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卓越教师培养”背景下小学教育专业从教技能训练体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新时代以卓越教师为目标的教育人才培养,需要充分理解卓越教师的发展需求,不断强化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特色,从而形成教育专业创新从教技能训练体系。立足小学教育专业以卓越教师为发展目标的训练角度,分析目前小学教育专业训练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关培养和训练的路径、策略,旨在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基础教育卓越型教师。
[关 键 词] 新时代;卓越教师;从教技能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1-0176-02
新时代对教育发展的需求,使高校小学基础教育专业更加重视学生从教能力的培养,为我国教育事业提升和进步提供人才支撑。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要以卓越教师发展为目标,加强学生基础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训练,利用创新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的方式,提升基础教育专业的培养水平,努力培养出具有优秀教育理念和教育风格的小学从教者,为我国提升教师水平和培养卓越教师计划提供新时代活力。
一、新时代卓越教师的内涵和特征
(一)新时代卓越教师的内涵
新时代卓越教师的培养内涵是要求教师具备教育责任意识和创新视野,并通过有效的教学实践体现出教育的先进性。从教师个人的能力来分析,教师的能力素质和思想素質要具有时代特征,并拥有深厚的教学技能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先进教育思想和敏锐的实践反思特征。另外,除教师自身卓越的教育技能外,卓越教师要求教师具有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卓越教师应能以学生创新发展为教育的出发点,并在教育过程中逐渐完善自身的教学创新手段,从而为学生创造出开放式的人才培养环境。卓越教师要求教师要重视自身卓越气质的培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教学榜样和示范,引导学生树立创新、创造的意识,用长期从教的信念和理想不断优化自身的培养体系,从而能够成长为具有优秀专业技能和水平的优秀教师。
(二)新时代卓越教师的基础特征
新时代卓越教师的基础特征主要体现在教师教学风范、教育境界、教育思想等几方面。首先,卓越教师要具备高雅的教育情操和敬业的教育精神,富有仁爱和博雅的品质。其次,教师要有包容性,面对文化复杂化和多元化的时代,要有立足中华文化继承和发扬的教学视角,具有包容丰富文化的胸襟,不断超越自我内在的教育潜能,用领路世界文化的目光去完善自身的文化修养,从而除具备优秀的教育技能外,还要具有优异的民族价值体系,将自身文化教育智慧进行更深层次的发展。再次,卓越教育基础特征还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基础文化底蕴,用自身开拓和开放性的教育视野去创造和开发,将现有科学的研究方法整合为更具价值的教学内容,从而掌握科学研究感悟能力。最后,卓越教师要拥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从教技艺,教学较普通教师更加扎实,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加快教育事业进步与发展的进程。卓越教师除拥有以上教育涵养外,最重要的特征是具备不断超越自我的能力,追求更高层次的教育发展境界,从而达到专业声誉较高的教育发展目的。
二、新时代卓越小学教师的从教技能要求
(一)完备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
新时代卓越教师从教技能要求教师具备完善的教学体系,在课堂中展开教学时能用自身扎实的知识基础完成深层次知识点的挖掘,并利用自身对学科知识价值的理解去创造教学内容,还要具备其他领域教学的基础知识,如心理学、科学、管理学知识等,为自身教育发散性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卓越教师除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专业能力,如教育研究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卓越教师区别普通教师的教学特点在于普通教师更重视教学的内容和过程,而卓越教育更重视课后的思考和反思探究,用自身的探究能力去发展教学规律和教育问题,保持长期思考的热情,从而使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发展的方向。卓越教师管理能力不是客观地管理和规范学生,而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组织和建设的能力,并立足为全校师生服务的出发点,将学校开展的教育活动规划得更加科学有序,从而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管理帮助。卓越教师创新能力要求教师不能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还要利用创新意识进行教学方式创造,从而在创新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思维。
(二)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崇高的职业道德
卓越教师先进教学理念是立足学生全方位发展的角度,正确看待自身教育探究的角色,将教育的重心放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用自身的教育技能为学生创设良好学习环境,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使学生能形成自我发展和个性选择的学习能力。卓越教师在教学中先进的理念依靠自身职业道德和理想做支撑,教师作为学生的教导者和示范者,要具备良好的素质和道德,除教学的先进能力外还要做到内外兼修,为学生作出榜样示范。在教学中教师能保持严肃认真的教学态度和坚定的教育信念,保持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和敬业精神,用廉洁从教的精神去约束自身,坚持不迷信、不跟风的教育态度,保护教师职业这一方净土。
三、卓越教师培养背景下小学从教技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一)训练考核标准不明确
目前卓越教师从教技能训练和培养模式,还未建立训练和考核的标准,较多学校采用学生绩效考核的方式,通过考查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情况,指定专业学生进行从教技能的训练和培养,除此之外就是教育专业学生个人自荐的模式,以此为标准进行卓越教师从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卓越教师从业技能训练考核标准对教师培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力,未建立明确的训练和考核标准不利于提升教育专业学生的技能,限制从教技能训练的成效。 (二)专业分科教育训练缺乏效率
卓越教师培养的目标是提高教育的综合性,利用卓越发展能力的创造性去提升整体教学质量,然而利用专业分科教育训练的方式缺少知识本体的关联性认识,只将教学提升作为训练目的,缺少教育整体性发展的教育眼界。教师本体发展只有充分领会教学实践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完善自身教育的道德和行为,然而综合性学科的整体发展能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能力,分科训练的培养模式很难提升教师的综合性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分科教育训练培养只重视教师如何成为卓越教师的培养方法,忽视教育精神和教育理想,这种体制下培养出的教师缺少发展后劲,使从教技能培训失去原本综合性教育能力提升的价值。
四、小学教育专业从教技能训练体系研究路径
(一)构建协同培养的训练体系
卓越教师背景下小学教师从教技能培养机制需要在培养和训练过程中将理论体现在实践中,进行多主体参与协同培养的模式。学校可以聘请国内外教育领域专业学者或教授,参与小学教师从教技能训练培养过程,联合学校管理层建立教师培养方案,为培养对象介绍国内外先进卓越教师的科研成果,将创新教学理念和教育方式融入培养体系,通过教育讲座或培训进行教师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从教技能提升,还可以进行课程教学具体环节的实践指导,从而全方位对教师从教技能进行训练。另外,学校还可以利用校外优质的教育资源,打造校外教师实习训练基地,联合社会或其他优秀学校,加强与先进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利于教育專业学生了解目前小学教育的现状,并通过与先进教师的交流吸取教学经验,激发自身从教的热情和动力。还能对教育专业学生进行教学实践,熟悉教学的工作形态与工作环境,为未来走向教师岗位打下基础。从教技能训练的协同培养有利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从教后的职业成长,使教育专业的学生向卓越教师的发展目标努力。
(二)优化培养模式和教育课程体系
卓越教师背景下训练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从教技能,要通过师范生课程体系的创新改革,改善传统教育训练模式。在目前传统课程体系理论内容的基础上,课程改革要体现新时代的创新方法、创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观念等。创新方法是指改善传统从教训练课程方式,将专业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作为教育的立足点,重视学生的课程参与程度,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学生未来从教打下良好的教育基础。例如,专业课程中案例分析、班级管理等实践类型的课程,教师可以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和策划课堂教学实践课题,教师为学生提供指导意见或方法,改善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课堂理论知识成效不高的现状,提高教育成效,提升学生从教的技能和水平;创新课程内容要根据小学教育发展的职业需求去完善课程内容,利用更具时代特征的教学内容吸引师范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升学生教育理论学习的兴趣;创新教学观念是指在教育训练课程中要重视教师思想建设和职业道德,从而保障师范生在以后的教师职业中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达到教育目的。
(三)引导教育专业学生开展教学研究
小学教育专业从教技能训练要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教育创新,引导师范学生关注教育领域的时代特征,高校可以在网络上购买卓越教师教学视频资源,为师范学生进行播放和讲解,从而使教育专业学生能够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内容进行内化,形成自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高校要重点关注校外培养单位的人才使用情况,开展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教育模式,使学生增强教育理论实践,将小学教育理论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和体现。高校要加强与其他师范类学校的交流,不断完善自身从教技能培养的办学层次,拓宽教育人才培养的视野,保障培养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能具备卓越教师的基础能力和技能。此外,高校要重视卓越教师的学术探讨内容,与卓越教师进行教学互动和培养交流,从而为教育专业学生提供更具科学化的卓越教师训练体系的内容。
综上所述,以新时代卓越教师为目标的小学教育人才培养是一项教育工程,要为学生从教技能提升提供专业的理论支持。利用外界教育力量形成合作协同培养的教育模式,突出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特色,不断完善专业课程内容和设置,从而打造出一个具有良好从教技能和水平的青年教师团队,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新时代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韩庆艳.“卓越教师培养”背景下教师教育专业从教技能训练改革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19):138-141.
[2]李新,潘丽丽.卓越教师培养背景下免费师范生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7,17(1):45-48.
[3]张丽娟.卓越教师培养体系下的高师教育实习准备[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1):14-16.
[4]赵卓,宋鹤,刘丽梅,等.“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以吉林师范大学创新型生物人才培养模式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35-37.
编辑 赵瑞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84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