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少数民族村落传统体育创新路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对少数民族村落传统体育实施创新,基本路径以民族文化为主题,要有效反映民族文化生活。进行体育器物创新,一定要对其使用价值有所超越,使其具有文化象征含义;进行体育制度创新,需要和社会变迁节律相适应,加强制度的约束机制;进行体育行为创新,需要对村落生活逻辑有效遵循,实施行为模式改变和演绎;实施体育精神创新,要有效吸收时代文化营养,保守民族精神。
  关键词:少数民族村落  传统体育  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1(a)-0191-02
  随着社会乡村变迁,以及现代文化的影响,很多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传承链受到影响和断裂,导致体育形式和内容有所改变。这种情况下需要对民族村落体育实施创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通常都产生于村寨,是自然生长起来的,这里有很自然的创新思想。根据村落特点和功能进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结合不同的村落体育项目的特点,汇聚和凝练其各种创新亮点,研究不同的创新路径。
  1  以民族文化为主题,体现相应的民族文化生活
  少数民族村落传统体育实施的创新路径可以是以民族文化为主题,有效体现民族文化生活。民族传统体育属于民族文化的以小部分,在民族文化体育背后,有更大的民族文化主题,比如信仰、节庆、稻作等文化[1]。实施民族传统体育的创新,要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以民族文化为主题,体现相应的民族文化生活。比如,抛棕游戏,没有很明确的文化主题,通常在铜匠村附近的村寨流传。近几年,结合仫佬族具有的“走破”文化主题,四把镇实施了抛棕游戏的创新。在四把镇,流传着走破习俗,是以村外坡地作聚点,内容是男女交友、谈情说爱。活动中,相互心仪的男女青年交换迷踪,代表着甜美的爱情。根据走破文化,更新改造了抢粽规则。让男女参赛者的一只脚绑在一起,二人三足参加比赛。这种经过创新改造的游戏很受铜匠村仫佬族群众喜欢。仔细观察如今存在和开展的民族体育项目,发现都蕴含着相应的民族文化主题,体现了当地的民族文化生活。比如,隆林县德峨苗寨现存的爬坡杆体育活动,体现的是崇拜英雄的文化主题;金秀瑶族的黄泥鼓舞体育项目体现的是盘王崇拜主题等,这些体育项目的产生到成熟运用的过程,都是以文化主题为核心不断进行创新,而内容始终都体现了相应的民族文化生活。
  2  器物创新,超越价值并赋予文化含义
  少数民族村落传统体育实施器物创新要超越使用价值,并对其赋予文化含义。少数民族村落传统体育器物有很多种,比如图腾饰物、使用器具、特色服饰等,其中蕴含者文化内容,是进行传统体育创新的重点[2]。比如,纳洞村的蚂拐舞,向宝业等传承人为加强文化内涵,把一些木制牛头、耕犁、牛梭、簸箕等各种农耕器物融入到体育活动场地中。这些器物是普通的生产工具,来自壮乡的生产生活,可是融合进体育活动现场,就不再是简单的生产工具,是具有民族文化含义的稻作文化符号。同时,传承人还在蚂拐舞活动现场置入了壮族文化图腾蚂拐像、铜鼓等,加强了蚂拐舞的文化含义。对于器物的创新应用了隐喻、联想、类比等方式体现其象征的含义。尤其是一些具有仪式性的体育,创新传承者对当地的文化背景进行了充分了解,给予体育器物以相应的文化含义。
  3  与社会变迁纪律相适应,加强制度约束
  实施少数民族村落传统教育制度的创新,要加强其制度约束,与社会变迁节律相适应。我国少数民族村落的传统体育制度有很多,如动作规则、礼仪程式、参赛资格、比赛奖惩等各种规范和制度等,可是很多都没有正式文本和文字条款,是非正式制度,比如三江侗族自治县平流村的斗牛、融水苗族自治县雨卜村的斗马,这种体育活动规模庞大,甚至达到万人之多,可是一直以来都没有文字制度和条款,是约定俗成的民间权威、非正式制度、社会舆论等方式控制的体育活动。在如今的现代化环境中,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进行符合社会节律的创新。根据调查,有些村落传统体育已经结合现代制度方式实施相应制度规范和调整,有的项目也建立了组织协会,应用了有法律意义的契约条款合同。比如福禄村抢花炮、纳洞村的蚂拐舞等体育活动项目,结合现代社会的制度、组织机构,建立了相应的比赛规则。
  4  对村落生活逻辑有效遵循,体现村落行为方式
  进行少数民族村落传统体育行为创新,要对村落生活逻辑合理遵循,体现村落行为方式。民族传统体育都是在乡村产生的,所实施的体育行为和动作都反映了村落生活,实施相应的创新,一定要遵循村落生活逻辑,体现村落行为方式。比如,东兰县板龙村的体育活动“打榔”,要和社会变迁节律相适应,牙庭荣等传承人实施了打榔动作、器具、服饰等的创新和改造,可是并没有对其节奏进行改变。壮乡的稻谷脱壳劳动是打榔体育的生活原型,它的节律是独特的,不能快,以免稻谷被弹出槽臼;也不能太慢,否则会影响劳动效率[3]。所以,进行体育活动创新和改造时,不能改变打榔节奏,要符合舂米劳动节奏,不然会违背打榔村落生活逻辑。还有水族乡豆竹村的桐子镖,也含有当地生活逻辑。桐子镖是水族农民结合水族生活创造的体育项目,这是根据村民爬桐树摘桐子、投放到背离中的劳动方式,融合了“过独木桥”“踩火坑”等动作,所创新的体育项目遵循了当地村落生活逻辑,当地村民都很喜欢。所以,在进行民族村落体育的创新要追溯历史源头,结合村落生活方式和行为逻辑进行创新,体现历史的延续性和创新的依据。
  5  吸收时代文化营养,保守民族精神
  少数民族村落传统体育进行精神创新时,要吸收时代文化营养,保守民族精神。各个民族都有其自己的基本精神,这是经历了漫长历史而形成的,是进行民族体育创新的动力源泉。马山县加方村“大扁担”经过了多次改造和创新,融合了各种时代文化元素,可是并没有改变打扁担具有的“勤农事,庆丰收”的精神。“打扁担”是源于唐代的“打舂堂”。20世纪50年代开始,相应的加方村传承人吸收时代文化营养,进行了“打扁担”内容的创新,展现了加方村时代元素。其中的动作方式有复打、蹲打、反打、推打、走打、站打、转打等各种不同的打法,表现了壮族村民进行的播种、插秧、收割、舂米等劳动景象,这些都体现了辛勤劳作,欢庆丰收的精神。进行村落体育的创新要保守原有的民族精神,同时要吸收时代营养,进行自身精神的有效丰富。
  6  结语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村落传统体育进行的创新路径有很多方面,具体的要以民族文化为主体,体现民族的文化生活;结合不同层次的民族文化,实施体育器物创新,要对其使用价值有效超越,使其具有文化含义;进行体育制度的创新时,要和社会变迁节律相适应,加强制度约束;进行体育行为的创新时,要对村落生活逻辑合理遵循,体现村落行为方式;实施体育精神创新时,要吸收时代文化营养,保守民族精神。这些创新路径和观点不是非常完美,可是也体现了民族传统体育创新的启示含义。希望今后要引导国际先进文化,进行有效融合,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有效创新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孙庆彬,周家金,潘兰芳.少数民族村落传统体育创新路径探微[J].体育文化导刊,2017(2):71-75.
  [2] 穆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创新及审美表现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8,39(9):104-107.
  [3] 邓绍云.我国少数民族特色村落建设研究综述[J].科学技术创新,2017(7):235-23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612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