统的亭台重新设计,形成空间布局错落的序列,给人带来室内庭院有着室外空间的错觉,让建筑处在一个陪衬的地位。因而其设计与建筑主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与周围环境形成了良好的契合关系,成为一座既有江南传统庭院式园林建筑风格,又具有现代建筑艺术风格手法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其可以说是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中成功应用的典范[3]。
  (二)传统纹饰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纹饰样式繁多,内容庞大。就其在我国服装行业、家居设计行业的应用来看,传统纹饰是一种广受人们欢迎的传统元素。其包含了几何纹、人物纹以及植物纹等。传统纹饰不仅仅是对于事物的一种简单描述,也是一种精神寄托的象征。是古人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期望,因而也成为了古代生活中常见的元素,纹饰的运用需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深度分析,包括了其符号的样式、谐音以及寓意。符号是意识的表达形式,是民间艺术创作的常用形式。而其谐音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发展的一种美好期待,例如对于竹子纹饰的解读,可以读作“富竹”,表达了自身对于富足生活的美好向往[4]。寓意既可以通过谐音表达也可以通过实物本身的特质表达。   例如学校在设计学校寝室的过程中,避开现代的设计理念,将中国的传统元素加入到其中,可以将梅兰竹菊四君子的主题引入到设计之中来。结合雕塑以及纹饰,将寝室楼打造成传统文化浓厚的建筑,在提升建筑观赏性的同时,也将其具有的象征意义深入人心。
  (三)传统材料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除以上以外在形象为主要传统元素外,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也会用传统的建筑材料来提升建筑的整体文化底蕴感。这样的做法在现代建筑中十分少见[5],但是其往往能够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传统建筑中的土木結构基本上已经在现代的建筑装饰中消失,因其坚固程度以及耐用性不如钢结构等,因而未能得到广泛的应用,找到土木结构与现代建筑装饰的平衡点,其未来的发展是不容小觑的。土木结构在市场上的重新出现将给人们带来全新的居住体验,避免长期接触钢筋混凝土结构带来的审美疲劳。
  例如园林设计中常使用的鱼池假山,就将传统的建筑材料引入到了现代建筑中,使自然融于建筑,表达了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意蕴,同时又具备简洁明快的现代建筑装饰元素,在体现区域“山水文化”的同时也展示着建筑本身的活力[6]。
  四、现代建筑装饰中传统元素的应用方法
  确定了哪些传统元素较为适用于现代建筑的装饰与设计中后,还需要运用合理的方法,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通常情况下分为两种方法:
  (一)直接引用法
  直接引用法即将传统元素未经改变直接运用到建筑物中去的方法,以此丰富建筑的风格,在现代的许多的寺庙以及园林建筑中都可以看到对于复古传统元素的直接引用,包括了对于传统建筑材料的引用,对于传统图案纹饰的引用,以及对于传统雕塑的引用等。其在复古的建筑中效果尤为明显,但是在引用时要注意风格的协调性。
  (二)间接引用法
  间接引用法主要将传统元素变化处理,以此来适应建筑实际的发展需要。其变化处理是从外在方面进行的,在不改变传统元素作用的基础之上,对外在形状、形式、图案进行简化、组合等。例如在现代的楼阁建筑中运用的斗拱结构,其是经过简化的,因而更加符合要求,让建筑多了几分优雅的气息,不至于十分呆板。间接引用的形式也打破了市场上千篇一律的设计形式,自身的独特性得以凸显。因而在现代的建筑装饰中,间接地引用部分传统元素更加契合时代发展,但也意味着传统文化在转换的过程中的流失。因而如何把握好转换的度是需要考量的,可以从传统元素的选择,再到设计师的专业性选择进行传统元素的拆分,确保传统文化与建筑本身相符,确保传统元素的运用能够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五、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历史文化悠久,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建筑装饰是建筑对外的形象展示,在带给人们建筑之美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活的舒适。有效运用传统元素还需要从其内在的复古风格与文化内涵出发,结合建筑本身发展的需要。因而设计师要从其本质上把握传统元素的关键点,在充分理解传统元素内涵的前提之下,真正提升现代装饰设计的艺术价值,满足人们对建筑的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
  [1]陈海燕.浅谈传统元素在博物馆及展览馆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建材·装饰,2017(20):158-159.
  [2]沟增辉.陕西关中拴马桩的设计元素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及其经济效应[J].经济研究导刊,2017(14):155-156.
  [3]彭涛.闽南传统民居元素在现代室内装修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18(8):103,284.
  [4]罗卫.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当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8(9):81,84.
  [5]曹烨君,张英.徽派建筑元素在现代室内空间装饰设计中的应用[J].巢湖学院学报,2018(5):99-103.
  [6]姚化化.传统文脉在旅游景区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以九里沟景区卢仝茶社的规划改造为例[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3):27-29.
  作者单位: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637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