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再生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高粱是重要的经济农作物,但在种植过程中存在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问题,严重限制了高粱产量。分析“高粱+再生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有助于提升高粱种植户产量,增长养殖户经济效益。基于此,从头季高粱与再生高粱两个方面进行栽培技术分析,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 高粱;栽培技术;再生高粱;种植户
中图分类号:S51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35.008
高粱是我国主要粮食经济作物,具有食用、酿酒以及工业应用等多种作用。高粱种植过程中由于温热条件、栽培技术等问题,一直处于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现状,加强“高粱+再生高粱”技术研究可以有效改善这一问题,也为一种两收提供技术支持[1]。查阅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资料可以知道,“高粱+再生高粱”技術属于两季栽培技术,可以提升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在高粱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生产发展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头季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1.1 优选良种,壮苗培育
1.1.1 优选良种
良种选择主要与高粱品种抗病虫害能力、气候条件、种植技术等多个方面有直接关系。种植户在选择时需要坚持因地制宜与因时制宜原则,选择高产、优质并具有极强再生能力的杂交高粱品种。
1.1.2 择期早播
头季高粱播种时可以选择2月末至3月初进行播种,不宜超过3月5日。
1.1.3 种量控制
种植密度过大将会导致高粱生长期间营养不足,用种量应该控制在0.3~0.4 kg·hm-2,育苗量应该控制在4~5 kg·hm-2。
1.1.4 种子处理
种植户在播种高粱品种之前应该科学处理种子,具体处理步骤为:1)去除不饱满以及破损种子;2)将种子进行晾晒处理,晾晒时间为3 d;3)播种时,将高粱种子浸泡在水中,浸泡时间为6 h;4)使用40%氯精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和25%咪鲜胺乳油2 500倍液或3 000倍液将高粱种浸泡12 h;5)浸泡结束用清水将药液洗净后晾晒,以备后期播种。
1.1.5 选择苗床
种植户应该选择排水性佳、地势朝阳以及水源方便地区进行育苗,苗床尽量选择壤土或者砂壤土。
1.1.6 整地施肥
1)在种植前15天,使用耕整机全面整地1次,并用旋耕起垄机将耕地起垄,每次起垄为2垄。种植人员需要注意,配套旋耕机、起垄机需要按照先后顺序进行科学装备,并确保旋耕、起垄同时完成,厢宽1.50 m、沟深0.18 m,以上工序要一次性完成。2)在旋耕起垄前施肥,选用磷(15%)、钾(15%)、氮(15%)足量复合肥,施肥量为50 kg·hm-2。需要注意,整地施肥需要进行连续性作业[2]。
1.1.7 覆土播种
播种时要坚持稀播、匀播原则,播种完毕后需要使用细土覆盖,不见种子即可,轻喷水进行保湿,满足种子生长条件。
1.1.8 搭拱覆膜
使用保温育苗技术进行育苗,保温过程中可通过双膜覆盖方式保证温度,确保出苗整齐。
1.1.9 管理苗床
为苗覆盖双层膜后,需要控制膜内温度低于35 ℃,并及时将地膜揭起。齐苗后,种植户需要进行匀苗、炼苗、定苗3道技术工序。匀苗期间,使用尿素、清粪水进行第1次追肥,用量分别为(1.3±0.2)kg·hm-2和200 kg·hm-2,勾兑剂为水。定苗期间,使用尿素、清粪水进行第2次追肥,用量分别为4 kg·hm-2和800 kg·hm-2,勾兑剂为水。在苗床管理期间需要防治病虫害,可选用康复多、吡虫啉防治蚜虫;选用甲霜灵锰锌、托布津等防止死苗、烂苗。施药过程采用常规喷雾法即可。
1.2 适时早栽,控制密度
1.2.1 适时早栽
早栽时间应该控制在苗为5叶左右时,并选择雨后或者雨前进行栽种。栽种时,需要确保苗根带土,苗龄30 d。早栽时间最晚不可晚于4月10日,在4月上旬将早栽工作全部处理完毕。
1.2.2 控制密度
密度与土壤肥力有直接关系。通常情况下,栽植行距应该控制在0.63 m,所有窝距为0.3 m。种植时,每窝分栽2株。栽种密度为(7 000±500)株/hm2。移栽后,需要及时补施肥料,同时要检查是否有缺苗问题,及时进行补种。
1.3 合理施肥,科学管理
1.3.1 科学施肥
施肥时坚持有机肥加无机肥原则,使用钾、磷肥作为常规底肥,并使用氮肥作为追肥。1)底肥为有机肥(一次性施100 kg·hm-2)、过磷酸钙(30 kg·hm-2)、尿素(5 kg·hm-2)和粪水(1 000 kg·hm-2)。2)苗肥在栽种苗5 d后施尿素(5 kg·hm-2)。3)拔节肥需要在拔节前施尿素(8 kg·hm-2)和硫酸钾(5 kg·hm-2)。4)穂肥在幼穂分化期根据苗的生长情况适当施用尿素(7 kg·hm-2)。
1.3.2 中耕培土
1)在施用苗肥期间需要结合田间实际情况进行第1次除草,并进行浅耕、中耕覆土;2)施用拔节肥期间,结合田间实际情况进行第2次除草并中耕覆土、培土。
1.4 病虫害防治
种植高粱主要防治炭疽病、纹枯病、蚜虫、螟虫等。高粱种植中病虫害防治尽量以农业防治技术手段为主,使用黄板、幼虫等手段进行防治。种植户使用化学手段进行防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选择会导致高粱过敏的无机铜制剂农药和有机氮等。
1.4.1 虫害防治
1)蚜虫防治使用10%吡虫啉(20 g·hm-2)和3%啶虫脒粉剂(50 g·hm-2),药物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兑水(60 kg·hm-2)后通过常规喷雾施药,喷洒药物时控制在9 kg·hm-2,间隔8 d喷洒1次药物,喷洒次数需要根据虫害病情进行选择。2)螟虫泛滥时期主要为高粱生长抽穂期至灌浆期,可以选用3%甲维·毒死蜱乳油(30 mL·hm-2)、15%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悬浮剂(30 mL·hm-2)、2%氯虫苯酰胺悬浮剂(10 g·hm-2),采用常规喷雾施药至高粱穂部。 1.4.2 病害防治
1)炭疽病防治使用托布津(30%)、丙环唑、苯醚甲环唑等进行防治;2)纹枯病防治使用井岗霉素(20%)进行防治。喷洒药物时,种植户需要将药物喷洒至高粱的下部与中部位置[3]。
2 再生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1 适期收获,做好抢收
待高粱的穂中部、上部变红、变硬,高粱处于蜡熟末期就可以准备收割。种植户在收割时应选择晴天时进行抢收。
2.2 控制留桩,腋芽萌发
种植户在砍伐头季高粱秆时,应该合理控制砍伐后留桩的高度,一般情况下位于高粱秆第1节上端的3 cm处。种植户应该选择锋利的工具进行平砍,避免损伤桩体将芽破坏,从而造成腐烂与失水,使腋芽无法健康萌发[4]。
2.3 就地砍秆,及时覆盖
种植户将头季收获后就地砍秆,并将其覆盖在行间,以此起到防草、保湿的作用。需要注意秆不可以覆盖住留桩,同时要及时清理田间覆盖秆,保持排水的通畅性,避免因为覆盖秆出现积水现象。
2.4 施留“三肥”,科学促长
促芽肥应在收割头季时的前10天使用清粪水施窝肥(20 kg·hm-2),并用土进行覆盖,让休眠芽能够及時醒芽。
发苗肥应在收获头季高粱后的5 d内使用尿素(5 kg·hm-2)、粪水(1 000 kg·hm-2)和过磷酸钙(30 kg·hm-2)进行施肥。需要注意,如果降水量少、气候干燥应该及时施用发苗水,避免缺水导致植株生长过慢[5]。
壮秆肥在再生苗生长至7叶时要及时施肥用硫酸钾(10 kg·hm-2)和尿素(5 kg·hm-2)[6]。
2.5 抹芽留苗,去弱留壮
种植户待到高粱再生芽体长至6叶时就要进行抹芽留苗,将孱弱的芽去除。在这过程中,种植户需要坚持疏密留稀、留下去上原则,每一窝都要保持对生芽体3苗,方位均不同[7]。
2.6 中耕培土,建成根系
中耕培土与再生苗的发苗肥结合,采用中耕培土,并第1次去除杂草;与再生苗壮秆肥结合,采用中耕培土,并第2次去除杂草,促进再生苗建成根系,出牙整齐。
2.7 病虫防治,增产增量
再生高粱种植期间同样要预防蚜虫、螟虫、炭疽病、纹枯病等常见高粱疾病,防治方法同头季高粱病虫害防治方法相同。
2.8 及时抢收,归仓储放
高粱处于蜡熟末期就可以准备收割,选择晴天进行抢收。需要注意秋季多雨水,应预防霉变,避免抢收不及时造成经济损失。抢收结束后要及时进行归仓处理。
3 结语
“高粱+再生高粱”技术核心为优选良种、择期早播、适时早栽、控制密度、合理施肥、防治病虫、适期收获、控制留桩、砍秆覆盖、施留三肥、抹芽留苗、及时抢收、归仓储放等多个方面。但在实际种植过程中,种植户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技术内容,以此达到增产增量、提高收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雷婷.富顺县高粱+再生高粱两季高产配套栽培技术[J].农家致富顾问,2019(10):51.
[2] 罗洪芳.探析“高粱+再生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9(15):5.
[3] 李晓光.“高粱+再生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8(34):134-135.
[4] 范昭能,曾荣耀,杨航,等.“高粱+再生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7,33(12):24-29.
[5] 但旭平,范昭能,曾荣耀,等.“高粱+再生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J].四川农业科技,2016(9):18-19.
[6] 熊军,唐迪.“高粱+再生高粱”高产高效培栽技术研究[J].农家科技,2017(12):84.
[7] 曾荣耀,童小兰,范昭能,等.“高粱+再生高粱”种植模式的适宜品种筛选与应用[J].农业科技通讯,2017(7):166-169.
(责任编辑:赵中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489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