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作为中学阶段的一个重要科目,语文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底蕴。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人文内容对人的影响。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必须加以优化。本文首先提出了生命教育的基本理念,然后分析了它的意义,最后提出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理念的策略。
  关键词:生命教育;初中语文;有效渗透性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36-0056-02
  引    言
  生命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生命的认知能力,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生命的拔节生长与生命共同体的深层次的生命和谐。因此,教师应该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将生命教育的理念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一、生命教育的理念
  顾明远说:“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涵盖生活过程的所有方面,不仅包括生存方法和生活方式,还包括如何应对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1]。教师应对人性和生命的价值进行讲解,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他们学习正确的生命管理方法,在不断努力的过程中实现生命的价值,无论在什么环境中都可以做一个充满活力的人,表现出自己的个性魅力。初中是学生形成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必须开展良好的生命教育,以促进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长,使其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优秀人才。
  二、生命教育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初中语文是人文科学的一个典型学科,包括各个领域的内容,学生可以从中学习丰富的知识,这些知识有助于学生提高整体素质,培养高尚的人格,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但是,初中生社会经验较少,缺乏对许多问题的正确理解,因此,有可能迷失方向。随着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人文素养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其包括语言素质、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人际技能和其他方面。詹艾斌院长说:“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是一种更具学科性质的教育,是关于人的教育,是温暖教育、美丽教育,是一种尊重教育常识的应然教学组织形式!”生命语文课堂更多的是关注文本与学生发展的对接度、契合度,以及作品思维与学生思维的浸入度。因此,将生命教育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2]。
  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将生命教育理念与初中语文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渗透生命教育。在教学中,我们还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生命教育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的方法
  1.深挖教材内容
  为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理念,教师在解读文本、设计教学时,要从生命的角度去思考,去发现,这样语文课堂才有高度、深度,才能促进学生生命成长。例如,《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叙述了史铁生对自己母亲的无限怀念,文章中,最后作者理解了母亲那句“好好活”的含义。在解读文本时,要想渗透生命教育,我们一定要对这句话进行反复的揣摩,告诉学生生命只有一次,在面对困难时,一定要努力克服困难,走出阴影,因为活着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必须活出质量,活得精彩。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为自己制订一份合理的计划,使其朝着既定的目标迈进,使其体会生活的意义。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生命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无痕渗透,可以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对母亲生平的回忆性散文,文中赞扬了一位伟大而又平凡的母亲,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回忆和母亲生平对“我”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挖掘文中母亲的光辉品质对朱德一生的影响,继而让学生发现自己父母身上的闪光点,并学习这些优点来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质,同时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表示感谢。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教学完《邓稼先》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完成单元学习后,探讨邓稼先先生的美好品质,让其精神和品质深入学生的内心,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然后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渗透,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阅读和写作中感悟生命,珍爱生命
  读书是生命中最美的姿态、最好的习惯。阅读经典,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新教材中有名著导读、课外阅读链接。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帮助学生走出“浅阅读”的困境,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增加学生的人文底蕴,拓展学生的视野。例如,《我的老师》这篇课文讲述了海伦·凯勒在身体疾病的摧残下勇敢直面生活并活出自我的故事,这种坚强的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课后教师可推荐学生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其感受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坚毅品质,并在班级召开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介绍自己阅读后的感受。这样的教学才能实现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也只有这样的阅读教学才能使生命教育得到落实,也才能使阅读与生命相统一,使之真正成为生命成长的有机组成部分。
  生活处处是语文。写作与阅读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说语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看、写的学科,那么写作则是语文学习中相对较为复杂的一项工作。“写作从来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更好地安顿自己——好好安顿自己的灵魂。”文如其人,立德树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写作的方法,还要教会学生做人。写作时,教师应要求学生有真情实感,细心观察,反观自己。对于学生而言,只有驾驭自己的感情,才能够驾驭词汇。例如,当春天来临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来写一篇文章,观察一下自己身边的春天,观察万物复苏的景象。然后教师可以结合朱自清的《春》中的片段进行赏析点评,让学生看一看小草是如何凭借自己顽强的生命力,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为春回大地喝彩,然后让学生进行仿写。这样的写作教学,能让学生深刻感悟、体会生命,并发表自己关于生命的真实看法。
  结    语
  总之,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培养人的过程,也是师生生命不断成长的过程。生命教育的理念在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可以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生命意识。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整合教学资源,探索教学方法,渗透生命教育,塑造学生诗意的生命,完成美丽的语文教育。
  [参考文献]
  吴青峰,宋广哲,贾旭明.浅谈生命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管理版),2018,16(09):27-28.
  孙淑艳,温朝然,蒋玉梅.生命课堂理念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中小学教师教学专研版),2018(01):94-95.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学科带头人专项重点课题“语文教学中生命语文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18ZXZD01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邓井英(1970.2—),女,江西奉新人,现任江西省奉新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副主任,中小学高级教师,江西省学科带头人,江西省模范教师,江西省督学,宜春市名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21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