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大豆是我国重要农业作物,而大豆种植技术也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本文首先从科学选种、土壤选择等等方面对大豆种植技术进行简要介绍,并结合常见病虫害分析了一些可行的防治对策,如农业防治、化学防治手段,希望可以给相关生产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与质量。
关键词:大豆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
大豆是我国主要农作物,是我国多个产粮基地的重要产业支柱,对于我国第一产业的发展作用极为重要。如何针对现有的种植技术进行改良、提高种植技术水平成为了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当中的重要课题。与此同时,病虫害问题的存在也对大豆种植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需要种植户与农业技术人员予以重视。
一、大豆种植技术分析
1.大豆选种
虽然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作物,有着较大的种植规模,但由于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大豆需求量较大,无法实现自给,当前仍然是重要的大豆进口国。我国大豆的供应极大地受到国外市场形势的影响,同时也造成了较高的市场价格。但大豆有较多的种类,为了更好地适应于我国农业的生产要求,需要做好大豆选种,可选择适应于我国土地情况、具有良好土壤适应力和抗病虫害能力的豆种。经过选种,可以提高大豆的种植产量与土壤适应力。
2.土壤的选择
大豆种植对土壤有较高的要求,在肥沃的土壤下可以显著增加大豆的单位产量,同时也可以在大豆中施加有机肥来保证土壤养分,为大豆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这也是提高大豆产量的重要手段。举例来说,我国东北地区的耕地以黑土地为主,黑土地有较为丰富的营养成分,尤其是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土壤类型,是大豆种植的理想环境。此外,土壤的选择也会对大豆种植过程当中肥料的施用造成影响。因而土壤的选择也需要与豆种相匹配,如果土壤选择不当,后续的种植工作则难以开展。
3.窄行密植技术
窄行密植技术大多应用于较为矮小的植株种植工作当中,但对于较高的植株或生长周期较长的植株则并不适用。因而种植户需要结合自身的生产需要来确定是否选择窄行密植。在窄行密植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在肥料的选择方面,需要对肥料中氮、磷、钾元素的比例进行严格控制,并结合植株的生长阶段来进行适当调整,实现施肥的科学化。窄行密植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同样需要注意播种深浅问题,在保证播种深度合理的同时保持深浅一致,从而达到最佳播种效果。如果播种深度较浅,则可能导致作物倒伏,若播种较深,也会抑制植株的发育。
4.垄体分层种植技术
垄体分层种植技术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大豆种植技术,其直接在垄体下方进行浇水处理,并应用机械化技术进行施肥,因而如果可以合理控制大豆密度,提高规范性技术操作水平,就可以有效提高单位产量。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在豆种选择上多为垦农4号种,该种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如有需要还可以应用土壤深层输送的形式来让垄体肥力得到保证。秋耕时需要翻耕,有利于土壤对肥料中养分的吸收,有针对性地加入微肥或播种时也可选择机械播种技术,提高产量。
二、大豆种植中常见病虫害
较为常见的大豆病虫害总共有十余个类型,如霜霉病、纹枯病以及褐纹症、豆蚜虫等等,下面对于几种常见的病虫害类型进行简要介绍。
1.大豆灰斑病
大豆灰斑病大多发病于每年6月上旬,大约到7月转盛。结合大豆生长期,此病多发病于大豆的豆荚期,而发病盛期则重合于大豆生长期中的鼓粒期,在每年的七月、八月的湿热天气下尤为严重。大豆灰斑病主要破坏大豆的叶片,也会对大豆的茎与荚、种等部位造成侵害,在严重时甚至所有叶片均分布有病斑。受大豆灰斑病的影响,大豆大多减产约1/4,同时粒重也显著下降,影响大豆品质。
2.豆蚜虫
豆蚜虫是大豆的重要天敌,对大豆生长危害极大。極排泄物有较强的黏稠性,导致叶片不规则褶皱,无法顺利生长,造成卷曲变形。在后续的生长环节中,会造成花朵减少,在严重时甚至会整株枯萎,致使植株死亡。
3.大豆菌核病
大豆菌核病主要对大豆的茎秆部位造成危害,该病发病与每年7月下旬,茎秆上呈现褐色斑点,同时病斑上有白色絮状物体和颗粒,慢慢演变为黑色菌核。将病株剖开可以发现内部存在黑色圆柱形菌核。大豆菌核病致死的株苗多为灰白色。
三、病虫害防治
1.农业防治技术
在农业防治技术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分别是轮作技术和种苗处理。
应用轮作技术,可以有效控制病残体内越冬和土传病害害虫的危害,但是在轮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出现重茬。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应用3a轮作,如果田间存在孢囊线虫病,则可以进行5a轮作,期间种植油菜、蔬菜和早熟禾科作物。如果田地内存在严重的食心虫害,则需要更换种植区域,与原区域间隔不少于1km,避免受到虫害影响;在种苗处理上需要选择优质高产、抗病虫害的品种,提高对种苗的检疫力度,如果大豆种子当中含有菌核或芜丝子则严禁使用,及时摘除。
2.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技术主要为种子的药剂包衣以及化学肥料的应用。在初期选种的过程中即可进行大豆种子包衣环节,避免主根和幼苗被病害、虫害影响。同时也需要注意,大豆生长的不同阶段所面临的病虫害威胁各有不同,在发现病虫害的初期即需要施用农药。使用量标准大概为灭病威胶悬剂1500g40%/亩,如果应用多菌灵,使用量则为1800g50%/亩,剂型为可湿性粉剂,可以起到很好的大豆斑病和豆蚜虫的防治效果。在食心虫的发病盛期,则可施用溴氰菊酯乳油600ml2.4%/亩。在大豆霜霉病的防治上可选用40%乙磷铝可湿粉剂,用量为大豆种子质量的0.5%。
四、结语
在前文分析中不难发现,大豆种植需要因地制宜,以当地土壤条件为基础,进行必要的改良,如果盲目照搬其他地区的生产经验则会适得其反。当前我国对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要想确保大豆种植的科学化与高效化,就需要农业部门积极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总结经验,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继民. 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 2019(5):22-22.
[2]冯玉玲. 大豆种植技术及其病虫害防治[J]. 农民致富之友, 2019(14):8-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73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