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全生命周期评价在我国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绿色建筑的全生命周期评价模式可保障绿色建筑各方面的效益。探讨了绿色建筑及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和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体系各阶段的建立及要求,分析了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体系案例“中国民居”,提出了完善我国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体系的策略,以推进我国绿色建筑项目的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03-0074-02         中国图书分类号:TU-023        文献标志码:A
   在建设环保型社会的要求下,绿色建筑作为生态环保的新型建筑正被研究和推广。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建设要求是一致的,因此绿色建筑不仅要具备环保功能,还要在时代发展前沿,采用最新的环保建筑材料和手段,让绿色建筑保持环保功能[1]。为了确保绿色建筑的应用及发展效果,需要采用全生命周期的评价方法。
  1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
  1.1  绿色建筑理论
   20世纪60年代,意大利建筑大师保罗·索勒瑞提出了“生态建筑”的理念,自此之后,全球开始关注此类建筑模式。绿色建筑和生态建筑在核心理念上是一致的,只是叫法不同,绿色建筑还被称为环境共生建筑、节能环保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等。绿色建筑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人类建筑对自然界资源的占用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将是我国未来各类建筑的主要应用类型。
  1.2  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
   建筑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结合当前来看,一些老的建筑能够屹立几百年不倒,而现代建筑的生命周期比较短,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更替。基于建筑本身的实际情况来看,建筑全生命周期是从建筑项目被确定开始到建筑最终的消亡这一完整的阶段,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开展的评价分析即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建造需要有一定的評价标准,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可以有效评价各个阶段绿色建筑的“环保性能”。
  2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体系的构建
  2.1  决策阶段评价指标
   基于绿色建筑生命周期来看,决策阶段是其第一发展阶段,该阶段是绿色建筑项目的确定和审核阶段,一般由建设单位进行提案,政府相关部门审核提案。在我国大力支持绿色建筑的背景下,绿色建筑的建设仍要考虑到建设方的施工水平、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以及可产生的经济效益。为了确保绿色建筑项目的可靠性,绿色建筑项目方需要提供该建筑项目在各方面的数据,只有相关数据都符合标准,该绿色建筑项目才能通过审核。
  2.2  规划阶段评价指标
   绿色建筑项目通过审核之后,接着就是项目规划阶段,主要规划的方面有项目建设时间、项目建设用地、楼体高度、楼层层数、生态效应以及效益等。对绿色建筑项目该阶段所进行的评价也需要结合以上方面设定相应的数据指标。例如绿色建筑要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减少资源的消耗,那么绿色建筑本身就必须达到节约土地资源的目的,在降低建筑用地占地率的同时,相应地提高绿化率。因此,在规划阶段,这些“绿色数据”必须要处于合理范围内。
  2.3  设计阶段评价指标
   完成绿色建筑项目规划之后,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设计过程中需要拿出完善的预算方案。绿色建筑项目的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的要求,既要具备相应的建筑功能,也要满足生态环保的要求,还必须具备相应的经济性,能够符合不同的地域条件。虽然绿色建筑的前期决策和规划会耗费不少时间,但是最考验绿色建筑项目的还是设计阶段的评价指标。优良的设计团队可以让绿色建筑项目发挥出最大的生态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充分发挥绿色建筑节能、节材、节水、节地的优势。
   由于绿色建筑本身的特殊性,在设计阶段要特别针对绿色建筑的技术水平、资源及材料消耗状况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作出有效的评价,尤其是按照绿色建筑的建设指标,加强对新型绿色环保材料的应用设计,为建筑的整体能耗编制科学合理的方案,做好各种降耗工作。针对不同地域所开展的绿色建筑设计也应有所不同,让绿色建筑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地域节能环保功能。
  2.4  施工阶段评价指标
   绿色建筑施工阶段是实现绿色设计的关键阶段,除了按照设计要求开展施工之外,还必须保障施工过程中的绿色环保性,例如遵循低噪声、低粉尘、不扰民的要求,加强施工的标准化管理。另外,在施工工艺方面要加强对全新技术的应用,以完成相关部门对绿色建筑施工在场地适用性、室外物理环境的合理保持、能源低消耗、资源高利用、绿化高占比方面的指标。现如今,我国对于建筑项目施工的管理要求比较高,十分重视工地内部的安全管理,因而现有的绿色建筑项目在施工阶段基本可以达到相应的评价指标要求。
  2.5  验收运营评价指标
   绿色建筑建设完成之后,会由相关部门对其进行验收,验收合格才能投入运营。在验收过程中,各类评价指标更为严格,相关验收人员会按照绿色建筑的各类指标数据进行逐项验收,项目验收合格不代表绿色建筑日后运营过程中也一定合格,所以一般会建立以年为单位的复检制度,每年都会对绿色建筑能否正常实现其功能,是否能达到节水、节能、绿色、环保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准确测评[2]。
  3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体系案例分析
  3.1  “中国民居”介绍
   “中国民居”是位于北京的一幢别墅类型的建筑,该建筑在建设时就进行了充分的规划、考察、论证和设计,从而成为我国绿色建筑的代表之一。该建筑地下半层、地上3层,坐北朝南,建筑面积共有745 m2,其在如下方面采用了绿色环保的设计及建设手段。
   首先,节约能源。“中国民居”在建设时采用了外墙保温设计,从房顶到墙面再到窗户都采用了保温设计,外墙和屋顶使用了70 mm的挤塑板,还采用了加气混凝土砌块,形成双重保温效果,窗户采用的是双层加厚自清洁玻璃。另外,在采暖设计上使用的是地源热泵系统,其所使用的低温热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室内环境温度和亮度可以实现个性化、自动化调节,最终达到节能的效果。其次,对噪声的控制。房屋内采用了吸音材料,可以最大化减轻背景噪声,同时避免向外传输噪声。再次,创新绿化空间。在“中国民居”的房顶开辟屋顶花园,铺设了35 cm的栽培土,种植植物,绿化屋顶。   3.2  “中国民居”绿色全生命周期评价特色
   “中国民居”在建设时就采用了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体系。首先,确定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这个阶段的划分采用通用阶段划分方式。其次,确定各阶段评价要素以及相应的占比权重,详细划分“中国民居”的绿色性、经济性和地域性3大方面的权重,绿色性权重占比64%,具体包括室内环境、室外环境、绿色管理的绿色评价指标;经济性权重占比26%,具体包括能源消耗和水环境的绿色评价指标;地域性权重占比10%,主要包括对原生环境影响方面的绿色评价指标。
  4  完善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体系的方法
  4.1  优化评价流程
   绿色建筑评价本身就是一个多层次的评价结构,为了能够实现与时代接轨的全方位评价,必须合理构建评价指标,让绿色建筑在其全生命周期过程中都能获得绿色效益。我国在绿色建筑建设方面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因此基于全生命周期开展绿色建筑评价还存在流程方面的不足,必须进一步加强对评价流程的优化。为了让绿色建筑项目都能提前作好相应的规划,可以建立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指标设定方面的咨询机构,结合各个阶段的特点,设计好全生命周期评价的流程,明确评价流程的细节要求,落实好绿色建筑建设过程中的各项细节,分配好各类指标权重,计算好绿色建筑的绿色、经济和地域效益。
  4.2  完善激励措施
   绿色建筑项目的提出和实施较少,主要是因为技术方面不成熟以及绿色建筑投资较多,因此有必要对绿色建筑项目提出合理的激励措施,让建筑企业和开发商能够主動推出绿色建筑项目。例如相关部门给予绿色建筑项目一定的优惠和补贴,同时在绿色建筑项目的宣传营销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政府的建设项目应优先考虑绿色建筑设计方案,加深全社会对绿色建筑项目的认知[3]。
  4.3  落实主体职责
   在建设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体系时,要落实主体职责,构建多主体参与评价体系编制的模式。正因为将多主体纳入到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体系建设中,所以各个主体的职责也可以更加明确。首先,政府建设管理相关部门必须在项目审批过程中坚持绿色指标的最低要求,提高把关的严格性,不能让任何非绿色建筑打着“绿色生态”的旗号获取政策性优惠。其次,落实绿色建筑开发企业的职责。绿色建筑的相关企业必须要按照设计要求开展施工建设,不能随意更改设计方案,相应的验收部门必须负起责任,严格管理。再次,落实房屋建筑使用者的职责,其在使用房屋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节能环保工作及数据方面的统计工作。
  5  结束语
   绿色建筑项目是否符合绿色指标,要基于其全生命周期开展评价,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明确各项指标及其权重,让绿色建筑在建设的各个阶段都能保障其绿色性、经济性和地域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最终呈现出来的是理念最新、技术最新、效能最节约的建筑项目。
  参考文献:
  [1]张芳芳,张群,王燕飞.建筑学视角下绿色建筑研究进展及趋势文献分析[J].华中建筑,2019,37(6):6-9.
  [2]李琰,潘峰,吴月,等.国内外低碳建筑应用评价标准研究[J].建筑施工,2017,39(10):1536-1538.
  [3]李月香,李超刚.BIM在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优势[J].建设科技,2017(12):76-7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97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