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机械化收获损失原因及合理化作业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玉米收获机是现代化玉米生产的重要机械,能实现高效率的收获作业,显著降低农民劳动强度。但机械化作业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一定的粮食损失,通过分析玉米机械化收获过程粮食损失的主要原因,说明了减轻粮食损失的操作方法与机械结构调整技巧,希望能够为玉米收获机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机械化收获;损失;原因;合理作业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20.01.068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得到显著提升,我国农民也逐渐认可了机械化作业的高效率优势。在农业机械广泛应用的同时,农机的作业品质、可靠性等因素也逐渐成为了农民选购农机时必须要考虑的重要方面。玉米收获机作为玉米生产的关键机型,其工作能力直接决定了玉米的最终收成与品质,使用玉米收获机收获玉米,机械结构的运转会造成果穗或籽粒的直接损失,导致收成减少。通过研究和分析玉米损失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有利于机械参数的合理化组合与机械使用向科学化转变。
1 作物状态造成的损失
玉米在收获时节的植株状态是影响收获品质的重要因素,常见的导致粮食损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植株生长状态。若玉米生长直立性较好,则利于机械化收获的进行,当玉米植株因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导致倒伏严重时,收获机的作业则相对困难,很多玉米果穗会因位置过低而无法被收入机械,造成遗漏田间的问题。
(2)植株含水率。玉米收获应在玉米成熟后适当干燥条件下进行,但若玉米的含水量过低,易导致在收获过程的籽粒脱落,造成粮食的损失。
因此,机械收获玉米应选择适合的时机,在恰当的含水率条件下收获,并对倒伏地块采取机械逆向收割,或人工收割的方式,以减轻粮食损失。
2 摘穗过程造成的损失
玉米收获机用来摘穗的主要结构是摘穗辊,现阶段使用的摘穗方式多为双辊相对旋转的方式,根据结构的不同可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类,其中卧式又分为摘穗板式和普通摘穗辊式两种,无论哪种形式的摘穗技术,都不同程度存在粮食损失问题。
(1)玉米果穗根部的啃食损伤。当摘穗辊间隙相对于果穗直经过大时,就容易产生根部啃食,造成玉米果穗末端籽粒磨损问题,不利于长期储存。
(2)玉米籽粒脱落。玉米摘穗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冲击和振动,会导致较为干燥的籽粒脱落,造成一定的损失。
(3)玉米果穗掉落遗失。玉米摘穗过程中,很难保证玉米果穗全部进入摘穗辊完成摘穗,部分果穗会在摘穗前或摘穗过程中掉落。
因此,在使用收获机作业前,应考察玉米果穗实际情况,并调整好摘穗辊间隙,将根部啃食问题降到最低,同时也应注意在籽粒含水率适当条件下收获,避免摘穗过程中冲击造成的籽粒损失,此外,农机生产厂家应注意优化摘穗结构及其附属功能,降低果穗掉落无法收获的可能。
3 果穗输送过程造成的损失
玉米收获机是作业功能齐备的农业机械,通常具备摘穗、剥皮、除杂、收集等众多功能。在众多功能实现的过程中,需要将不同状态的玉米进行输送,以完成不同工序的作业任务。再将带皮玉米果穗由摘穗辊向剥皮机输送,以及将剥皮结束的玉米送入集粮箱的过程中,也易因为机械运转造成自理损失。
输送过程的自理损失多是由于玉米收获机运转速度过快导致的,因此为避免籽粒的大量损失,应按厂家要求的转速操作玉米收获机,同时还应密切关注输送机构的工作状态,发现拥堵等问题,及时停机处理,避免因拥堵造成粮食损失或机具损坏。
4 果穗剥皮过程造成的损失
收获过程中的剥皮作业多采用若干组剥皮辊挤压、摩擦的形式实现,但同时辊的相对旋转也是一把双刃剑,既会去除果皮也同时容易将玉米粒剥落,造成粮食损失。剥皮过程导致籽粒损失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1)两剥皮辊的间隙。此间隙直接影响到剥皮效果和籽粒損失程度,当间隙较大,两辊与玉米的接触面积增加,剥皮率高,但自理损失大;若间隙过小,剥皮率低,难以实现功能,因此,驾驶员应当根据情况,适当调整两辊间隙。
(2)压板压力过大。压板主要用来增加玉米果穗与剥皮辊之间的压力,以保证剥皮辊更好地牵引和拉扯果皮,但是若压板压力过大,也可能造成果皮剥净后籽粒磨损加大,甚至造成玉米下滑不畅,造成堵塞,因此需要适当调整压板压力。
(3)剥皮辊斜度。 剥皮辊的斜度关系到玉米的下滑速度和脱净率,斜度较大玉米在剥皮机的停留时间短,剥皮率相对更低,斜度过小,玉米不易下滑,导致剥皮后磨损加剧,自理损失增加,因此应选择合适的剥皮辊斜度,以保证剥净率和籽粒损失量之间的协调。
5 筛选回收技术
由于机械运转和冲击振动,玉米在收获过程的籽粒损失是很难彻底避免的。为尽量减少籽粒掉落的损失,减少粮食浪费,玉米收获机通常具备籽粒回收的结构和功能,并在回收前对籽粒进行一定的筛选除杂。驾驶员在收获过程中应当注意检查籽粒回收装置的容量,当回收籽粒快装满之前做到及时清空集粮箱,避免因集粮箱装满而造成堵塞或粮食浪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49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