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林业病虫害防治存在问题及生态防治技术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我国在林业建设工作方面越来越重视,北方林业工程建设中取得了突出成就,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但是林业建设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问题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大难题。基于此,本文尝试分析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生态防治技术,旨在全面提升林业建设工作水平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
  近年来,北方林业建设工作成就突出,森林覆盖率得到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是以病虫害防治为核心的一系列问题也在困扰我们,低效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给我们的营林工作造成很大损失,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得不到保障。基于此,当前的林业建设工作中,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探索林业病虫害防治面临的困境和生态防治技术应用路径。
  一、北方林业病虫害防治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林业病虫害监控不足。林业建设过程中,病虫害发生的范围一般比较广,蔓延速度也很快,造成林业建设损失。因此病虫害监控机制建立也十分必要,但是目前我国的林业建设实践中,病虫害监控工作质量低下,依然以事后管理模式为主,防控意识不足。此外,基层林业部门在经费支持和设备建设上有所不足,也是导致监测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
  2.林业病虫害的防治难度不断增加。林业建设工程规模不断扩展,随着营林面积增加,我们的防治工作量也在增加,病虫害防治规模扩大的同时,新增种类要求我们在技术、资金层面上做好准备工作,导致林业病虫害防治难度直线上升。
  3.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手段单一。目前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发展相对滞后,很多高科技方法还没有得到实践应用,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沿用范围比较广,造成病虫害防治工作手段单一。农药喷洒为主的病虫害防治方式造成环境污染之外,使病虫害抗药性增强,对防治工作开展不利。
  二、北方林業病虫害的生态防治技术
  1.天敌昆虫防治技术。天敌昆虫防治技术和传统的农药防治方式比较起来更具环保价值。在林业建设工作中,我们要重点对天敌昆虫实施保护和人工繁殖,保持均衡态势,优化防治效果。天敌昆虫防治技术应用过程中,禁止或者最大限度减少化学农药应用,否则对天敌昆虫的生存造成威胁,导致害虫和天敌昆虫的均衡状态遭到破坏。同时,营林造林过程中,以混交林种植为主,利于给天敌昆虫提供良好生存环境,保证其和害虫在数量上的均衡性。
  2.不育性防治技术。不育性防治技术能够有效抑制害虫的大规模繁殖,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破坏病虫害生殖腺的生理功能,或者破坏林业病虫害的遗传基因,有效降低它们的繁殖能力。同时,释放丧失生殖能力的害虫和森林中正常的害虫种群交配,减少害虫繁殖数量。不育性防治技术在目前的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应用效果显著,利于病虫害的可持续性防治目标达成,但是设备和技术支持需求比较大。
  3.微生物防治技术。真菌、细菌以及病毒作为微生物防治技术中主要的微生物应用类型,真菌使用范围最广,一般常用的真菌有绿僵菌、白僵菌、赤座霉等;细菌常用的类型包括芽抱杆菌、无芽抱杆菌、球杆菌等,在病毒种类选择上则要有意识避开可以感染人类和高级动物群体的病毒类型,但同时要具备破坏害虫种群的能力。
  4.激素防治技术。激素防治技术主要针对性激素开展防治工作,以人为手段帮助释放性外激素干扰害虫交配行为,大大降低害虫繁殖速度;也可以利用性外激素诱杀害虫,简单来说就是使用诱捕器诱杀或者针对单一的雄性或雌性害虫展开诱杀,也可以减少害虫繁殖数量,也有生态防治效果。
  三、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完善路径
  1.加快技术创新。林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技术创新能够有效减少病虫害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不同种类的病虫害会给林业建设带来不同危害,因此我们在目前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研究中,应该加大新技术研究投入,基层林业部门加强新技术指导和推广,做好前期的林业保护工作。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针对区域性病虫害问题,有针对性的展开防范,以具体的害虫类型为基础确定防治方案和技术应用。提升育苗工作质量,保证幼苗培养效果,提前做好病虫害防治措施,减少苗木受损害的程度。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积极创新技术手段,以生物防治技术研究和应用为主,保证病虫害防治效果的同时,避免造成环境污染,保护综合生态效益。比如上文提到的天敌昆虫培育和不育性防治技术应用等手段,都可以帮助降低虫害发生率,促进林业生态环境平衡,提升林业生产效率。
  2.政府应重视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需要得到政府重视,地区政府结合区域性林业病虫害工作需求,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撑,关注基层林业病虫害生态防治技术推广问题,立足区域生态环境特点,引导主管部门构建完善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体系,避免或者减少大规模病虫害爆发。
  3.人员定期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基层的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者自身的技术素质和职业能力关系着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效果,只有基层工作者其实掌握有效的防治知识和技术应用措施,才能够树立预防意识,在病虫害发生之后及时控制灾情,较少损失。因此人员需要强化培训,使其掌握足够的营林技术和知识理论,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能够准确判断病虫害类型,对症下药,缩小虫害影响范围,实现灾害控制目标。目前我国基层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者的专业能力还不达标,难以实现理想工作目标,尤其是针对一些偏远地区和乡镇地区,病虫害防治工作者素质能力问题是影响林业病虫害工作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由此可见,培训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得到重视和强化,以保证人员的专业素质,促进林业病虫灾害防治工作质量提高。
  四、结语
  由于我国北方地区森立面积辽阔,病虫害种类多样性特征显著,因此目前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在营林建设中属于重难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背景下,病虫害防治工作取得突破,但是依然面临很大困境。基于此,被研究尝试立足比方林业病虫害防治问题做出生态防治技术探讨,旨在全面提升林业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徐振耀.浅谈我国森林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原因与防治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8(10):174-175,178-180.
  [2]夏雨霞.北方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重要意义和防治方法[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9,15(11):325-326,328-330.
  [3]刘喜明,孙旭梅.北方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4,21(09):119-120,124-125.
  [4]何树月.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2013,21(07):185-186,188-19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281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