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造林绿化技术要点的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立军
摘 要:我国北方现在还有荒山荒坡地面积较大,这些地区面临着较为严峻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例如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以及当地气候环境恶化等,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利于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因而,加强荒山地区的植树育林工作就显得非常必要,但是受制于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往往绿化效果较差。本文首先介绍了在荒山开展造林绿化活动的原则,然后较为详尽的分析了荒山开展造林绿化活动的技术要点,以便于提高荒山造林绿化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荒山 造林绿化技术 要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S7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7(c)-0130-02
在荒山地区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一方面,可以有效利用闲散废弃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来源,改善农牧民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提高绿地覆盖面积,改善生态环境。但是,在荒山地区进行植树造林活动也会面临许多困难,这就需要我们积极的采取措施,来克服荒山土壤条件和气候环境限制,提高在荒山进行造林活动的效果。
1 在荒山开展造林绿化活动的原则
1.1 坚持适宜性原则
荒山地区本身地理、气候条件较差,不利于植树造林活动的开展,因此在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时,更要注意适宜性原则,也就是在选取植树树种时,必须要适应当地的气候土质条件,以提高树木的成活率,提高植树造林活动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因此,在进行荒山植树造林活动前,我们必须要充分的了解荒地的地理、气候以及后续的管理维护等方面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来选取合适的树种。需要注意的是,荒山地区的地理条件并不一致,因此,我们在进行植树规划时,就要将这些区块进行规划,坚持因地制宜选择育林树种的原则,考虑树种的生长环境与荒山环境之间的切合关系,综合考量计划目标以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来合理选择适宜的植树造林树种,既要做到经济上的节约,又要有利于荒山生态的恢复。
1.2 在原有植被基础上进行优化
荒山地区植物生长的条件较差,需要新栽种的植被要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而荒山地区原有的植被,经过长期的适应过程,已经能够较好地适应荒山地区的恶劣环境,并且起到一定程度的生态保护作用。因此,我们在规划荒山植树树种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特色树种、植被,并且在进行开发过程中,要尽量地将其融入规划方案中,避免机械的进行推倒重建,增加不必要的成本以及降低荒山地区原有植被的生态保护功能。
1.3 优化荒山地理条件,增强植物生长适宜性
影响荒地区植树造林活动效果的关键在于其地理条件的优劣,因此,我们在开展相关活动时,要以改善当地地理气候条件为主,增强植物生长的适宜性。
例如,影响植物生长的一大关键因素是水源是否充足,充足的水分供应才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提高苗木成活率。因此,我们就要采取措施增强荒山地区植被蓄水能力,提高“海绵效应”效果。我们可以采取保留原有植被并选中蓄水能力强的植被的方式,一方面增强植被的含蓄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另一方面,有效地調节当地局部的气候条件,增强植物生长的适宜性。
2 开展造林绿化活动的技术要点
2.1 苗木移植技术
2.1.1 选择合适的荒山植树造林时机
由于我国地理气候条件的限制,适合在荒山地区植树造林的季节只有3个季节,这时候我们就要结合荒山所处的地区的气候条件以及所选树种的适宜栽种时节来合理的把握造林的最佳时间。一般来说,春季万物复苏适宜进行植树造林活动,但是在春季往往会面临大风、干旱等恶劣气候条件的制约,影响植树造林活动的开展;夏季雨水较多,能够保证新栽树苗的水分供应,是进行植树造林活动主要的季节,但是我国夏季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往往会遭受高温天气的侵袭,不利于新栽树木的缓苗,易造成根系、树干等的损伤,影响苗木的成活率;秋季一般适合栽种阔叶和针叶类的树种,但是由于很快就会进入冬季,如果不采取合理的保温措施,很容易造成树木冻伤现象,影响苗木成活率[1]。
2.1.2 做好移栽措施,确保移植成活率
(1)做好移栽之前的准备工作,保障水分供应。在移植苗木时,为确保土坨带有充足的水分,保障移栽期间的水分供应,在移栽之前需要对苗木进行浇水;此外,还要对植物苗木进行适当的裁剪,修剪掉不必要的枝叶,降低蒸腾作用带来的水分损失,以便更好地保持水分。
(2)进行带土坨移植。在移植过程中,为了提高苗木移栽的成活率,我们可以在移栽时,保留苗木根系周围的土球,用易分解的袋子进行固定,同时在搬运过程中,要注意轻拿轻放保护幼苗的根系,移栽后要及时对倒伏的植株进行扶正固定,来提高栽植的成活率。但是,为了降低移栽成本,我们还应当控制土坨的大小,结合苗木树龄品种等的差异,合理确定土坨的直径,同时尽量的将一些生长状况较差的根茎剪除,还要将土坨进行封闭式包裹,以降低运输过程中的水分流失,提高苗木成活率。
2.2 做好苗木运输工作
苗木在起苗后,很容易造成水分的流失,影响苗木的成活率,因此在移植后,我们要及时的对土坨进行密封处理,包装材料应当选用易分解、透气性能较好地材料。需要注意的是,包装苗木时,要注意加强对根部的保护,避免损伤根部影响苗木成活率;在运输苗木时,避免在日照强烈的天气运输,提高周转速率降低水分损耗,要加盖遮阳网、及时洒水保持水分等[2]。 2.3 加强苗木维护管理和抚育工作
在移栽完成后,要及时的做好苗木的管理工作。做好防晒处理,可以在苗木上方架设遮阳网等设备,避免阳光曝晒,保持必要的湿度;要安排专人进行巡视及时的除掉害虫,适当喷洒一定量的消毒杀菌药物,除掉病菌;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每天早上和傍晚两次,喷洒适量的水分,保证苗木的水分供应及降温作用,当气温较高时,可以适当的增加喷洒次数和喷洒量;保证肥力供应以及充足的水分供应,充足的水肥供应,能够优化土壤结构,为苗木的健康生长提供优良的环境,但是在夏末秋初之际应当降低施肥量,降低苗木生长速率,以更好的越冬;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耐寒能力相对较差的苗木,需要做好防寒措施,因此需要在入冬之际,一次浇透苗木并且搭建塑料棚,来帮助其顺利越冬。
2.4 选择合适的荒山造林绿化技术
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荒山造林绿化技术大体上有植苗、播种和分殖3種。其中植苗技术在荒山造林绿化中应用最为广泛,其可以应用于绝大部分的荒山类型中,使用限制条件较少;而分植技术应用条件相对较为严格,其主要适用于生长速度较快的易生林木,如阔叶乔木和灌木类;播种育林方式对于地形等条件要求较高,一般适用于地形平整的地区,但是,需要进行植树造林的地区大多位于荒山地区,地形较为险峻,采用播种方法难度较大。当前的荒山育林工作主要是采用植苗法,但是在进行栽种时应当注意种植方法的选择,以及严格筛选育林苗木,以保证荒山植树造林活动的成活率与树木成长的质量。
2.5 加强荒山造林绿化新技术的应用
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荒山造林绿化新技术主要有保水剂技术、蓄水渗膜技术以及毛细渗灌技术等,其可以有效的锁住土壤中的水分,保证苗木生长必须的水分供应。
保水剂实质是吸水性能较高的一种树脂材料,通过特有的吸水基因,在树脂内部可产生高渗透缔合作用,其网孔结构的吸水能力较强,能够有效的起到含蓄水分的作用,保证苗木生长的水分供应。为了加强保水剂的使用效果,在进行栽种之前需要对苗木的根茎进行浸泡处理,在栽植时也要对土壤和保水剂进行混合搅拌。
蓄水渗膜利用导水纤维膜中所含的水分,通过分子扩散的原理缓慢释放出来,在局部的土壤范围内形成较为湿润的“湿气”。采用这种工作方式,可以持续有效地为植物苗木提供水分供给。其优势在于能够结合苗木不同生长周期的水分需要,在苗木根部形成缓慢持续释放的水源,这样可以较为均衡的为苗木生长,提供水分供应,同时达到节约水源,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目的,从而更好地保障苗木的生长,从而提高造林成活率。
在进行苗木栽植的同时,在苗木处铺设渗灌设备,可以利用设备与土层之间形成的毛细管道,来把设备中的水源均衡的传输到苗木根须处,这样就避免了不必要的水分浪费,从而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采用这种浇灌方式几乎不产生水分的浪费现象,并且可以降低人工灌溉的频率,方便后期对苗木的管理维护工作,有效地提高苗木的成活率[3]。
3 结语
荒山育林不仅可以有效地利用闲散土地,而且可以达到绿化环境双重效果,但是荒山育林工作难度较高,没有较为成熟、合理的植树造林技术,很容易会造成荒山植树造林工程的失败。当前在我国荒山造林绿化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育林场所的自然环境持续恶化、荒山植树造林的成本较大以及经济效益见效周期长等问题,制约了荒山造林绿化的效果,需要我们及时的优化造林绿化技术手段,提升荒山绿化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媛.荒山荒地造林技术要点[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7):114.
[2] 崔素云.荒山荒地造林技术措施[J].北京农业,2012(18):132.
[3] 满晓国.浅述荒山造林主要技术及新方法的应用[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4(2):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647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