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超星学习通在空调器维修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碎片式學习需求的增长,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已经成为热点和发展趋势。尝试将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空调器维修教学中,促使超星学习通平台教学与空调专科课程融合,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改善教学效果和质量。
  [关    键   词]  超星学习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空调器维修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3-0280-02
   一、空调器维修课程特点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逐渐变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器已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常用电器。空调器正进入千家万户。随之而来的是售后维修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也促使越来越多的新手加入空调器维修行业中,而原有的维修人员也有保证维修质量、提高维修速度的需求。空调器维修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又有很强的专业性。掌握好本课程,对学生今后从事空调器维修服务、保证维修质量、提高维修速度有着重大意义。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空调器结构和工作原理、空调器制冷系统维修、空调器漏水和噪声故障排除、空调器电控系统维修(主要元器件以及单元电路原理、检测和维修)、挂式和柜式空调器的原装主板的安装和通用板的代换、变频空调器故障维修实例等。课程要求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熟练掌握空调工程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空调器维修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目前大部分学校该课程还维持着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问题如下。
   (一)学时不够
   在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综合能力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使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相关空调维修和各种技术具有很大的难度。
   (二)师生互动严重不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受到时间、地点和学生人数的限制,通常在课上采用满堂灌的形式进行教学,因此课堂中与学生的互动形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师生间交流与沟通的欠缺对教学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对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难以监督和检测,较难形成过程性评价
   学生各种学习记录不易保存和进行数据分析,难以给出真实和及时的评价,以改进学生学习方法。
   三、基于超星学习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笔者以超星学习通平台为依托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技能为目标,引导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采用线上线下、讲练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各种信息化资源,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一)线上自主学习阶段
   课前,依托学习通平台的媒体集成功能,将学习视频与学习资源作为自主学习任务发布给学生,要求学生完成指定预习任务。任务包括领取任务工单了解任务要求、观看教学微课自学教学内容和完成课前测试反馈掌握情况。学生针对教师发布的任务展开自主学习。当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借助学习通的好友功能与其他学习同伴讨论,亦可在课程班级群内寻求帮助,当然也可以在课程讨论区发帖留言与其他学习同伴讨论。经过这样的自主学习,若学生仍然存在问题,可梳理成问题清单发送给教师,以便课堂教学时解决。
   (二)教学反馈调整阶段
   教师通过后台查看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长、学习进度和测试完成情况,督促学生进行预习。对学生课前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学生课前知识点的预习情况,找出学生难以掌握的教学重难点,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增强课堂学习的效果。教师分析学生反馈的问题清单,寻找问题存在的根源,并据此调整和设计相应问题解决策略及课堂教学情境:在学习通课程班级群中发布相应问题学习资料,为学生设置分组搜集资料与讨论任务。学生针对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展开小组协作,为课堂教学做准备。
   (三)线下探究学习阶段
   探究学习是指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利用超星学习通等多种信息手段引导学生运用已知去探索新知,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课堂内活动需要学生达到知识的内化。基于此,学生课堂活动设计培养需要分重点、分层次进行。根据布鲁姆理论将内容分二阶学习,将识记和理解的内容放在课前进行学习,将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的内容放在课中进行重点讲解;从能力上来讲,遵循自主能力培养—创新能力—自主能力与创新能力结合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从思维层次来讲,学生需要经过“记忆—理解—分析—应用—评判—创新”这样的思维层次。因此在课堂中,师生需要进行讨论与合作探究,在课堂内达到知识的内化。基于此,教师在课堂中首先需要对汇总的课前学习问题进行答疑,并参与学生的分组讨论、案例分析、实践展示等环节。学生以任务为驱动,完成课前学习任务后,在课堂中进行讨论并完成讨论报告,在案例分析中进行知识应用,并进行成果展示。在合作探究与讨论过程中,如果学生产生了新的学习疑问,教师则根据新疑问进行补充学习完成教学,当堂进行总结、评价与形成性考核。并且教师在课堂内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对每个小组的学习进行点评与评价,甚至对学生实行一对一的指导。
   (四)课后线上拓展学习阶段
   课后,教师可通过学习通平台发布与课堂教学情境相关作业,练习课堂学习成效,亦可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而学习通本就是交流学习的平台,课后学生仍然可以进行交流互动,进一步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五)学习过程性评价阶段
   课后巩固还需要对学生在课前、课内提供多元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将学生线上学習与线下学习相结合进行评价。线上学习包括学生观看教学视频、作业测试、参与讨论等,线下则主要是课堂内的表现,即课堂内学习情况的展示。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来讲,可以形成一种外在的动力,促进学生对学习情况的反思与提升。而教师同样需要学生的多元评价。例如,教学视频的选用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抓住课程重点内容进行,教学手段是否丰富,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双方形成一种合理的评价机制,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四、基于超星学习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以《空调器加氟》为例,授课对象为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一年级学生,学生通过前置课程的学习已具备制冷的基本工作原理、电路分析等相关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他们成长于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能力强,信息化的教学方式更容易提升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但他们表象性思维较强,获取新知识和经验的途径更倾向于观察和实际动手操作,他们好奇心强,喜欢新鲜而变化的事物。采用超星学习通进行线上线下教学,按照课前、课上、课后的教学组织如下。
   (一)课前:教师上传学习资料,学生线下预习
   《空调器加氟》作为空调器维修的重要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基本完成空调器结构和制冷系统原理和常用维修技能的学习,教师课前将本节的知识点、微视频、练习题等通过电脑上传学习通平台,学生通过预习从而在课堂上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同时学生可以从学习通包含的广泛资源中查找与此相关的研究资料以及视频,促使学生了解本节内容的前沿知识,拓宽专业知识面和提高学习兴趣。课前,利用学习通发布课前通知,让学生进行课前线上预习,提高课上的学习效率,同步产生课前数据分析。
   (二)课上:互动教学
   学习通具有的普通(可以要求参与人拍照)、手势、位置、二维码签到方式,打破传统的点名方式,课上利用位置签到方式进行点名,使手机不再成为学生的娱乐工具,同时提前提高学生的兴奋性。首先教师分别展示两台空调的运行情况,一台运行正常,另一台的故障为缺氟,让学生分别比较分析两台空调的运行情况,旨在抛砖引玉,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进展以及教学重难点,利用学习通平台的抢答、选人等方式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如,在介绍空调器加氟的原理和操作步骤之后,发布抢答问题:空调器缺氟的故障现象有哪些?学生对这种新式的教学模式有较强的好奇心,因此积极参与其中,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得本来枯燥乏味、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瞬间有了生机,又显著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在加氟的具体过程中,由于上课的人数较多,观察角度比较固定和观察距离太远,学生无法看清具体操作过程。通过学习通的直播功能,利用多台手机多角度直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机观看,一次看不明白还可以反复回看,直到弄懂为止。
   (三)课后:督促学习,加强交流
   教师课后通过学习通直接发布作业,并发布通知进行督促,学生可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教师进行批阅。同时教师也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由于课上时间有限,教师课后通过讨论区发布本节内容的讨论话题,要求学生阅读上传制冷和制热模式下加氟的视频,通过随机分组的形式讨论分析制冷和制热模式下加氟的方法异同点,既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勇于探索新知识的精神,进一步拓展课后活动,开展校内空调义务维修等活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对课上所讲内容有疑惑的学生还可以根据教师上传的相关资料利用课下时间重新学习,以加深理解。学生在空调器维修这门课的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在讨论区留言,教师在方便时进行解答,其他同学也可以参与到此问题的讨论中。如有学生在讨论区留言加氟的压力记不住,回复学生不同制冷剂对应不同的压力,具体的数学推导过程不需要掌握,教学过程中对重要参数通过巧妙识记进行反复巩固。教师通过学习通的交流互动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动态,使得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
   空调器维修是一门理论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学习通的使用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缺乏互动的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为学生搭建了自主学习的平台,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补充,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本课程在情境任务的驱动下综合运用多种信息化手段和资源,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效。今后,我们希望扩大信息化教学效应,让信息化教学惠及更多学生,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加入信息化教学中来,感受信息化带来的惊喜。
   参考文献:
   [1]苗青.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移动教学模式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7(20).
   [2]刘立云,王永花,田娟.“互联网+”时代下多元混合教学模式应用研究:以超星学习通在《C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21).
   [3]卢紫晗,王怡.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7(10).
  编辑 张 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75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