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湿地主要是处于陆地和水之间的产物,同时也是构成地表层的重要环节,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复合性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对生态环境起到了良好的调节性作用。随着现阶段我国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分析和调查程度不断深入,人们开始频繁开发和运用湿地,并且对湿地进行了良好的保护。本文重点针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可以提高人工湿地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X7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9)12-00-02
  Abstract:Wetland is mainly a product between land and water,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urface layer.Wetland ecosystems have certain complex characteristics,which play a good role in regulat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o a large extent.With the rising level of analysis and investigation of wetland ecosystems in China in the new stage,people have begun to develop and use wetlands frequently,and have well protected wetlands.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the constructed wetl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hoping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ed wetland.
  Key words:Constructed wetland;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Application
  1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去污机理
  1.1 去除有机污染物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術对去除水体当中的有机污染物效果比较良好,在有机污染物的处理过程当中,其中主要涉及到了可溶性、不溶性以及颗粒性等有机性物质,凭借植物的有效吸附效果,运用同化或者异化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有效达到了污水治理和有机物的去除目标。在此过程当中植物的根系会释放出和微生物吸收较快的污染物,通过硝化、反硝化以及植物根系的吸附性作用,可以对水体当中的有机物进行有效处理,不溶剂有机会在经过长时间的沉淀以及过滤处理之后,可以被湿地当中的微生物所使用,在水体当中的一些异养性藻类物质可以将大部分有机体成功转化为微生物体,二氧化碳以及水资源同时通过替换植被的方法,可有效去除湿地系统当中的有机体物质。
  1.2 去除氮、磷元素
  通过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可以去除土污水当中的氮元素,氮元素主要是以有机或者是无机物的形式存在于污水当中,通过相关研究人员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在污水系统当中通过过滤沉淀以及吸收的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废水当中多余的氮元素,机制介质可以通过交换吸收以及过滤的作用,有效去除废水当中多余的元素,保证了整个污水处理的工作质量[1]。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可以去除污水当中的磷元素,人工湿地基质能充分发挥出自身所具有的良好吸附作用,同时在植物内部的生长过程当中吸收多余的磷元素。在设计工作当中必须要对回填料的性质进行确定,尽可能选择吸附能力较强、性价比较高的回填料,依照相关研究分析可以看出,人工湿地可有效去除污水当中的大部分磷元素,去除率达到了90%以上。
  1.3 去除重金属
  通过物理法和化学法可有效去除污水当中的一些重金属物质,通过沉淀、过滤、吸附以及大规模的富集微生物、植物,可以将污水当中大量的重金属物质进行吸附和处理,其中在大量富集微生物植物当中,尽管人工湿地可以有效去除内部的重金属物质,但是本身功能却经常被忽略,在实际的吸附处理工作中,需要进行有效完善,才能保证整个重金属的处理和吸附效果[2]。
  2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优势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相比于传统的二级生化处理技术来讲,整个污水处理优势上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建设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所需要投入的经济成本相对较低,后续的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也相对简单,整个污水处理工作需要承担的建设及运营成本要高于传统的污水处理厂,但是如果进行大面积推广和使用,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也相对较高;其次,在传统的污水处理工作当中只能表现出单一性作用,不能充分展现出动态污水处理功能,但是实际系统凭借本身所具有的天然优势,相比于自然湿地来讲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仍然比较明显,大面积建设人工湿地不但可以有效扩大周围绿地的实际范围,同时还可以为城市建立起良好的生态发展观,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污水净化的综合效益,对实现整个城市绿色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保障意义。
  3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实际应用
  3.1 在景区中应用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且物产丰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在景区中的应用效果比较良好、天然性效果比较明显。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在湿地处理系统当中的使用时间相对较短,在早期的应用和研究过程当中,对人工湿地以及天然土地系统的使用程度相对不足,该项技术最早被运用在芦苇湿地项目建设当中,在后续的发展过程当中相继也建立起了大面积的人工湿地,这些人工湿地主要是针对人们生活当中的污水处理以及工业废水的有效处置,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明显。在20世纪末期我国城市活水公园当中,采用了新型的湿地污水处理方式,通过各种鲜花绿叶对湿地环境进行有效装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整个城市的生态效益以及环境效益,同时对水体的美观性和环境的恢复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3.2 在气候调节中的运用
  人工湿地系统的建设通常情况下是运用各种不同的构成模式,将水体有效的转化成為水蒸气,大大提高了整个周围空气的湿润程度,凭借降雨可以实现对周围环境气候的有效调节。经过分析研究可以看出,在整个湿地的蒸发量方面相当于2~3倍的水面蒸发量,并且通过人工湿地对水生物以及人工种植物的自然培养,有效提高了整个人工湿地环境的热容量,这也是人工湿地形成大蒸发量的重要性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工湿地的气候调节能力。人工湿地环境不但可以对周围区域的温度进行有效调节,同时还可以对环境当中空气的湿润程度来进行有效控制,对热岛效应以及空气质量等方面都能形成良好的缓解作用,湿地当中凭借着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以对大气当中的二氧化碳进行频繁交换,实现了二氧化碳和水资源之间的动态平衡,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整个湿地的综合性能,有效实现了对环境当中污水处理的效果,有利于健康环境和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3]。
  3.3 水资源净化工作中的运用
  在我国很多地区当中水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现象,主要是因为污水当中会存在大量的氮元素和磷元素,通过实地勘察和分析可以看出,传统的水体富营养化处理方式在整个氮、磷元素的处理效果上并不理想,会直接造成后续的营养物质缓慢富集的问题,对整个水体的质量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简单的脱氮除磷工作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需要投入到大量的经济成本,同时所产生的污泥会引发周围水体环境的二次污染,但是通过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有效运用,可以实现对水体当中各种物质的高效化吸收,并且可以有效转化成为植物生长过程当中的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会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出充分的养分。在一些类似项目的开展过程当中,人工湿地对水体营养化污染问题的处理效果比较明显,通过检测所得到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氮磷元素的去除程度上可以达到90%以上,经过处理之后的水体资源可以供给周围居民使用。
  3.4 污水分类处理中的运用
  在传统的湿地净化处理工作当中,主要是针对排泄物的冲洗水、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洗涤水以及种养殖水等进行处理。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当中,我国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总量不断上涨,在各种污水处理工作当中存在不同的污染物以及排水量,各种元素在构成含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通过大量的基底水生植物等资源混合成为不同类型的污水,污水的不同处理方式可以对居民生活污水以及城市工业生产污水进行分类处理,向污水处理系统当中直接投入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以及好氧型和厌氧型生物,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污水分类处理的效果。污水分类处理可以依照周围居民的具体生活状况以及工业化发展程度来进行设定,除去收集和传送所造成的成本,在庭院当中的小型人工湿地还可以展现出美观化的效果,实现了环境美化和污水治理的双重效果[4]。
  4 结束语
  由于我国在地理位置上相对比较特殊,国土面积广阔且深处内陆,水体资源相对比较匮乏。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断提升,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却没有得到明显提高,进而致使水资源受到了污染,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我国水资源保护工作力度,必须要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以防止对自然环境造成更加严重的危害。
  参考文献
  [1]霍然.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在北方地区的应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37(03):157-159.
  [2]罗婧,刘宏,裴雪,张舒惠,周艳欣.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在炭厂村的发展应用[J].湖北农机化,2019(02):17-18.
  [3]钟桂超,丁逸宁,邓德珩.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在农村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决策探索(中),2018(08):83-84.
  [4]谭剑钊.探讨人工湿地技术对城市污水处理的应用及管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11):294-295.
  收稿日期:2019-10-11
  作者简介:宋振洋(1987-),男,汉族,本科学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市政工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002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