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阜新市机械化测土配方深施肥技术应用与推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机械化测土配方深施肥技术,是使用深施肥机具,按农艺所要求的数量、品种、施肥深度和施肥部位,适时均匀地将化肥施入到土壤中的实用技术。
  关键词:机械化深施肥;测土配方
  中图分类号:S14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20.01.018
  1 阜新地区基本情况
  阜新市位于辽宁省西北部,总土地面积 1553万亩。阜新气候属北温带大陆型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量520 mm左右,平均无霜期154天。总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阜新市下辖五区两县,总人口193万人,农业劳动力48万人,65个乡镇,835个村,人均耕地5.4亩,为辽宁省人均耕地之首。土壤普查结果是土壤有机质平均为1.073%,氮为0.066%,磷为0.043%,钾为2.48%,pH值在6.5~8.5之间,微量元素锌为0.06~0.33 ppm,团粒结构土壤占7.3%,土壤孔隙度多在40%~50%,土壤容重为1.3~1.5 g/cm3。
  阜新地区土壤评价是土壤缺磷、少氮、钾不足,有机质含量低,土壤阳离子代换量小,微量元素缺锌突出,土壤质地粗,pH值偏高,空隙度小,容重大,土壤肥力低。
  阜新市现有耕地780万亩,玉米面积470万亩,花生面积160万亩,杂粮面积80万亩,豆类面积50万亩,蔬菜和其它经济作物面积约为20万亩,每年粮食生产能力为25亿kg。
  近几年来,全市农业生产不断发展。种植业结构不断调整,农业日趋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祼地、温室、冷棚等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初具规模。针对过去长期粗放管理、掠夺式经营、耕地地力下降情况,大力实施了沃土工程,开展了测土施肥技术服务等重大农业项目建设。目前,水利、电力基础设施齐备,农业机械化初具规模,机耕、机播面积达到90%。
  2 主要技术内容
  机械化深施肥技术,是使用深施肥机具,按农艺所要求的数量、品种、施肥深度和施肥部位,适时均匀地将化肥施入到土壤中的实用技术。
  2.1 基本要求
  (1)推广机械深施肥技术,首先同整地结合起来,联合作业,以减少作业次数,要满足“早作少耕”的要求,降低作业成本为原则。
  (2)使施肥作业同秋整地同时进行,以秋深施肥为主。这样做可保证肥料施在最佳部位,又解决了春季作业易散墒的问题,有利于提高肥效。
  (3)选用配套机具时,选用专业的气吸式、指甲式精量播种机配套。加强土壤普查工作力度,逐步达到测土配方施肥,使机械化深施肥技术达到一个新水平。
  2.2 施肥技术要点
  (1)首先根据土质情况土壤含水量,确定施肥量,适当增加或减少。深度要求10 cm左右为宜。
  (2)施肥部位的确定,应以不烧种、不烧苗、有利于机械作业为原则,结合施肥方法,现有垄沟、垄侧深施肥专用机具两种(任选)。
  (3)种肥深施技术。正中施肥时,垂直距离应为8~10 cm,侧深施肥时,纵横各为5~6 cm。应选用带有深施肥的播种机。
  (4)平翻地时,将肥料撒于地表面,然后深翻于地下12~15 cm。起垄时,可起垄同时施肥,也可破垄夹肥。
  主要技术流程:测土——配方——配肥——第一层深施肥——第二层侧施肥——单粒穴播——覆土——镇压。
  2.3 深施配套机具
  2.3.1 马特马克气吸式精量播种机
  播种机可通过牵引梁总成与拖拉机连接,由拖拉机牵引播种机运作。它适用于播种玉米、甜菜、大豆、向日葵、油菜、高粱、豆类、棉花、花生、茴香、西红柿等。通过双圆盘开沟器装置将种子连续不断地播种到地里。播种数量可以通过地轮驱动的传动装置进行调节。
  主要特点:(1)四连杆仿形设计及独立限深轮,有效保证播深一致性。(2)450 mm大直径施肥开沟圆盘,质量可靠。(3)先进的柔性槽轮技术,全面保护排肥器。(4)液压系统配备液压锁、同步阀,举升稳定性好。(5)智能播种监控系统,可实现漏播、重播警报,播种粒数统计、作业速度监控、作业面积统计等功能。(6)大肥箱设计,配备加肥踏板,加肥更便捷且高效,减少加肥频次。(7)采用三层密闭专用轴承、密闭性好,防尘防泥。(8)大风量离心负压风机,PTO驱动,可靠性高。
  2.3.2 指甲式精量播种机
  主要特点:(1)指甲式精量播种机有轻型和重型,可牵引工作也可三点悬挂工作,具有农艺技术先进、适用性强、通用性好,既可在已耕或微耕土地进行垄作播种作业又可在已耕平作播种作业。(2)整机播种器,结构独特,技术含量高。采用机械式指甲播种盘,转动阻力小,使用寿命长;实现指甲7~8 km/h(勺轮3~4 km/h)高速播种作业;采用铝制排种器变速壳体,有效减轻结构重量。(3)该播种机可装配勺轮排种器、进口指夹排种器和国产变速勺轮排种器等(出厂状态为国产变速勺轮排种器)。(4)播种单体组件采用了独立的平行四杆仿形机构;左、右限深轮可独立浮动仿形,仿形深度无极可调,可保证地表起伏不平时播种深度一致,压种轮装置能够保证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有利于种子发芽;镇压轮宽度和压力可以调节,以适应不同土壤、不同种子覆土镇压需要,使各行播深一致。(5)不锈钢种、肥箱独立设置,使用寿命长。(6)播种量和施肥量可根据用户需要调节。(7)传动系统具有传动阻力小、自动调节、刚性好、工作可靠的优点。(8)播种量和施肥量可以分别通过改变排种器变速杆和中间轴链轮传动比来调節。(9)指甲式精量播种机播完玉米后,只需更换大豆部件就可播种大豆,可实现一机多用的效果。(10)指甲式精量播种机具有地域适用性强,只需选配某些配件就可实现玉米抗旱播种和微黏土地的快速播种。   3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1 经济效益显著
  (1)测土配方施肥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粮食稳定增产。2015—2017年全市共推广机械化测土配方深施肥面积810万亩,其中玉米540万亩、大豆45万亩、花生120万亩、高粱45万亩、谷子30万亩、马铃薯30万亩。据秋季调查测产:玉米平均增产50 kg/亩,增效80元/亩;大豆平均增产20 kg/亩,增效240元/亩;花生平均增产20 kg/亩,增效160元/亩;高粱平均增产50 kg/亩,增效150元/亩;谷子平均增产250 kg/亩,增效500元/亩;马铃薯平均增产500 kg/亩,增效500元/亩。全市共累计增产玉米27万t、大豆0.9万t、花生2.4万t、高粱2.25万t、谷子7.5万t、马铃薯15万t。全市玉米增效43 200万元、大豆10 800万元、花生19 200万元、高粱6750万元、谷子15 000万元、马铃薯15 000万元,全市共累计增收(43 200+10 800+19 200+6750+15 000+15 000)万元×0.8(缩值系数)=87 960万元。
  (2)测土配方施肥减少了肥料施用量,提高了肥料利用率,节约了生产资料的投入成本,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的开展,减少了肥料的施用量,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有效降低了农民生产资料的投入成本。据统计,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相比较,每畝地节肥5元,本项目推广面积810万亩,配方肥总节支4050万元;每亩地节省工时费150元,共节支121 500万元;加上与之配套的精量播种机的省种效益26 700万元,累计节支(4050+121 500+26 700)万元×0.8(缩值系数)=121 800万元。
  四项合计全市共增收节支87 960万元+121 800万元=209 760万元。
  3.2 社会效益显著
  (1)在采用精量播种机深施配方肥的同时,也把种子精确地点播到土壤中,实现了播种精量化,因而节约了大量种子,减轻了育种工作量,节约了大量耕地。
  (2)通过配方施肥工作的开展,完善了土肥化验室建设,各县区检测能力大幅提高,强化了农机推广体系建设,这为以后机械化配方施肥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通过对配方施肥的具体实施和宣传,引起了全市对该项工作的重视,有利于促进机械化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4)通过机械化测土配方深施肥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农民对科学施肥的认识程度,同时使农民从中真正获得实惠。
  3.3 生态效益显著
  通过2015—2017年机械化测土配方深施肥技术的实施,有效地补充了土壤中营养元素的不足,实现了肥料不同营养元素间科学合理搭配,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有机肥的施用,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了地力;同时,科学施肥降低了肥料对土壤、水源和空气的污染,减少了多余养分在土壤中的残余量,为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创造了条件,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为优质、高产的农产品生产提供了保障,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4 结论
  机械化测土配方深施肥技术是根据作物的吸肥规律和需肥特点,测算出土壤中的速效N、P、K和有机质含量,本地区生物实验所得土壤养分供应系数,百公斤籽实吸收养分量而计算的目标产量,运用养分平衡法,按各类化肥含量,计算出合理施肥量。专业配方、专业配肥、专业的施肥指导,使本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技术、地理优势和发展空间,为农民的增收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机械化测土配方深施肥是我市建市以来首次大规模在全部耕地采取4万个土样进行检测,项目实施覆盖3个县区,实施面积810万亩,采样密度大、实施面积大、检测项目全为我市首次。采样过程首次全部采用GPS全程定位,使采样点精度得到有效保障。在配方肥应用过程中首次采用“五定”模式,使测、配、产、供、施几个环节紧密联合,有效的提高了科技贡献率和入户率。首次在农机和土肥两大跨行业部门进行紧密联合,加强资源、信息整合,极大地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速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50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