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五寨县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高粱又名红粮,是我国旱地粮食作物之一,既是人们的粮食,又是牲畜的好饲料和酿酒的主要原料。高粱具有丰富的营养成份,除用于酿酒、食用和做饲料以外,在制糖加工工业上也有广阔的用途。高粱帚可作帚把,高粱秆可制成胶合板做建筑材料,高粱真是一身都是宝。
  五寨县地处高寒冷凉区,具有丘陵地貌、高海拔、耕地土层深厚、耕性好、肥力水平适中的立地条件和干旱冷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非常适宜高粱种植。由于市场调节原因和优良品种的推广,高粱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近年来全县高梁面积发展已达到近5万亩,现总结出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一、选地
  选土地平整、肥力中等、耕性好的地块,便于机械作业,机械铺膜,精量播种。
  高粱最忌重茬,重茬一是会导致病虫害大面积发生,二是会造成产量严重降低。因此,合理的轮作方式可促使高粱增产,前茬作物最好是豆科作物。
  二、选用良种
  种植高粱应选择产量高、品質好、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优质高产品种。如敖杂1号、赤育七号、齐杂33号等。
  三、施肥
  高粱施肥,应提倡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或氮、磷、钾配合,高粱种植底肥不宜施的太足,亩用专用复合肥40kg加有机肥1500~2000kg。拔节前看苗酌情追肥,亩施尿素3~5kg。
  四、适时播种
  五寨县一般在4月下旬-5月初进行播种。时间不宜太迟,以免生育中后期遇低温,影响生育而延迟成熟期,也不宜太早,太早地凉墒湿,容易导致种子腐烂,出苗后容易遇晚霜。适合五寨县的高粱杂交品种要求无霜期在120d左右,≥10℃有效积温2550℃以内为宜。
  五、播种方法
  1.膜侧播种
  推广膜侧播种技术,该技术具有明显的集雨、保水、增湿、播期不受土壤墒情的影响,不需要破膜接苗,同时便于地膜回收,减少白色污染,采用平垄种植,一膜两垄,可人工覆膜,也可机械覆膜。
  2.精量播种
  按精量播种技术要求,达到行距一致,接行准确,下粒准确均匀、深浅一致,覆土良好、镇压紧实,一播全苗。种子与种肥分别播下,严防种、肥混合。每亩地的播种量应在0.75~1.0kg。按土地肥力一般适宜密度为5000~8000株/亩。
  六、田间管理
  1.中耕
  苗期中耕2次。第1次结合定苗进行,10~15d后进行第2次,中耕可保墒提温,发根壮苗,又可消除杂草,减轻杂草危害,拨节后中耕培土促根早生快发,增强抗风抗倒、抗旱保墒能力。
  2.中期管理
  拔节至抽穗期田间管理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好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在促进茎、叶生长的同时,充分保证穗分化的正常进行,为实现穗大、粒多打下基础。这一时期的田间管理包括追肥、灌水、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等。追肥是主要的田间管理措施,掌握高肥地块促控兼备,肥力差的地块一促到底。
  3.后期管理
  抽穗至成熟期以形成高粱子粒产量为生育中心,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根养叶、防止早衰、促进早熟、增加粒重。田间管理主要包括合理灌溉、追施粒肥、喷洒促熟生长调节剂(乙烯利)等。
  4.病虫害防治
  五寨县高粱主要病虫害有黑穗病和高粱蚜两种。
  (1)高粱黑穗病。
  高粱黑穗病是高梁上发生普追的病害。
  症状识别:黑穗病在抽穗后症状明显,病株一般较矮,抽前病穗的下部膨大苞叶紧实,内有白色棒状物,抽穗后散出大量黑粉。
  防治方法:①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良种。②药剂处理种子是防治高粱黑穗病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A采用高巧拌种技术,此方法增产效果明显。B2%立克秀按种子重量的0.1—0.2%拌种(米汤拌种)或50%禾穗胺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子。C用20%萎锈灵乳油(或可湿性粉剂)0.5kg,加水3kg拌种40kg,闷种4小时,晾干后播种。③实行3年以上轮作,以减少土中菌量,是防治黑穗病的重要措施。④及时砍倒病株,在灰包破裂之前,将病株砍倒拉出地外集中销毁。
  (2)高粱蚜。
  在高粱上为害的蚜虫主要是高粱蚜。
  为害特点:高粱蚜寄生在寄主作物叶背吸食营养,初期多在下部分叶片为害,逐渐向植株上部叶片扩散,并分泌大量蜜露,滴落在下部叶面和茎上,油光发亮,影响植株光合作用及正常生长,造成叶色变红、“秃脖”、“瞎尖”穗小粒少,影响高粱的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①早期消灭中心蚜株(即窝子蜜),方法可轻剪有蚜底叶,带出田外销毁。点片施药用0.5乐果粉或40%乐果乳油1500倍液。②每亩用40%乐果乳油50g,对等量水均匀拌入10~13kg细砂土内,配制成乐果毒土,在抽穗前扬撒在高粱株上。③5%甲拌磷颗粒剂熏杀,每亩用甲拌磷200g,对沙土5~10kg,撒入垄沟,每隔12条垄撒1垄,有特效。
  七、适时晚收与贮藏
  一般在10月上旬收获,当90%以上植株穗下部籽粒硬化后,应抢晴天收获,脱粒晒干后,妥善保管。收获过早成熟度不够,过迟籽粒易掉落。尽量避免鲜穗子放在室内,以减少穗部害虫的越冬基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1292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