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与碰撞,融通与配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蔡斐斐
【摘要】时下,跨学科研究是科学方法讨论的热点之一。跨学科的目的在于超越分门别类的研究方式,实现对问题的整合性研究。中职教育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文化学科与专业学科也要走跨学科的道路。学科之间有机化的发展趋势,呈现出明显的整体性、自组织性和动态演化等特征,各门学科之间不断产生交流与碰撞,相互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关键词】中职文化课;旅游课;融通课型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指出,“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目前这种“融通”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文化课与专业课的融通机制还有待科学探讨和实践检验。以下以讲解词的语文教学为例,为中职文化课与旅游专业课融通课型提供一个范例。
一、构建注重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
口语交际讲解,出现在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参照能力要求,学生要理解并掌握讲解的方法与技巧。教材上口语实践的三道习题分别是讲解专业课程中的某一学习内容,讲解一道菜的步骤要领,讲解一件器物或一次科学实验。在融通的课堂上,旅游专业的学生应注重旅游与服务管理专业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例如行业通用能力包含的服务接待能力、人际交往和组织协调能力、产品推销能力等。而在职业特定能力方面,教学目标应以导游讲解、旅行社门市接待、票务以及展览讲解员等能力培养为主。在学生学习如何“讲解”时,应主要提高导游讲解和展览讲解的职业能力。
适当精简语文性质的目标,增加旅游专业性的目标,并结合当地特色的旅游文化,选择针对性更强的更能体现职业能力要求的整合性的教学目标,比如,学生能够理解讲解的含义,尤其是与职业能力相关的导游讲解和展览讲解的含义,掌握常用讲解的技巧,能围绕家乡的某一处景点进行一段简单讲解等。
二、组织与岗位需求相融通的教学内容
《语文》教材中,讲解的主要教学围绕讲解的方法与技巧展开,谈了四点,即讲解内容、讲解条理、讲解对象、讲解语言和礼仪。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语文教师可在現有教材的基础上,尽量组织与岗位需求相融通的具有专业特点的教学内容。如此,教学内容就有了血肉,有了特色,有了实效。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指出,该专业人才需要掌握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从事导游、旅行社门市接待、旅行社票务、展览讲解等工作。学生要胜任旅行社业务或是展览讲解的岗位,就需要具备职业特定能力,一名合格的导游,要具有沿途讲解的能力、旅游景区景点导游词编写的能力等,一名展览讲解员,能够进行展览馆讲解、能编写展览馆讲解词等。语文教师在组织讲解的教学时,可以选择一到两个能力方面重点教学,教授和巩固知识点。在课上可围绕导游讲解展开,在原有教材上的知识基础上,组织更有针对性、目标性的内容。比如结合当地旅游文化,就会产生具有特色的教学内容。
教师在课前要充分备课,可结合旅游专业课《导游讲解》的教学知识点,加以借鉴运用,课前或课后可以让学生尝试展览馆讲解词的编写等。语文教师要学习一些旅游专业课方面的知识,尽可能达到融会贯通,才能上好一堂有特色的融通课。
三、创设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模式上,也要打破以往单一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根据教学目标,结合特色的教学内容,创设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型教学模式。
旅游专业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习“讲解”,可采用项目教学,通过能力目标设定、能力项目设计、能力过程训练、能力效果演示等方式,实现“知”到“行”的达成。在项目设计上,教师可先进行讲解技巧要点的讲授,然后让学生模拟一次讲解训练,教师再进行评价,学生修正提高。这个讲解训练项目,近的可是讲解校园、讲解教室、讲解宿舍,远一点,可以选择苏州本地的任何一处景点,只要是学生熟悉的、了解的、愿意分享的,都可作为一次讲解项目来训练。
任务驱动教学也可运用到讲解的课堂中去。任务驱动教学即将各项相关的教学内容设计在一项工作任务中。设计学生需要完成一项讲解任务,学生是一名导游或讲解员,要完成“学习讲解方法”“了解讲解对象”“撰写讲解词”“进行讲解”等一个个分任务。通过一个个分任务的完成,最终达到总目标——学会讲解的任务达成。
四、选择与职业情境相关联的教学方法
融通的课堂,应创设与旅游专业相适应的职业情境,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一致性。常见的有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仿真训练法、实战演练法等。
在学习讲解时,可让学生撰写讲解词,在课堂上模拟进行导游讲解。从语言、语音、节奏、体态语等各方面都要设定相应要求,这种角色扮演能使学生迅速进入情境,通过现场解说导游词,锻炼了学生的介绍、讲解、演讲等多方面的能力。
百闻不如一见。让学生对山川河流、园林古迹有一个亲身的体验过程,亲自撰写导游词,或者去参观旅游公司、旅行社等,或者让学生去实习,可以收到直观的真实的强烈的体验。苏州是一个旅游文化相当发达的地区,同里的退思园中外闻名,园中精品静思园让人流连忘返,柳亚子纪念馆人文气息浓厚,黎里六悦博物馆突破了文化的边界,学生完全可以在周末花上半天实地去感受一下。这些景点,无论在吴江的哪一个小镇上,驱车都不过半小时的路程,交通十分便利。现场的直观体验,课堂的专业指导,再回到实地进行演练,职业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提升。苏州地区中高职旅游专业的学生,学习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天时地利人和,十分幸运。
五、实现从笔试到表现性与过程性评价
语文课与旅游专业课融通,考核目标就应以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职业情境问题为主,考核内容与旅游职业能力密切相关,考核形式不只是一份笔试的试卷,还应进行口试、训练等形式,有条件的还可以进行实战。考核评价也应相应改变,注重表现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
以讲解为例,对于导游而言,考查学生是否具备沿途讲解的能力,是否具有旅游景区景点导游词编写的能力。而作为一名合格的展览讲解员,是否具有展览馆讲解的能力,具有展览馆讲解词编写的能力。除了职业特定能力以外,还要重视学生的行业通用能力和跨行业职业能力的评价,比如服务接待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接待能力、产品推销能力等,这些在学习活动中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如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运用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或者小组合作时表现出来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等,还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能力评价,综合考量和整体评价,才是真正融通的课堂。
六、打造跨专业跨学科融通型师资队伍
语文课的导游词讲解,不同于导游专业课《导游讲解》之类知识那样系统专业,学生能写好一篇优秀的导游词,当然也不是一节语文课能完成的。但语文课的这一节表达与交流课,可以成为专业课的一次试水,或一次特训,或一次升华,或一次凝练。这里,融通课型对各个学科的教师也提出了相应的更高的要求,教旅游专业的语文教师也需要了解一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情况,这对构建适当的教学目标很有必要。例如苏州地区的职业学校旅游专业的语文老师,对苏州本地的旅游业的发展应该有个基本的认识。另一方面,作为旅游专业教师,应认识到语文教学在专业学习中发挥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应提高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可与语文教师一起开发新教材,参与课程建设,参加技能培训等。
在学科专业不断发生碰撞与融通的今天,各学科教师之间也应互通有无,开展沟通与交流。教师不能只停留在本专业本学科“墙”内的钻研,而应该迈开步伐,不断开拓知识的宽度与视野,学习一些相异学科的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与步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662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