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森林的发展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重要意义,然而人类大范围的社会性活动破坏了地球上原有的生态平衡。基于此,从森林病虫害的特点入手分析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森林种植模式、工作技术、工作人员等多角度探究解决森林病虫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 森林病虫害;监测;防治管理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35.034
  1 森林病虫害的特点
  森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而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生态环境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在生物生存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熟森林的生态环境相对稳定,但是树木的生长周期较长,从小苗长到苍天大树需要数十年时间。在森林生长过程中,森林病虫害是主要威胁,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1]。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少外来害虫会附着在相关产品上来到新的地区,且多数外来物种在新地区缺少天敌,肆虐发展,導致生态系统紊乱,比如美国白蛾对我国的森林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
  森林病虫害对森林资源影响巨大,所以一直以来人们都很关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我国病虫害防治历史悠久,因此随着人们对病虫害的防治,病虫害发生了变化,比如用药物毒害美国白蛾,最开始一大批美国白蛾被药物成功抑制,却同时留下一批具有抗药性的白蛾,这批白蛾不断繁衍,抗药性越来越强,药物难以对白蛾产生作用,导致白蛾的繁殖难以控制,给森林资源带来了很大的影响[2]。
  2 森林病虫害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体系不完善
  2.1.1 监测管理体系不完善
  监测管理体系不完善导致病虫害的预测不准确,无法及时对病虫害的成长和繁殖进行事前预估,增大了后续的防治工程和成本,威胁到了森林资源的安全。同一病虫害在不同生长时期的防治方法不同。越到害虫的生长后期,其带来的后续影响越是难以控制,故而越需要加大杀虫力度。所以,完善病虫害的监测管理体系有利于森林的长期健康生长。
  2.1.2 没有统一的协调组织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程量大且工作内容庞杂,以云南省为例,云南省是一个林业大省,林业占地面积广阔,然而一旦遭遇高温天气,将诱发病虫害,需要联合省委、省政府、林业局等部门对森林植物及农产品调运等有关的森林资源实行检疫,尤其是外贸的森林资源,避免二次伤害。
  2.1.3 关于突发应急体系的构建
  部分地区由于工作人员稀缺、资金短缺等问题,没有建立有害生物的突发应急体系,导致当地政府难以及时解决突发性森林管理问题,包括对森林资源的检疫工作、防治工作、应急工作等。
  2.2 病虫种类众多,病虫害防治难度大
  许多林区为纯种林,受到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相比原生林,对抗病虫害的能力较弱;同时,随着全球变暖,冬季温度偏高,害虫越冬死亡率降低,都导致我国森林病虫害不断增加。树木的不同部位对应的病虫害种类不同,我国现存的森林病虫害超过8 000种,包括为害广泛的松材线虫、大袋蛾等,且都在我国泛滥成灾。面对种类繁多、为害严重的病虫害,如何对症下药是当前森林管理工作需要讨论的重点[3]。
  2.3 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低
  当前,森林病虫害的主要防治工作由检验检疫站承担,这种防治体系对专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不仅要求工作人员掌握森林保护的专业知识,还要求工作人员拥有专业的生态基础知识。但是,当前大部分检疫站的工作人员都缺乏基础知识,并且重新接受信息、重新建构知识体系存在困难。此外,当前检疫站科学技术水平低,导致对病虫害的定位不够准确,面对复杂的新型疫情不能准确定位,无法促使科学技术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2.4 病虫害防治的资金投入不足
  相关部门对森林病虫害防治投入的资金不足,导致部分地区缺乏检验检疫站,难以及时对疫情进行检验。另外,由于对于病虫害防治的科研投入少,我国病虫害治理研究方面缺乏资金,导致当前的病虫害防治研究水平落后于国外水平[4]。研究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病虫害防治水平的高低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比如有的化学防治手段是喷洒农药,然而喷洒农药不仅可以防治害虫,也有可能对益虫产生作用,以致影响后续森林的正常生长,甚至有的药物使用时间过长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3 完善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工作的对策
  3.1 将混合林代替单一林
  受过去人们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改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的森林多为人工林,即单一林。单一林的种植模式降低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导致林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变弱,抵御外界风险的能力变弱,在一定意义上更有利于病虫害的生长繁殖。同时,单一林的种植模式简化了森林资源的营养结构,营养的消耗种类和供给模式单一,不利于森林的发展。而混合林具备多种不同的营养消耗模式和供给模式,如果混交林间的树木种类搭配得当,就能够促使不同种类的树木之间相互促进,同时可以促使土壤的营养结构更加协调,提高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混合林交叉种植,能够在病虫害发展初期有效减缓病虫害的传播速度,抑制病虫害传播范围扩大。营造混交林可以结合不同树木的生长特性,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分配阳光和水分,实现集约经营。
  3.2 提高森林管理的科学技术水平
  科学技术和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息息相关,政府要加大对科技的资金投入,鼓励相关机构对森林病虫害进行科学研究,改进森林防治的科技水平,尽量减少病虫防治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尤其加大对农药的研究工作。相关机构致力于研究较为安全的农药,可在提高病虫害防治效率的同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相关机构在不断提高机构科研水平的同时也要研究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更有利于森林防治工作长期稳定推进。
  同时,相关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可以和高校建立联系,鼓励高校培养从事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工作的专业工作人员,并定时邀请技术人才对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知识宣讲,关注科研人才梯队的建设。
  3.3 完善预测预报机制
  森林在不同时期的生长状况不同,可能发生的病虫害种类也不一样,因此要完善森林防治过程中的预测预报机制,及时了解森林的生长状态,包括叶片的颜色变化、生长状况等等。想要全面处理好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机制,需要庞大的知识储备为基础,需要对病虫害的特点有详细的了解,如各类病虫的生长环境、生长习性以及演化方向等,否则面对超过8 000种的病虫害,将难以及时做出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3.4 更新工作理念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人员需要明确森林防治的重要性,加强责任意识建设和工作能力建设。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对参与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信息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对工作者工作效率的要求也不断攀升。因此,病虫害防治工作者需要呼吁人们建设病虫害防治理念,提高病虫害防治意识。
  4 结语
  综上所述,当下森林病虫害具备种类多、繁殖快、传播范围大等特点,严重威胁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安全。森林对于人类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保护森林,促进全球生态的多样化发展,可以采取将混合林代替单一林、提高管理技术水平、完善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机制、更新工作理念等措施着手解决病虫害防治问题。
  参考文献:
  [1] 孟凡金,祝军.加强营林工作中森林病虫害防治[J].农业与技术,2018,38(12):210.
  [2] 袁彬.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现状及应对措施[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6,39(2):94-95.
  [3] 翟明恬.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的探究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8):149,115.
  [4] 马忠海.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绿色科技,2018(23):163-164.
  (责任编辑:赵中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491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