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实践及其技术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罗冬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程度愈来愈高,城市的用电量以及用电频率也逐渐增加。为促进城市的正常建设、城市的正常运作、人们的正常生活,并且在大量用电用户的需求压力下,导致我国的电力配网管理的难度大大增加,亟待于加强对电力配网调度管理的实践技术研究。对此,本文首先对电力配网调度管理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随后结合我国发展现状对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实践中的问题进行阐释,最后详细解释对我国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实践及其技术的研究分析。以此来供相关专业人士交流思考。
【关键词】 电力配网 调度管理 实践 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的逐渐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工作愈来愈多,社会的用电量逐年增加,加之居民对电力愈发依赖,对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与合理性十分重视,因此,这对我国电力配网调度的管理难度提出更大要求。尤其在用电量巨大的今天,如何在用电高峰时期,将有限的电力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调度,并加强配网调度管理实践以及技术的研究成为电力公司与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值得我们的讨论与思考。
一、配网调度管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进入发展的快速期,整体社会发展巨大,而在都市繁华的表象下,却突出反映着电力供应不合理、电力负荷压力巨大的现象。面对这样的发展现状,我国也开始意识到电力配网调度管理的重要性,积极对其进行技术升级以及体制调整,力图将城市发展与电力发展保持同步。随着我国的不断研究深入,目前的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大部分实现自动化,减少人工误差以及人力费用,通过配网调度管理承担着整个城市的用力量,对供电线路起着指挥、主导作用,有效地维持着我国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但其中一旦发生管理混乱,就会对我国电力供应产生巨大消极影响,因此配网调度的合理管理十分重要。
二、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实践中的问题
2.1维护检修问题明显
电力配网调度工作是我国电力供应的大型工程,对我国城市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要定期进行检查、维修,以促进其稳步合理运行,达到预期的电力供应效果。而在配网调度维修过程中,因其工程的特殊性,在维修部门以及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时要提前进行登记以及申请,在获批后才可进行维护。但是由于其过程较为严格和繁琐,导致大部分维修单位以及部门对电力配网调度进行维修时都凭借自身的经验进行维修,没有进行登记。这样的维修手段首先会使得维修效率低,其次,由于配网调度工程涉及广,没有进行登记可能会影响其他电力供应的合理运行,导致停电情况出现[1]。
2.2相关电力调度员漏洞明显
電力调度员是我国电力配网调度工作系统中的关键一员,是我国进行配网调度工作的核心。因此,电力调度员对我国配网调度工作影响十分巨大。但是,目前大部分的电力公司中的电力调度员都有很明显的漏洞存在。最为关键的就是,电力单位对电力调度员培训的忽视,这会导致电力调度员专业能力下降,使得对专业调度术语不了解,对调度环节也比较模糊,易埋下电力安全隐患。
三、我国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实践及其技术的研究分析
3.1完善电力配网调度管理机制
不规矩不成方圆,要想将电力合理、有效的进行供应,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就必不可少。而当前,我国在这一环节仍有问题出现,因此还需不断完善管理机制。首先,要优化相关工作人员的班次设置,将工作时间合理设置,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使得配网调度工作合理运行。其次,要对相关人员设立奖惩措施,积极表扬工作优秀的,将工作不负责的员工进行一定惩罚。使得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具有一定的积极性以及责任感,利于电力配网调度管理。
3.2加强维修力度和效率
要确保电力配网调度工作合理运行,定期的维修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维修才能使得我国的配网调度工作稳步进行。而在维修过程中,首要关键的就是要对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行普及,使得安全效应在整个工作环节处处展现,不仅仅将安全挂在嘴边,还要将安全落于实处。其次,在进行维修过程中,还要对维修预案进行完善,设立较为完备的维修方案,使得维修部门以及维修人员能够及时、有序的进行维修工作,以此来提高维修效率。除此之外,对相关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看护、监督是更为重要的,要尽量避免大型维修的事件出现,将平时的定期维护做到万无一失,这样才能保证电力配网调度工作合理运行,减少事故,提高其稳定性以及安全性[2]。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以及人们的工作生活对电力的需求都逐年增加,而电力资源作为有限资源,提高其供应效率,保证其供应稳定是电力公司的工作目标。因此,对电力配网调度进行规范管理,完善其技术体制,是满足社会需求,实现电力公司工作目标的根本途径,能够推动电网安全、稳步的运行,为人们的工作以及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 考 文 献
[1]陈静.关于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实践及其技术的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24):104-104.
[2]余伟.关于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实践及其技术的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6(14):47-4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420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