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土地开发扶贫项目实施效果评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鹏辉 马增辉 马钢 屈楠 杨龙

  摘要依据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从项目决策、实施及实施后3个阶段,选取21个关键性指标,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采用“优、良、一般、差、极差”5个评价等级标准对阿克陶县土地开发扶贫项目实施效果及实施前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项目决策阶段确定的指标合理,实施阶段管理相对良好,实施后效益显著,项目实施综合效果为“良”,项目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综合评价等级由开发前的“差”变为“良”,分值由37.09 增加到79.97,效益得到明显提升,基本实现项目的目标要求,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基础。
  关键词土地开发;效益评级;模型
  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20)04-0206-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04.060
  開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Evaluation on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the Land Development Project in Poverty Alleviation Based on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A Case of Akto County in Xinjiang
  ZHANG Peng-hui, MA Zeng-hui, MA Gang et al(Northwest Branch of Shaanxi L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Yulin, Shaanxi 719000)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theory, this paper selected 21 key indicators from the three stages of project decision-making,implementation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and comprehensively applied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etc., adopted five evaluation grade standards of “excellent, good, general, poor, very poor” to mak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the land development project of Akto County andbenefits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dicators determined in the project decision-making stage were reasonable, the management in the implementation stage was relatively good, the benefits after implementation were significant, and the comprehensive effect of project implementation was “good”.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level of economic, ecological and social benefits of the project changed from “poor” before development to “good”,and the score increased from 37.09 to 79.97. The benefit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 project's target requirements were basically achieved,which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winning the fight against poverty.
  Key wordsLand development;Benefit evaluation;Model
  土地开发作为土地整治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是对未利用的盐碱地、沙荒地、滩涂地等进行科学规划、综合开发,提高土地的质量,使其适合作物的种植。土地开发能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目前,国内外对于土地整治效益评价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土地整理及土地复垦方面[1-4],采用层次分析法(AHP)[5-6]、模糊综合评价法[7-8]、专家打分法等方法,围绕经济、社会、环境、景观效益[9-12]展开。经济效益评价方面主要集中在投资收益、产值等方面;社会效益评价方面大多集中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民满意度等方面;生态效益评价方面大多集中在林网密度、减少自然灾害等方面。对土地开发全过程实施效果评价方面较少。笔者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理论[13],从项目决策、实施、实施后3个阶段对新疆阿克陶县土地开发扶贫项目进行综合分析,选取21个关键性指标,借鉴以往的土地整治项目中效益评价方法及体系,构建评价指标及模型,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及评价,旨在为后续项目开发提供借鉴及指导。
  1研究区域及数据处理
  1.1研究区概况
  阿克陶县土地开发扶贫项目位于阿克陶县玉麦乡英阿依玛克村、玉麦村和恰克尔村,地理坐标介于76°04′23.18″~76°06′43.51″E,39°04′02.08″~39°05′57.80″N。建设规模为670.64 hm2,新增耕地550.69 hm2,主要为解决阿克陶县高海拔生态脆弱区搬迁牧民的吃饭生活问题。项目区为未利用荒地,未种植任何农作物,地表滋生骆驼刺、芦苇和红柳等典型盐生植物,有部分牧民在项目区零散放牧,经济产值非常低,社会效益不显著,生态环境脆弱。根据盐渍化的成因及现状的分析,采取以土壤表层盐壳剥离、土壤质地改良、灌溉排水等措施将盐碱地变为耕地,为搬迁居民提供生活保障。   1.2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于项目的规划设计资料、实施过程中观测资料及咨询相关的专家所得。其中,决策阶段建设目标、任务、投资等数据采取主观评价法,采用百分制,由相关专家、学者及政府部门人员共计20人根据经验对指标进行打分,进行综合评判。实施阶段的设计、质量、进度、安全等数据,查看现场实际情况,翻阅相关设计、施工资料及专家评审意见,咨询有关施工、监理人员,采取定性与定量方法获得。效益评价阶段的新增耕地率、人均产值、林网密度、土壤含盐量降低值等指标采取实际测量、测算所得。
  2评价方法
  2.1指标体系的构建根据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土地开发项目的全过程也包含项目的决策阶段,实施阶段,使用阶段。决策阶段主要内容为确定项目的建设目标、任务、技术指标,落实资金等;实施阶段主要根据项目决策阶段确立的指标等,进行项目的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当项目建设完成后,进入项目的使用阶,使用阶段的评价采用效益评级。项目的决策阶段和实施阶段主要是对项目质量的控制,效益评价是对项目实施效果的评价。围绕“决策阶段—实施阶段—效益评价”3 个准则层,结合层次分析法,从“目标、准则、指标、因素”4个维度,选取21个关键性指标,构建了土地开发项目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表1) 。
  2.2指标权重的确定
  目前对指标权重标准的确立没有统一的标准,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综合打分法确定同级指标的权重。层次分析法是T. L. Saaty 教授在1970年前后提出的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能够对影响问题因素进行分析,并将其定量化;专家打分综合法是邀请一些(一般20 位左右)相关领域内专家,制定评价等级表,对评价对象和各种指标打分,收集专家打分情况进行汇总。该项目效益评价采用这2种方法,将项目建设过程中指标权重定量化。
  根据数据资料情况,咨询有关专家、学者等,对指标的相互重要性进行判断并构造判断矩阵。判断矩阵中的标度值一般采用T. L. Saaty 教授提出的1~9 比较标度法。2个指标进行比较时:同等重要,值为1,稍重要为3,明显重要为5,很重要为7,绝对重要为9,相邻判断的中间值为2、4、6、 8。
  为了判断同级指标权重分配是否合理,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随机一致性比率CR:CR=CI/RI,其中CI=(λmax-n)/(n-1)。式中,CI为一致性指标,RI 为随机一致性指标,矩阵阶数n 不同,对应着不同的RI 值,可通过取值表查出RI值;λmax为矩阵的最大特征根,需要通将判断矩阵标准化,求出特征向量进行计算获得,n 为判断矩阵的阶数。1 或2 阶判断矩阵总是一致性的,对于确定的2 阶以上的判断矩阵,当CR≤0.1时 就认为矩阵的一致性可接受,否则需要重新构造比较矩阵。CR的值越小,矩阵的一致性越好。
  通过上述方法,计算出准则层的权重为0.142、0.339和0.525,一致性检验CR为0.046,通过一致性检验。运用相同方法,确定指标层和因素层的权重,如表1所示。
  2.3模型的建立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土地开发项目实施效果模型,分别对项目区土地开发综合效果及实施前后综合效益进行评。模糊综合评价法由自动控制专家查德(L.A.Zadeh)教授1965年提出,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将因素定量化,通过划分隶属度等级综合性评价的一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建立评价指标集U={u1,u2,…,un},其中u1,u2,…un,为同一层评价因子,评价等级标准为V={V1,V2,…,Vn},将评价标准分为5级,即V={优,良,一般,差,极差}。在之前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建立各指标的权重集A={a1,a2,…,an},ai为第i个指标对应的权重。
  (2)构建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及效益评级前后的隶属度矩阵。对21个指标进行计算,将结果作为判断隶属度的重要标准,邀请专家对各指标进行评判,构建隶属度矩阵,其中决策阶段隶属度矩阵是计算实施前的,实施阶段隶属度矩阵是计算实施中的,而效益评价隶属度矩阵则是计算实施后的,具体见表2。
  安徽农业科学2020年
  (3)构建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模糊评价计算公式为B=A×R,B表示评价结果,A表示所有因子的权重,R表示评价的隶属度矩阵。数学表达式为:
  B=A×R={a1,…,an}×r11…r1n
  rn1…rnn
  设B1、B2、B3分别为阿克陶县土地开发项目决策阶段、实施階段及效益评价(实施后)结果,依据隶属度最大原则,评级结果如下:
  B1=[0.174,0.414,0.301,0.110,0.000],决策阶段评级等级为“良”;
  B2=[0.351,0.364,0.183,0.074,0.028],实施阶段评级等级为“良”;
  B3=[0.305,0.431,0.221,0.043,0.000],实施后效益评价等级为“良”。
  在对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及效益(实施后)进行评价的基础上,由B1、B2、B3组成土地开发综合效果评价隶属度矩阵,根据B=A×R计算公式,结果为B=[0.302,0.406,0.220,0.063,0.009],综合评价效果为“良”。
  (4)效益评价模糊分值计算。
  由于我们更多地关注项目实施前后经济(Y6)、生态(Y7)、社会(Y8)效益的变化过程,采用上述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实施前后的各效益评价结果,并确定综合评价结果(Y)。
  Y6(实施前)=[0.000,0.000,0.074,0.531,0.395],评级结果为“差”;
  Y6(实施后)=[0.390,0.275,0.278,0.057,0.000],评级结果为“优”;
  Y7(实施前)=[0.000,0.000,0.000,0.718,0.282],评级结果为“差”;   Y7(实施后)=[0.161,0.504,0.251,0.085,0.000],评级结果为“良”;
  Y8(实施前)=[0.000,0.000,0.127,0.820,0.052],评级结果为“差”;
  Y8(实施后)=[0.367,0.472,0.162,0.000,0.000],评级结果为“良”;
  Y(实施前)=[0.000,0.000,0.072,0.711,0.217],评级结果为“差”;
  Y(实施后)=[0.305,0.431,0.221,0.043,0.000],评级结果为“良”。
  为更直观地确定土地开发效果,采用百分制评分标准,对土地开发项目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进行模糊分值测算,评价等级分为优(100分)、良(80分)、一般(60分)、差(40分)、极差(20分)。
  将对应分值表示为T[100,80,60,40,20],各指标的分值计算为S=T×Y,经济效益(S1)、生态效益(S2)、社会效益(S3)及综合效益(S)前后计算分值为33.57、34.36、41.50、37.09,79.98、74.80、84.10、79.98。
  3评价结果
  3.1综合评价结果
  此次阿克陶县土地开发扶贫项目决策阶段、实施阶段、效益评价阶段及综合评价的结果均为“良”,说明决策阶段指标合理,实施阶段设计及施工管理过程良好,充分考虑了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要求,基本完成了规划设计内容。但項目个别指标如投资指标、进度管控指标等较差,该项目投资收益率低、资金回收周期漫长,经济效益较低,但考虑到该项目作为易地搬迁居民的口粮田,其社会意义巨大。同时,该项目在实施阶段中由于受天气、水源工程等的影响,导致项目部分工程迟迟未能按时完工,影响项目效益的发挥。总体来说,项目实施效果良好,基本完成了易地扶贫搬迁牧民口粮田建设任务,为解决“两不愁、三保障”,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基础。
  3.2效益评价结果
  3.2.1经济效益。
  通过项目的实施,新增耕地率及人均产值均明显增加,其中新增耕地率由之前的0增加82.11%,通过新增耕地,带动项目区牧民人均产值增加了382.18元。但项目的投资收益率较低,仅为4.72%。综合分析效益评价等级由“差”变为“优”,分值由33.15变为79.98,项目区经济发展潜力及产值得到很大提高。
  3.2.2生态效益。
  通过对项目区的绿化,项目区由零星散布的杂草到林网密布,林网密度增加到12.83%;修筑灌溉排水工程,灌溉保证率增加到75%,改善了种植条件,基本实现了旱涝保收;对土壤盐分的剥离,土壤含盐量降低了58.40%,基本可以种植耐盐的一些农作物。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提高了项目区的生态治理环境。效益评级等级由“差”变为“良”,分值由34.36提高到74.80,取得较好生态效益。
  3.2.3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后,新增加的农田提高了人均耕地面积,转移了部分剩余劳动力,保障了搬迁人口的粮食安全,促进了当地社会的稳定。道路的修筑缩短了耕作距离,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劳动力转移指数为22.27%,人均耕地面积增加0.116 hm2,路网密度增加61.84 m/hm2,社会效益评价等级由“差”变为“良”,分值由37.09提高到79.97,社会效益良好。
  对项目实施前后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进行综合分析,综合效益由“差”变为“良”,分值由37.09 增加到79.97,项目的效益有明显提升。
  4结论与讨论
  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采用“优、良、一般、差、极差”5个评价等级。从项目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实施后效益评价3个方面,将主观和客观因素相结合,对项目实施后的综合效果进行分析,同时采用类似方法对项目实施前后的效益进行评价,并将效益进行模糊分值计算。结果表明,阿克陶县易地扶贫搬迁土地开发项目各个阶段绩效相对较好,决策阶段确定指标合理,实施阶段工管理过程相对良好,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指标明显,项目实施综合效果为“良”。但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如工程进度管控等需加强管理;项目实施效果总体良好,基本完成了易地扶贫搬迁牧民口粮田建设任务,为解决“两不愁、三保障”,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基础。
  项目实施后效益得到明显提升,无论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著,经济效益分值由33.15变为79.98,生态效益分值由34.36提高到74.80,社会效益分值由37.096提高到79.97,综合效益分值由37.09 增加到79.97,项目的效益提升明显,将有力地促进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
  该研究虽然选取一定指标对土地开发项目实施综合效果及实施前后的效益进行了评价。但总的来说,目前土地整治项目效果的评价没有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大多数集中在项目实施前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方面。由于每个学者对评价指标选取的不同,各指标重要程度判断不同及实施前后各指标隶属度不同,导致项目实施效果评价等级也不同。建议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进行监督评价,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提出适用性更强的评价标准体系,有效指导项目的开展。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早发挥项目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高明秀,赵庚星.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耦合关系模型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2,26(5): 82-87.
  [2] 刘向东,陈溪涛,郭毛选.我国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144-10146,10196.
  [3] 胡廷兰,杨志峰.农用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评价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04,20(5):275-280.
  [4] 王炜,杨晓东,曾辉,等.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与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10):70-73.
  [5] 刘姝驿,杨庆媛,何春燕,等.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土地整治效益评价:重庆市3个区县26个村农村土地整治的实证[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26):54-60.
  [6] 王荧,孙婴婴,张宏凯.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以韩城市下峪口土地整治项目为例[J].农业与技术,2017,37(15):10-14,32.
  [7] 胡轶.兵团第六师红旗农场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效益评价[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14.
  [8] 胡娟,刘新平,张琳.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土地整治效益评价:以新疆沙湾县金沟河镇宋圣宫村为例[J].新疆农垦经济,2016,26(11):48-54,84.
  [9] 李冰清,王占岐,金贵.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3):68-74.
  [10] 甘晓林,张军,王乐乐.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1):4928-4932.
  [11] 冯应斌,杨庆媛.转型期中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点领域与基本方向[J].农业工程学报,2014,30(1):175-182.
  [12] 孙瑞宁,刘娜,刘博.土地整治中的生态问题及对策研究[J].土地开发工程研究,2016,23(6):39-42.
  [13] 丁士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99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