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习单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当今时代,知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我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努力培养充足的高水平人才来推动国家经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教育要迎合社会的发展,于是课程改革开始不断推进,提出了“让学生读整本书”的重要思想。但是,“整本书”阅读方式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困难,没有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因此,学习单的出现和应用,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实践道路。
  【关键词】学习单;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整本书”阅读思想推进和应用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发现了一些问题:当学生阅读内容较多、情节关系较为杂乱的文章时,很容易产生疲劳的感觉。长期实施下来,效果不是十分明显。因此,一些教师将学习单引入到教学内容中,利用学习单来帮助学生进行阅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将针对学习单的具体内容、学习单的主要设计方法以及学习单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方法三方面来进行探究说明。
  一、学习单的具体内容
  就目前来说,人们对于学习单还没有一个非常确切的定义。实际上,学习单并非是完全的新事物,它伴随着学案、导学案等事物一同出现在了教学内容中。可以说,这些事物是为了服务于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学习沟通的辅助工具。一些教师还将学习单进行了细分,以用于学生的预习、复习和课堂检验练习等环节,而且,不同教师对于学习单的叫法也大不相同。总之,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使用学习单来帮助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有助于学生对课外阅读内容的探究。比如,在进行《少年闰土》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单在预习环节帮助学生拓展作者、时代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的内容,增加学生对于整本书的理解。同时,学习单由于其内容相对充实,不同的发放时间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如果教师提前发放,有利于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看到学习单的拓展内容之后,会产生一些遐想,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效率。如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发放,则有助于推进课堂进度,帮助学生加强对整本书的理解。
  二、学习单的主要编制方法
  (一)兴趣导向法
  教师需要以学生兴趣作为学习单编制的主要导向。兴趣是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主要推动力,如果孩子对学习单的内容感到十分无趣,那么就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需要以学生兴趣作为编制学习单的主要导向。教师在编制学习单的过程中,尽量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进行编制,增加色彩和图案,尽可能让学习单的排版变得生动形象,远离死板的黑框模式。如果教师采用死板僵硬的黑灰框架模板,学生一看到学习单,就感觉是在考试一样,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学习单中加入较多的图案有助提升学习单的视觉效果,使之迎合学生活泼的性格特点。
  (二)内容分解法
  教师在编制学习单的过程中,需要用详明易懂的模块分析法,举例指出整本书主人公的人物形象、性格特征等。比如教師在教授《少年闰土》时,要将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前后的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进行对比,教师需要适当地在学习单中进行勾画,以便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将这些特点作为学生阅读的线索,降低学生阅读和学习内容的难度。
  (三)要点归纳法
  教师要对整本书的各个要点进行整理,并通过问题来向学生进行提问,调动学生运用新学到的知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因此,在编制学习单的过程中,教师要将所有问题进行归纳和整理,将问题与答案进行一一对应,答案与答案之间的关系,答案与问题之间的各种关系要进行明确的梳理,以便学生准确地作答。如在进行《唯一的听众》模块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指定这样一个问题:“老人为什么要当我的听众?请举例进行作答,并说明理由。”这个问题的答案肯定不是单一的,要求学生进行举例作答,要求学生进行具体的分析说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小组得出的最终结论可以进行课堂汇总和评比,再由教师进行最终的作答。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思维拓展法
  所谓思维拓展法,就是将学生的知识在不同的学习内容和过程中来回迁移,与举一反三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师在教授学生整本书中所原有的知识后,要求学生能够从已经学到的知识内容里跳出来,将已有的知识、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答题技巧等运用到其他内容中。日本动物小说大王椋鸠十的作品,是小学生课外阅读中的常见书目。在阅读完他的《孤岛野犬》《一只耳朵的大鹿》等作品之后,教师需要带着学生进行额外的拓展和探究。在《孤岛野犬》中,其情节存在着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让学生来讨论研究全篇故事的转折点在何处。教师需要将主人公的情绪变化用一个比较详细的折线图表现出来,方便学生理解。在标注情绪的波动变化和转折点之后,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情节探究。在探究整本书情节转折点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来进行适当的引导。比如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阿卡和松吉没有发生矛盾,或者说,作者没有安排这个情节,那么故事最终能否有一个令人感到快乐的结尾呢?”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主动去探索情节设计对于故事结尾叙述的影响,以及故事内容所蕴含的更深一层的意义。学生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发现更多他们在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所没有发现的东西。比如阿卡其自身带有的强烈攻击欲望,以及人们从头到尾没有接受阿卡等,这些内容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一层的探究,最终得出二者分开是情节安排的必然结果等结论。
  三、学习单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应用方法
  (一)教学过程探究
  教师在进行课程准备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提前做好准备。首先,教师需要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对所阅读书目的全文进行通读。比如教师需要学生通读《狂人日记》,进行最基础的课前准备。然后,教师通过一些问题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如“读完这本书有什么感受?”“是否喜欢这本书?”“对作者写这本书的背景有了解吗?”等,让学生来阐述其理由,表达其主观感受和表现其客观知识储备。然后,教师继续推进课堂,进入课堂探究环节。教师开始向学生发放其事先准备好的学习单,要求学生结合学习单上所拓展的内容进行复读,加深对于整本书内容和主旨的理解程度。同时,通过解答学习单上所布置的问题,继续进行巩固。然后,学生在完成学习单上所布置的笔答内容后,进行最后的小组探究环节,小组成员互相交换其理解内容和成果,最终得出共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总的回答和补充,教师还可以适当通过学分来进行归类。最后,教师进行最终的总结和答案的疏导,让学生进行理解之后,完成课堂教学。
  (二)课后教学探究
  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环节之后,发放复习学习单,要求学生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和其自身对于学习内容的感想写下,然后完成学习单中所布置的新一轮探究内容。其探究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解决课上学习内容中没有讲述的部分,比如人物形象中的积极特质对于学生自身生活实践的影响等。这张学习单要求自主性要更高一些,更加具有拓展性和发散性,让学生畅所欲言,感会新知。
  四、结语
  总之,在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整本书”课堂教学环节中,利用学习单来辅助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除了本文所列举出的方法,教师还需要不断进行深层的探究,为“整本书”课堂教学的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李乐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习单”的设计[J].文教资料,2018(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75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