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三地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同度差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创新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创新力量的增强。基于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同机理,分析京津冀三地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同度产生差异的原因,以期提高京津冀三地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同度,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关键词:京津冀;创新;高质量发展;耦合;协同
基金项目:2019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京津冀都市圈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同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2019030201003)
一、創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同机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当前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产业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而且资本积累速度下降、人口红利消失,我国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正由投资驱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过去的研究与事实看,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否认,创新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国内学者周路指出,创新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而且经济增长质量与创新能力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韩江波指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过程可被看成是高级要素密集型产业创新驱动初级要素密集型产业发展的过程,其实质主要体现为高级要素密集型产业创新向初级要素密集型产业转移与扩散,进而促进初级要素密集型产业要素配置优化的过程。
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绝不是孤立的关系,也不是创新绝对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二者之间是一种耦合协同关系。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联系产生协同放大效应,各子系统间整体协同效应大于单个子系统的作用。
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之后,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能力增强,市场需求总量增多,也会出现个性化、多样化,推动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同时,经济高质量发展之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优化,创新环境优化,能够聚集更多的创新资源与创新人才,创新能力自然而然得到提升。所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又会反作用于经济发展。
二、京津冀三地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同度现状
为研究京津冀三地的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同度,我们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等方面构建了京津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质量等维度构建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2013年至2018年京津冀三地的创新综合评价指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数,进而定量计算了京津冀三地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和耦合协同度。
测算结果表明,京津冀三地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及耦合协同度均存在差异。2013-2018年京津冀三地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两大系统的耦合协同度呈波动起伏变化,但总体上以稳定上升为主,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性逐年上升。河北和天津两地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同度上升的幅度高于北京地区。北京属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滞后型,创新情况较好,创新系统由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天津在绝对量指标方面属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滞后型,在相对指标方面属于创新发展滞后型;河北属于创新滞后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优于创新系统。总体而言,北京地区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同度高,处于高度协调耦合,天津次之,中度向高度协调耦合变化阶段,河北的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同度较低,处于低度协调耦合阶段。
三、京津冀三地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同度差异分析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第三产业发展与耦合协同度有很强的正相关性,GDP单位能耗与耦合协同度有较强的负相关性。在京津冀创新系统方面,R&D人员、论文及专利、创新成果转化等对耦合协同度影响比较大。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北京是最强的,经过多年的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已经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形式。2018年,北京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119亿元,下降了2.3%;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5645亿元,增长4.2%;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实现24554亿元,增长7.3%,三次产业构实现0.4︰18.6︰81。第三产业已经是北京经济发展的支柱,以服务经济为主导,金融、信息、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有力地推动着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提效降耗上,北京地区2018年的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是0.254吨标准煤/万元,按照可比价格核算,比2017年降低了3.8%;2018年的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是12.9立方米/万元,按照可比价格核算,比2017年下降了7.1%。天津地区,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为173亿元,增长0.1%;第二产业的增加值为7610亿元,增长1.0%;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实现11027亿元,增长5.9%,三次产业结构实现0.9:40.5:58.6。自2016年,天津的第三产业比重已经超过了第二产业,但是在金融、文化、科技等行业一直在与北京竞争,一直受制于北京,所以与北京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还存在差距。河北地区,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为3338亿元,增长了3.0%;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实现16040亿元,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16632亿元,增长9.8%,三次产业结构实现9.3:44.5:46.2,而且2018年是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比重的年份。与北京、天津两地相比,河北的第三产业占比还有很大差距,第三产业发展需要增速。
在创新能力方面,2013-2018年京津冀三地的R&D人员总数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北京是京津冀三地R&D人员数最多的,基本上是天津和河北两地的两倍,R&D经费投入强度也是最高的。北京的R&D人员占地区总人口比重最高,但近几年的增长趋势不如天津和河北,天津的R&D人员占地区总人口比重增长最快,河北的R&D人员占地区总人口比重、R&D经费投入强度都比较低,而且和北京、天津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专利及论文数量可以反映某地区的技术发明能力和技术水平,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应用研究水平的指标,也反映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在专利及论文方面,北京地区的专利及论文数量是最高的,而且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北京的创新成果转化能力也是最高的,大约是我国平均水平的20倍,河北的创新成果转化能力是三地中最低的。所以,无论是创新资源的数量还是质量上,北京在京津冀三地中都处于绝对优势,发挥着核心作用,但是并没有对周边的天津、河北产生辐射作用,相反,却一直产生虹吸效应。北京的创新投入、创新成果都相对较多,甚至有些超出经济发展的需要,造成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协调。
近几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进与实施,这种局面得到一些改善,京津冀三地共建平台、园区、基地,努力实现大型仪器设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资源的共享、创新人才的流动。北京既是首都又是直辖市,不论是创新能力还是经济发展都具有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优势,经过多年的沉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又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天津次之,本身城市的发展基础较强加之直辖市政策支持,天津的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取得一定成效。河北的地域面积比较广,公共服务、基础设置相对落后,内部就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现象,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北京应在维持自身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发展的同时,辐射周边,进一步做出表率,出台更有利于区域协同发展的政策并高效落实,提升天津地区,尤其是相对比较落后的河北地区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环境,实现区域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辜胜阻,吴华君,吴沁沁等.创新驱动与核心技术突破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J].中国软科学,2018(10)
[2]韩江波.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素配置机理与战略选择[J].当代经济管理,2019(08)
[3]彭迪云,刘畅,周依仿.区域经济增长与创新能力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6(07)
[4]华坚,胡金昕.中国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关系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08)
[5]张贵,吕荣杰,金浩等.河北省经济发展报告(2017)-率先突破与京津冀协同发展[M].2017(12)
作者简介:
李莉,女,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职业教育;
姜阀,男,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管理学、职业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76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