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董学敏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阶段,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发展速度是不同的,所接受数学知识的多与少也是不尽相同的。小学数学的分层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尊重差异,认知差异,利用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也可帮助更多学生真正地提升自我。就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如何实现分层教学进行具体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差异一、课堂教学问题分层
  1.基础问题。对于基础问题是不需要进行分层教学的。所谓的基础问题,就是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公式、定理、运算方法。这些习题的设计和思考,充分结合了每一位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是每一位学生都应当掌握的良好学习方法。同时,基础问题可作为巩固习题,加强基础练习时间,巩固基础较差学生的学习基础。
  2.难点问题。难点问题适合应用于智力发展较快,接受程度较高的学生。难度习题不适用于基础知识不牢固,数学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将难点问题作为提优训练,针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难题。在一年级,有学生的十以内的加减法是难题,但是有学生一百以内的加减法才是难题,针对于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各种难题。
  3.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应当按照循序渐进的顺序进行。一开始要求学生解决难度较高的问题,很多小学生是容易“陷”进去的,寻求适合所有学生的问题逐步引入,让学生一开始能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乐趣然后逐步深入,容易帮助学生获得满足感。
  4.学习习惯。一个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是学习的保证。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忽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部分同学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或者外部促进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但是依旧存在着一些同学难以理解教师的教学方式,无法从根源改变学习方式,造成班级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二、学生分层
  1.小组划分。课堂之中可进行两种小组划分模式:一种是以优带良,提倡标兵作用,激励小组长帮助其他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对于进步最快,名次提成最多的小组给予奖励。另外一种是平均分配,将数学接受能力相差不多的学生放置于一个小组,组成6至7个小组,对每一个小组进行针对性的作业布置,确保每一个成员能在原有基础之上得到锻炼和提升。
  2.目标分层。针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目标定位。针对于基础相对较好,学习能力较强,自觉性较高的学生进行自主发展定位,鼓励学生进行自我锻炼和自我学习,教师给予辅导和讲解。对于接受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给予主要关注,这些学生并非接受能力差,仅仅是因为学习不积极,厌恶数学课堂,贪玩等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到数学学习,教师要找出具体原因,进行具体化指导。针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主要加强巩固练习,给予充足的指导,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3.分层授课。笔者建议,在讲授新内容的时候,教师可花费课堂前15分钟进行基础内容的讲解,再给予每个小组10分钟的时间交流,完成不同的练习。针对于每个小组完成练习的实际情况,教师利用后面的15分钟进行逐步讲解,先从基础小组的练习习题讲述,最后讲解优秀小组的难题。最后5分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让学生进行书面的交流、沟通,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三、课后习题分层设计
  1.分层练习。教师一定要做到分层练习,每一节课堂中教师不宜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某一个层次的学生身上,更应当注重科学分配。对于课后练习作业更是如此,教师针对于每一组学习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课后练习题目布置,教师也可在班级墙面上增添一个新栏目:挑战加分项,针对于每一个小组的学生布置不同的“难题”,评选出每日之星,鼓励每个小组的学生都勇于争当标兵。
  2.做好家长沟通工作。课后习题的分层布置需要做好家长工作,仅仅依靠教师所布置的作业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的。教师要鼓励家长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教师布置的基础作业之上加以提优训练,提前做好与家长交流工作,也能避免家长出现“情绪化”。
  3.尊重学生差异。教师在实际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应该和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下,学生会更加愿意、更加主动地与教师进行交流,当他们对教师的教课持有怀疑的态度时,他们也敢于提出心中的疑问。而建立平等师生关系的关键,取决于教师能否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这也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接受能力的差异,對每一位学生给予关注。
  四、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实施分层教育是有利于每一位学生在现有基础之上得到一定能力提升的,教师、家长和学生都应当正确认识和了解分层教育。这并不是一种歧视或者人格分层,是一种以“以人为本”为教育理念的具体教育方法,教师在实施过程之中也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接受能力,平等对待每一个层次的学生。
  参考文献:
  [1]王莉.计算机课程分层教学模式下民族生的学习特点与对策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426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