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渗透生命教育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当前,新生命教育已成为我国各地各个学校实施新教育改革的切入点,新生命教育是以人的生命为原点、真正促使人的生命走向完满的教育,是引导学生过上幸福生活为最终目的的教育。对于学生来说,生命教育就是要唤醒学生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的教育,从小培养其热爱一切生命、热爱人生的人生观,建立生命至上、生命平等的科学生命观。因此,开展生命教育需要积极创设适宜的环境,运用恰当和有效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特别是学生的亲情、友情和爱情,让他们在积极的情感当中陶冶人性、健全人格、升华生命。 而在写字教学中,让学生提升对汉字的生命体验也不失为一种生命教育。
  自古以来,“字如其人”一直占据着文人墨客的心灵,这使得我国的瑰宝——书法得以流传不衰。从原始的甲骨文字开始,一个个汉字就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样,悠悠地为我们讲述着中华民族古老而源远流长的文化。如 “人”字,原始的象形文字是像一个躬身在地上的一个人,后来才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演变成现在像直立行走的“人”;另外,汉字结构中也体现出做人的道德之美,如体现礼让规则,“左窄右宽”的字左边偏旁要窄一点,让给右边的字,才能把字写得大方,而这些也正是我们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充分体现与完美结合。
  开学初,笔者中途接手了二年级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不久,在检查学生的假期作业时,逐渐发现学生的书写很差,字迹潦草歪歪扭扭不说,还错字连篇,也听到部分家长反映孩子过了一个暑假后,做作业大不如前,马虎不认真,草草了事,等等,听了实在让人担忧。细细想来,其实这不仅仅只是笔者班的个别情况,在高科技电脑、智能化等现代社会大背景下,书写逐渐被替代,手写字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催生了人们心底的浮躁,也导致在教育教学中只重视识字不重视写字等的不良风气衍生,最终学生的书写也呈现出浮躁和草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发起过这样的建议:“书写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技能,而且是一种将个人风格最完美地带入其中的表达手段,教育心理学和实验教学所取得的进展表明,书法的教学方式可以进一步适应儿童的潜能。”我国的汉字渊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工具,在传播文化的同时,文化则反过来不断地向汉字本身渗透。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特点之一,其中,关注生命就是人文性的一个主要因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忽视人文渗透,忽略语文本身的美感与情感,语言文字则缺乏灵魂,语文字词教学也会变得枯燥乏味。因此,写字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认识汉字之美,会写一手漂亮的好字,更重要的,教师要利用汉字特有的审美文化因素,在教学中巧妙渗透审美教育,引导学生从中领悟做人的道理,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与语文综合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因病逝世未及答辩的博士论文《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中有这么一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源泉中汲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 人作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存在于世界之上,其积极的生命活动构成了人的生活,生命情感是个体对自我生命的认同、肯定、接纳和珍爱,对生命意义的自觉、愉悦和沉浸,以及对其生命以及整个世界的同情、关怀与钟爱。积极的生命情感会使人振奋、达观和向上,从而成为人生的动力和光明之源。具有丰富精神的人,必定是拥有积极人生态度的人。
  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一个习惯养成和品行修养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各种意识都处于刚刚形成的阶段,同时这时期的学生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致正浓,因此,作为教师,就应该善于抓住这个育人的“关键期”,教学中除了教授基本的识字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技能以外,还应该着力于向他们渗透人文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语文能力、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帮助他们从中领悟做人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于是,笔者心里一直寻思着该如何优化学生的书写意识呢?作为教师又该如何保持学生的这份童心和向上的学习心呢?于是,笔得在所教小学二年级班级里开展了一次“端端正正写‘人’,堂堂正正做人”的主题班会,目的就是让学生从“人”字的汉字起源、书写规范等明白写字的美观及尊重生命、学会做人的道理。
  上课前,笔者做了相关教学准备,如,搜集近两天学生有代表性的作业本:字弯弯斜斜不正的,错字连篇并且不注意改正的,及书写工整的优秀作业本,分别2-3本等等,以及相关教具如黑板、投影仪、毛笔等。
  课堂仪式进行完后,笔者没有说一句话,直接转身在黑板一侧写下了几个东歪西倒的“人”的字,最后一个写了一个端端正正的“人”字,学生不知道笔者卖的什么药,一个个端端正正地安静地看着笔者做这一切,对笔者写的字很好奇,但并未觉得不妥,也没有人指出不足。写完后,笔者转身,面对着学生一个个疑惑的眼神,说:“同学们,你们都知道老师写的是一个什么字?”一阵响亮的声音充满着教室:“人!”笔者接着又问:“那有谁能猜出老师为什么要写这几个人字?你们观察到了什么吗?”通过笔者的一番引言,学生开始歪斜着脑袋猜测着,渐渐地,有几个小手举起来。“老师写的前面几个人字东倒西歪不好看”“最后一个人字很直很漂亮”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言地起来说出自己的想法……笔者顺势让学生上台来摆各种“人”字的造型,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体验中渐渐感受到汉字的魅力。
  接着,笔者出示了一个象形文字的“人”图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这个“人”像什么?他在做什么?(“人”像一个躬身在地上的一个人)他为什么不是站立的呢?笔者顺势问起学生是否有看过人类起源的历史故事。阅读广的学生说出了“女娲补天”“钻木取火”等故事。笔者开始给学生讲起人类的起源,讲述人开始就像猩猩一样是四肢着地爬行的,后来渐渐地进化向直立行走,并有了社会有了文明等历史知识,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到了书寫环节,如何把“人”写得端正呢?学生睁大眼睛,仔细地观察着田字格里的站位,大致说出了基本书写规范,笔者最后补充:历史给了直立做人的尊严,我们要做人要直立。“人”就像我们挺直着腰杆稳稳当当走路的样子,所以写“人”要做到上身挺直,起笔在竖中线,迈步要雄赳赳,撇“丿”和捺先缓慢行进,最后果断出锋,一气呵成。看着学生挺直着腰,端正地坐好,很认真地在田字格中临摹和一笔一画写字的样子,笔者仿佛看到了一个个生命在笔下跳跃着,闪烁着。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用大脑、用双手、用嘴巴、用眼睛来思考,在本节课中,笔者通过学生的观察、交流以及肢体语言等,并以笔者的生命体验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使学生个体的生命体验融入到书写的课堂中,通过积极参与讨论、思考、体验,使得新生命教育的理念真正内化到他们的思想观念中去。当教师摆脱了传教者的角色时,才会创造性地引发学生的潜能多向发展;当学生以生命体验的形式融入课堂和书写,才会赢得对汉字的深度理解和感悟。
  总之,新生命教育就是理应展现出人的生命活力,挖掘出生命的潜力,提炼出生命的精华,理应使人的生活充满阳光和色彩,快乐又充满内涵。而语文学科中蕴含生命教育的内容广泛、方式多样,则生命教育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灵活处理教材,善于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更多地感受语言文字是美妙的,思想是美丽的,生命是美好的、充满价值的,书写汉字是一种美好的体验,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汉字才绽放出生命的活力和风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44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