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新技术在粮食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于粮食安全以及食品安全也越发的重视。基于此,本文以新技术在粮食检测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了粮食检测对新技术的要求,提出了新技术在粮食检测中的具体应用,希望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新技术;粮食检测;应用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现如今,在人们生活质量日益提升的背景下,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备受关注,在食品中粮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因此粮食食用质量受到更高的关注,原粮卫生检验具有关键的作用。原来的粮食检验过程仅仅注重数量而忽视质量,导致粮食检验依旧停留在化学检验以及物理检验的层面,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粮食检测行业的稳定发展得以顺利推行。
  一、粮食检测对新技术的要求
  1.工作效率的要求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更多的人开始重视工作效率,粮食检测也是如此。原有的理化检验既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又具有较多的操作流程,前处理消耗相当多,而新技术的出现以及应用凭借其操作简单方便以及灵敏度较高等多项优势,对该现状进行明显的改善,比如:检验植物油的含磷量,传统方式往往超过6个小时,且前处理过程也是相对复杂的,灰化中容易着火,造成试验不成功的情况发生;但是采用近红外分析仪,仅仅需要在样品槽中放进样品就能够将其结果准确扫描出来。因此,就提升工作效率来看,在粮油检验中运用新技术是很有必要的。
  2.环境保护的要求
  就环境保护来讲,一般的粮食理化检验在检验中往往都会产生环境污染,比如滥用化学试剂。差不多所有的化学试验都必须要使用醇类以及其他类的溶剂,这些有机溶剂通常都是采用不同的形式将其向附近的环境排放,不管是蓄积人体,还是污染环境,其造成的损害都是不可估测的。但是新技术的存在可以将该问题有效解决,因为很多新技术都具备无污染以绿色环保等多个方面的特征,与一般的化学检验相比之下,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就原粮卫生检验来讲,运用新技术是十分具有必要性的。
  二、新技术在粮食检测中的具体应用
  在行业趋势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粮食卫生检验中已经普遍应用新兴的技术,如气相色谱等。其借助自身灵敏度较高以及分析迅速等优势,已经在测定粮食的农药残留中多次应用,而且在检测粮食中的有害金属时也广泛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这些信息技术由于自身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在粮食卫生检验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下面主要介绍了常见的新技术在粮食检测中的具体应用:
  1.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1)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近红外光是中红外光和可见光之间的一种电磁波,其具备光的属性,也就是同一时间具备波和粒的二重性。近红外光对样品进行照射,样品可以利用近红外光的吸收获取近红外光谱,近红外光谱统容易受含氢集团H-X的倍频与合频的相互交叉主导。就NIRS来讲,其主要测量内容是含氢集团H-X的倍频与合频吸收。通常,谷物都包含丰富的有机成分,比如:淀粉以及蛋白质等等,在近红外范围有很多吸收光谱,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以及定量分析奠定坚实的基础。
  (2)近红外分析技术的应用现状。现阶段,其他国家近红外分析仪通常都在工业生产部门中应用,应用和定标建模都是相当成熟的。自从我国引入近红外测定仪以后,其通常应用在粮食检验中。农业部门测定大豆、玉米还有小麦等多种产品的淀粉、蛋白质以及脂肪等不同成分都会用到近红外测定仪,由于其具备效率高以及测定时间短等特征,在工厂在线分析工具中普遍应用。现阶段企业已经在面粉制粉中运用近红外在线监测装置,因为该装置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对粮食的水分以及温度进行检测,而且可以对温度和水量进行科学的控制,对当前技术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由此可以得出,近红外在线检测技术的兴起,不仅可以提高产品质量,而且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对于粮食加工行业的发展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电子鼻技术
  (1)电子鼻技术分析的基本原理。人类嗅觉的拓展就是电子鼻,是检测以及分析挥发性化学成分的重要仪器。电子鼻主要是由性能相互重叠的化学传感器以及适宜模式识别方法构成的一种装置,具备识别各种气味的能力。这种装置结合每种气味,检测到各种信号,而且对比这些信号和经过学习以及训练后构建的数据库内的信号,作出科学的识别判断。
  (2)电子鼻技术的应用现状。现如今,电子鼻技术已经在食品行业以及化工行业中广泛应用,并且开始在粮食质量监测中运用,检测内容是以判定粮食虫害以及霉变等为主。比如:运用电子鼻技术对粮食储藏时间进行判定,结合谷物收获后储藏年龄的加大,其气味会有所改变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已经有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运用电子鼻技术辨别不用年份的陈化小麦,其成本分析结果表明能够对各个年份的陈化小麦进行辨别,识别结果是非常精准的。
  3.生物技术的分类和应用现状
  生物技术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其通常包括生物传感器、生物芯片、免疫学以及分子识别等多项技术,当前,在粮食检测中生物技术通常应用于霉素检测。比如就生物传感器技术来讲,对霉素检测过程中,应当将棒曲霉毒素以及黄曲霉毒素等合成有关基因的一些寡核苷酸序列当做探针,进而形成寡核苷酸基因芯片。利用其将病原菌中包含的总RNA提取出来,得到对应的cDNA后,再与芯片中的探针进行杂交。根据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黄曲霉以及黑曲霉等特定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已经成功设计出多种检测类型的探针,而且也生产出检测芯片,最终结果表明在霉菌检测中运用基因芯片技术是非常可行的,而且其开放应用空间是相当广阔的。整体来讲,通过运用生物技术对真菌霉素进行防控,既可以保证食品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又可以对营养结构进行改善,相对于传统的检测技术,该技术的应用以及发展提高大大提高真菌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现阶段的技术行业中生物技术已经逐渐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三、结语
  总而言之,近红外光技术利用其无损检验于在线分析中应用,而电子鼻技术利用其自身的非主观性对粮食霉变进行识别,生物技术利用其自身的专一性对真菌霉素进行检测,这些全部都是当前我国粮食卫生监测领域非常需求的,这些新技术的存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一般粮食检测中的不足进行弥补,相信通过普遍运用新息技术,势必可以促进粮食安全检测领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梅寒,张爱英,张娅娣,韩煜辉.粮食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成因及检测技术[J].现代食品,2019(17):129-130+133.
  [2]李佳楠.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粮食检测中的应用进展[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43(08):77-78+102.
  [3]陈尚兵,袁建,鞠兴荣,何荣,邢常瑞,黄金旺.机器视觉技术在粮食品质检测中的应用进展[J].粮食与饲料工业,2018(06):50-53+57.
  [4]朱铁军,孟凡刚,施艳舞,胡韬纲,李恩普.近红外光譜技术在粮食检测中的应用进展[J].粮食储藏,2012,41(04):46-50.
  [5]张红梅,何玉静.电子鼻技术在粮食质量检测中的应用[J].农机化研究,2009,31(03):180-18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71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