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谈美术史课程中以自然美为创作题材的著名作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吴健东

  【摘要】    关于自然美的话题,我们知道了关于自然美的几点认识和几方面的规律。我们知道,脱离了人的活动,或者说没有了人的参与,自然的美是不存在的,因为“美”是形容词,有人说它是伪定义。既然没有人参与的“美”是自然界的自在性存在,那么,按照马克思的说法,“美”是具有人类的社会性的。人们在欣赏自然美的时候,同时就会主观的带有人的意志导向和人的联想,那么人的对自然界的审美就会使自然与人产生联系,自然就会听从人们感官上的呼唤进而产生美感或者说产生丑陋感。下面,我将从几幅著名的风景画作品当中来论述以上的观点。
  【关键词】    自然美    著名作品    美术欣赏    美术史    艺术理论
  首先,我们知道自然美终究是有了人类社会之后才产生的的定义,在人类出现以前,有自然,但不存在自然美,有了人类的参与和社会实践,美存在了,那么人类在参与社会实践的同时,必定要融入人类的情感体验和主观感受,十九世纪俄罗斯伟大的风景画家,列维坦,在他从事绘画教育的过程当中,不断地鼓励学生走出画室,对景写生,尽情描绘自然风光,观察自然,发现自然当中的美感,增加审美验陶冶自身的审美性情,提高审美境界,学生的绘画水平得以迅速提高。
  在俄罗斯当时的巡回展览画派当中,列维坦是赫赫有名的风景画家。作品《深渊旁》,画面当中一池深不见底的湖水,泛起夕阳的金波,闪闪放光,迷幻人的双眼,对岸的幽深漆黑的树林,尽显大自然的神秘和雄浑,多少又透露出画家本人的悲观的内心体验,画面底线伸出的一段很粗的树桩,斜躺在水边栈桥上,邻水而止,此刻又折射出画家内心当中一种面对生与死在转瞬之间的极度矛盾的心理,很显然,面对此情此景,画家有着超强的感官体验,诚然也有着深厚的矛盾的人生经验的外露。如果不是画家本人参与了对景的观察和实践,亦或是没有了对景的深刻感知力和体会,那么,就自然不会有这样的精彩畫面呈现在我们眼前了。从艺术效果上来看,画家使用了大量的黑色和暗色系,仅仅是为了能够很好地烘托深渊当中的亮色系的金色波澜,其余的画面因素都被很好地降低了强度,这个手法的使用,原因是毋庸赘述的,这样的风景,如果没有这样的画家参与其中,可想而知——风景不会被世人所知,更何谈画面艺术美的存在呢?更何况如果没有了画家本人的世界观和人生经验,就不会有刚刚我们提到的,从画面当中所感受到的那些感情色彩。也即是说,没有观察景物的主体,或者说没有观察景物的主体的主观体验和参与,那么,这个自然美的美景是不存在的。作品《松林的早晨》,是十九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风景绘画的大师希施金所绘。这是一幅充满了神秘色彩又极富诗意的风景绘画作品,画面描绘了一片幽深原始的松林,遮天蔽日,远处露出空间深远的森林,和穿过树梢的几缕光线,近景描绘了几只黑熊在枯树干上寻找蜂蜜,静中有动,动静结合,带给我们的感官体验是,在一片属于自我的幽静环境当中,尽情的享受生活带来的幸福和快乐!我们来进行一下审美过程,画面大部分的面积都是以森林为主,当中透露出的光线带给我们希望,挑透了空间,使森林并不显得沉闷,向上的树木形态既显示了生长的强有力,又体现出生长的游刃有余,自由奔放!抒发了画家自身的向往和情怀。这是形式上的绘画因素在起作用,也即是线的变化在起作用。很粗壮的树木带给观者很强的稳定感和安全感,前景的暖色和远景的冷色相互陪衬,产生了很好的空间洞穿的感觉,绿色的色调,此时产生了暖绿和冷绿两种大的色调体系,使画面的色调变得微妙和丰富,平静中又显出了祥和。让观者在这一景象面前不自觉得会油然而生心灵和性情被释放的感觉!那么我们说,画面的形式美感同样的起到了很好地视觉效果和感官上的体验。也同样的,我们发现——自然美的特点在起作用!我们为什么会感觉到舒展?——自然中的直线和曲线起的作用;为什么又会感觉到心情会很轻松呢?那是因为近景中的几只顽皮的憨态可掬的小熊在熊妈妈的带领下,在林间寻找蜂蜜。它们都是以点的形式体现在画面上的。这是点、线、面所起到的作用。也可以这样说:自然美当中的特点起到了我们上文所说的作用,也就是美的形式起到了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的作用。反过来说就是人参与了审美的全过程,结果,自然美就会跃然与画面之上,成为人类共同的审美情操。
  以上,我列举了两位画家的作品,来和大家共同讨论以自然美为创作题材的作品,人们参与自然美的审美过程,终究是离不开人的因素,没有人的参与,或是说没有画家的情感与自然的对话,那么,艺术作品就将无法体现出自然美!
  自然美,只是美术理论和中外美术史课程所涉及众多知识点当中的一项内容,美术理论、中外美术史的课程在职业教育中,从专业角度来看,是十分必要的必修课程,它指引着相关专业学生走向光明的艺术教育职业道路,充实自己的学术知识,广泛接触与本专业紧密联系的美术知识,名家名作的欣赏更是能够扩展自己的知识范围,掌握更多的艺术理论知识,成为既有知识又有技能的新型职业人才,辨明前进的方向!
  参  考  文  献
  [1]周宗岱.艺术美与自然美——中国画独特的美学观[J].国画家,2003(5):14-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404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