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跨河桥梁临时支架设计施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桥梁建设也取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跨江、跨河桥梁的建设项目也迅速增多,文章结合实例就跨河桥梁临时支架设计施工展开分析。
  关键词:跨河桥梁;临时支架;设计施工
  1  工程概况
  国际路跨外秦淮河建设工程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境内,横跨南京市外秦淮河。跨径组成为(25.5+60+25.5)m;主梁采用變截面钢箱梁结构,梁高1.6m~2.5m;桥梁两端为0#、3#桥台,主墩1#、2#墩位于水中,采用花瓶墩、分离式承台;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
  2  支撑体系结构形式方案确定
  由于0#墩至1#墩钢箱梁安装已完成,1#墩端横梁已经架设,故近1#墩跨中支撑架中心无法设置在环口位置,需向跨中偏移一段距离,然后从支撑架搭设外挑平台至环口位置施工。北岸支撑架仍利用墩台支架进行施工,河中两道环口位置需新增两排水中管桩支架。支撑架采用单根钢管柱逐一施工,现场采用一台80t浮吊进行吊装,中跨共72根钢管桩采用80t浮吊及配打桩锤进行打桩。在钢管桩上贴棱角反光片,在岸上通过全站仪测量,控制钢管桩的位置及垂直度。支架结构形式采用426mm[×]10mm的钢管柱,上部分配梁采用双拼工字钢I50a钢平台,连接斜缀条采用[20a槽钢。超出水面部分的钢管柱用[20a槽钢相焊接。支撑架制作完成后,在工字钢上布置牙板(牙板钢板板厚不小于16mm)。河中采用[Φ]426×10mm钢管桩,单根长约17m,单位重量102.6kg,总重1.74t;打桩锤采用DZ60,总重约5t,起吊设备起吊钢管对接固定后起吊振动锤进行插打施工,故钢管桩插打过程中最大吊重为7t,工作半径约16.5m。80t浮吊主臂长度考虑33m,工作半径16.5m时,起吊高度约30m,吊杆角度60°。该状态下吊重为80t>7t,满足施工要求。
  3  承载验算及加载预压
  3.1  支摻结构承载验算
  根据计算的结果选用公称抗拉强度1570MPa,直径为16mm纤维芯钢丝绳,其破断拉力为133kN>111.2kN,符合要求。吊装构件时,钢丝绳承受的拉力为1.52t,现场采用弓型卸扣,卸扣型号选取为1,额定荷载8.5t>1.52t,满足要求。
  3.2  加载预压
  桥梁支撑体系完成后,为消除体系塑性变形和地基沉降、观察量测受荷弹性变形数据及实践预检体系承载能力情况,须进行预压加载试验,预压荷载通常为1.2倍浇筑钢筋砼重量,预压加载过程按照设计荷载分级稳步进行,满载预压持续时间掌握在120h为宜,所得各项数据指标均须满足设计及规范相应要求。支撑体系产生的受载弹性变形(处于容许范围内)通过钢管支架的可调式撑托进行调节,根据试验数据及现场情况设预拱度,使支架体系施工受载变形引起的底模设计高程变化在预拱度范围内进行消除。
  4  水中临时支撑架施工
  水中临时支撑架施工顺序为:墩台位置临时支撑架钢管桩→纵横向分配梁→ 验收合格→河中临时支撑架钢管桩→纵横向分配梁→验收。
  5  施工注意事项
  5.1  测量放样
  支架搭设前测量人员用全站仪放出0#块在承台上的竖向投影线,并用弹线或画线;然后根据投影中线及支架布设方案定出支架布设线,同样用油漆等做出标志。
  5.2  支架支垫安设
  钢管支架采用钢板垫块,此垫块在承台施工时已做预埋,不足部分采用膨胀螺栓固定。支垫必须放置平整、不得悬空,可用高强砂浆或其它可靠方式进行找平。
  5.3  杆件验收
  每批支架材料进场时,各相关部门人员要根据支架方案对杆件、支架平台及模板的材质等各项参数进行验收,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必须清除施工现场,尤其是钢管和工字钢。
  5.4  分级加载预压
  压重顺序应按照混凝土的浇筑顺序进行,先浇筑混凝土的部位先压重,后浇筑混凝土的部位后压重,根据箱梁截面的变化特点及混凝土浇筑顺序,压重的顺序应为:①先压靠近墩身处,再依次向远离墩身的位置加载。②全部重量达到50% 时对支架、底模、支架等处的观测点进行标高和平面位置坐标测量,并详细作好记录。每2个小时观测一次,相邻两次观测沉降量差值不超过2mm,进行下一级加载。③继续按上一步的步骤进行压重,待压至总重量的100% 时继续对观测点进行测量并详细作好记录。每2个小时观测一次,相邻两次观测沉降量差值不超过 2mm,进行下一级加载。④压重至总重量的 120% 时停止压重并持续48小时。在这期间对支架、底模等处的观测点进行连续观测(共观测8次,分别在预压后 1h、2h、4h、8h、16h、24h、36h、48h进行),作好详细记录,沉降稳定后,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进行卸载。
  5.5  沉降观测点的布置
  压重前先在底模和下部支架顶端及支架基础上布设观测点,测量位置设在临时支座处、0# 块的悬臂端处,每点位横向均设3点。压重前,测量观测点的原始标高,并作详细记录。同时对主要受力焊缝的变形情况、受弯构件的挠度(挠度值小于L/400)进行观测。
  5.6  卸载
  卸载从悬臂端向桥墩中心对称分级卸载,并对支架进行测量,作好记录。砂袋应放至边跨桥下不妨碍施工的地方临时存放,待边跨直线段预压完后,剩余所有砂子全部运回搅拌站,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5.7  数据处理
  通过各级荷载下支架的变形值,消除非弹性变形,观测出弹性变形,绘制出沉降观测曲线和弹性变形曲线,从而确定立模标高。
  6  结束语
  总之,实践证明,在墩柱高度 15m以内,且有承台或其他具有足够承载力的地基上,采用钢管柱落地支架施工箱梁0号块是最安全、最经济和快捷的施工方案之一。同时现浇连续梁施工支撑系统要根据工程实际选择适宜形式,跨河施工支架宜按照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经济合理的原则灵活掌握,要充分考虑水位变动、水流冲击对支撑承载力的影响,特别要注意水流对于支撑侧向稳定性的影响,应在可能情况下尽量采取加强侧向稳定性的技术措施,使侧向稳定性保持一定受荷裕度。为防止不确定发生的水中漂浮物对支架的撞击,应设置与支撑体系分开的临时防护结构。同时,对于确定的支撑方案必须进行严格的承载验算及查验复核以确保桥梁施工安全质量的万无一失。
  参考文献:
  [1] 郭智博.跨河连续梁施工工艺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9)
  [2] 刘才亮.跨海桥梁钢管桩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19(3)
  [3] 于磊.城市跨河桥梁大吨位宽幅钢箱梁双点同步顶推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18(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45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