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近郊型河道景观的构建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前中国近郊型河流生态修复的研究内容聚焦于河流岸线形态、河流堤岸与坡面结构、缓冲带景观植物配置等具体的修复方法层面,综合性的景观设计参考案例较少。本文探究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与河流的相互关系,梳理河道及景观的相关理论,归纳总结城市近郊型河道景观设计的原则及构建策略,以期为我国近郊型河流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近郊型河道;景观修复
1 城市近郊型河道及河道景观
城市河流是城市建设的关键,它们在排洪和防洪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城市安全稳定发展的基础。城市近郊型河道位于城市与乡村之间,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重视近郊型河道景观的建设,不仅能够改善城市面貌,减少洪水灾害,还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提升河道周边的景观、文化及经济效益。但是,此前有很多河道景观都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原因是设计观念及方法错误。因此,有必要认真地探讨分析城市近郊型河道景观设计的一般性规律。
2 城市近郊型河道景观设计原则
通过对多种学科理论的总结,本文提出了在设计城市近郊型河道景观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希望能够为更好地建设城市近郊型河道景观提供一些帮助。
2.1 安全原则
城市近郊型河道景观设计需要遵循的首要设计原则就是安全原则,安全性主要分为防洪安全及游人的参与安全两个方面。在设计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保证河道的防洪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河道的防洪作用,为城市提供安全保障;此外,应合理规划河道内及河道周围的交通,保障游人的生命安全。安全原则是城市近郊型河道景观设计应遵循的首要原则。
2.2 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原则
在设计近郊型河道景观时,不单单要考虑自然元素,每个城市都有其特色历史文化及人文特征,人文需求及文化底蕴也要在考虑的范围内。河道景观是具有自身特征的开阔性空间形态,也是为城市及郊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功能的场所,应遵循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原则,将二者充分融合,并考量各年龄、阶层的人的功能需求,更好地体现景观的服务功能。
2.3 生态连续性原则
近郊型河道景观的构建需要符合生态学原理。过去对河道的整治,由于没有考虑生态方面,所以出现了河道两边植物死亡及河道内生境被破坏等许多问题。因此,在构建城市近郊型河道景观时,需要遵循生态连续性原则,不能只单单看到此时此刻的问题,更应该联想到长时间内河道景观的演变问题,依据河道的不同问题和需求,因地制宜,建造符合生态学理念的河道景观,促进河道内植物生长,净化河道水质,为河道内的水生动物及植物营造适宜的生态环境。
2.4 功能延续性原则
随着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城市近郊型河道位于城市的近郊区,属于城乡之间的过渡地区,其本身也承担着缓解城市压力的职能。若要为城市的旅游资源引流,就要求近郊型河景观必须具有一定的城市功能。近郊型河道的设计应遵循功能延续性原则,自城市边沿地区展开,向郊区过渡,功能由多向少递减,形成城市及景观的过渡带。
2.5 景观美学原则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景观的要求越来越高,遵循景观美学原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景观的整体效果,不同植物的色相搭配以及季节搭配,能够在一年四季丰富人的视觉感官,丰富的颜色也能够放松人的心情,舒缓日常工作生活给人们带来的压力。另外,符合美学原则的景观空间可以给人带来无限的景观遐想,给人以美的享受。
3 城市近郊型河道景观的构建策略
城市近郊型河道景观有3个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如何面对洪水的冲击;二是泽涝毁坏物种时,如何通过景观促进下渗,增强适应力;三是枯水期如何减少水土流失,增加自然修复力。城市近郊型河道景观设计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文探讨了一些模式性的处理方法,针对这3个主要问题提出了4种策略:洪涝适应性策略、自然修复策略、生态净化策略及效益提升策略。
3.1 洪涝适应性策略
在洪水来临时,最好的抵御不是与其对抗,而是适应,对其抵御、积蓄、消解甚至对吸收。根据国内外相关河道景观设计的案例研究,本文将洪涝适应性策略分为3种模式,即计划性淹没模式、洪水利用模式、风险均摊模式,并针对不同模式设计不同的策略。
(1)计划性淹没模式,是指在河道总体规划设计时,有意识地将一部分空间规划为可淹没空间,这样在面临洪涝灾害时,能够增加行洪的空间,增大流量,从而促进行洪,减小洪水灾害。其以生态浮岛、湿地、分段式驳岸以及亲水平台为4种主要元素来构建。大型河道选择“生态浮岛+湿地+分段式驳岸+亲水平台”的方式,中型河道采用“湿地+分段式驳岸+亲水平台”的方式,小型河道则通过“分段式驳岸+亲水平台+堤顶路”的方式,达到防洪的目的。
(2)洪水利用模式是指将洪涝中的洪水视为河道内景观的一部分。在洪水利用模式下,弹性景观并未将洪涝完全视为一种需要对抗的角色,而是接受一定的洪水,将洪涝包容进空间环境,将洪水作为景观用水参与到河道景观的设计中。常常采用“下凹式綠地+雨水花园”的策略,构建与洪涝结合更加紧密的景观。
(3)风险分摊模式是指通过人工设计的渠道或景观,将洪水分散到多个区域,将巨大的洪水压力分散成无数个小块的压力。这样不仅能够在短时间内减小洪水的灾害,也有利于后期对洪水的治理及下渗。
3.2 自然修复策略
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特定的气候,夏冬两个季节的降雨量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必须单独考虑河道内两个季节的水流量。不同的水量造成景观空间的大小变化,洪水期时水面大,景观效果好,枯水期时,裸露的水泥堤坝及河床不仅景观效果差,也不利于场地内景观的自我修复。河道景观的自然修复主要采用“植物修复+人工湿地+生态植草沟”的策略,利用一些抗洪水冲击植物本身的特性,以及人工湿地和生态植草沟的组合功能,使河道内的生境在洪水过后能够快速恢复。 3.3 生态净化策略
通过构建“下凹绿地+植草沟+分段式驳岸+人工湿地”的策略,对河道内进行生态净化。首先,下凹绿地及植草沟通过植物的过滤和渗透功能,首次削减径流污染效果;随后,分段式生态驳岸中的乡土植物会重复过滤过程;最终,人工湿地内的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对其进行最后的过滤,然后流向河流。这就能够通过河道景观自身的功能,完成对洪水的生态净化。
3.4 效益提升策略
近郊型河道景观的效益提升主要分为3个方面:景观效益、经济效益及文化效益。
(1)景觀效益提升策略主要由维稳策略、净化策略以及提升策略3个主要部分组成。利用“生态锚桩+重塑河岸线+分段式驳岸”的组合,起维稳的作用;采用“生态植草沟+下凹式绿地”的策略,促进雨水下渗;通过“生态植草沟+分段式驳岸+植物修复”的方法,解决洪水过后水质变差、生境破坏的问题。
(2)经济效益方面,可采用“农家乐+户外运动营+小商业街”的组合,促进消费,提升当地直接经济效益。如设立生态保育区,通过增加空气含氧量、完善动植物生态系统、防止水土流失等提升间接经济效益。
(3)文化效益提升主要以文化科普、民俗体验与文化继承为宗旨,突出使用科普展示系统,以“科普牌+观光塔+实景体验+民俗表演舞台”的策略系统地布局,让游客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了解自己生活的城市,感受现代公共空间的精致,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提升景观的文化效益。
4 结语
目前,中国在城市近郊型河道发展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许多城市在河道建设中并未重视近郊型河道景观的构建。大部分河道建设并没有将近郊型河道与城市河道及郊野河道区分开来。近郊型河道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对城市的发展及分散节假日的旅游压力都有不容忽视的作用。重视城市近郊型河道景观的建设,应用弹性理念,通过建设弹性的河道景观,不仅能够提升河道自身的抵御能力及自我恢复能力,形成可持续的河道景观,还能在此基础上保护城市的安全,促进城市多元化发展。本文总结了城市近郊型河道景观的设计原则及设计策略,希望能够为今后的城市近郊型河道景观的建设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束晨阳.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模式探析[J].中国园林,1999(01):6-9.
[2] 何其畅.防洪减灾功能下的北方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3] 邹玉庭.太康兰河景观安全性与亲水性设计思考[J].现代园艺,2019(12):115-116.
[4] 宋庆华,巩道先,陈战军.河道景观多维设计方法研究[J].中国水利,2017(07):59+54.
作者简介:张盼(1995—),女,山西临汾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方向:城乡环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23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