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习型就业团队建设的现实思考与路径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何平
【摘要】在我国新的就业形势下高校学习型就业工作团队建设工作刻不容缓。本文从阐述高校学习型就业工作团队建设的价值和意义入手,探讨了高校学习型就业工作团队建设现存问题,对于高校学习型就业工作团队建设路径优化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学习型 工作團队 建设模式
【基金项目】石河子大学医学院2017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YXYJG-2017-34。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003-02
高校学习型就业工作团队的建设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和就业工作人员都应当弄清学习型就业工作团队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与内涵,才能够根据新形势下我国的宏观环境、就业环境、行业特色来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学习型就业工作团队,来促进社会、高校、团队和队员个人的共同进步。
1.高校学习型就业工作团队建设的价值和意义
高校学习型就业工作团队建设的价值和意义体现在不同的方面,以下从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满足经济多元化发展需求、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促进高校深化改革等方面出发,对于高校学习型就业工作团队建设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分析。
1.1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
高校学习型就业工作团队建设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有着重要意义。确保高校就业工作顺利进行是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做好高校就业工作也是完善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中之重,因此在这一前提下高等院校通过贯彻学习型组织理论,并积极建设学习型就业工作团队,就能够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实践观、择业观和就业观,同时为培养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1.2 满足经济多元化发展需求
高校学习型就业工作团队建设能够满足我国经济多元化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高校就业工作者团队是大学生就业工作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就业工作团队实际上起到了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的作用。其次,高校在新的教学环境下建设学习型就业工作团队,本身也是顺应时代发展进步和进行高校自我革新的重要体现。此外,面对国内外各行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高校通过建设更加健全、完善的就业工作团队还能够起到沉着应对挑战的效果,并能够在优秀人才的投放上赢得更多的主动权和竞争优势。
1.3 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高校学习型就业工作团队建设本质上适应了新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现阶段我国进入整体经济结构转型阶段,我国有越来越多的行业更加迫切需要高等院校培养出具有国际意识、时代精神和创新理念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高等院校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则应当通过建设更加完备的学习型就业团队来解决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从而为推动社会充分就业,促进大学生实现人生目标,主动适应人才市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1.4 促进高校深化改革
高校学习型就业工作团队建设对于促进高校的深化改革有着重要的帮助。创建学习型高校就业团队是适应我国从传统社会转向信息化社会的重要措施。在这一时代中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终端应当努力地输出更多具有终身学习、合作意识、信息化思想的新时代优秀人才,故在这一背景下通过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实际上也反过来促进了高等院校自身的深化改革。其次,高校在创新知识和传播知识方面长期保持着明显的优势,因此高校需要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前提下不断优化自身学术氛围,并创建学习型校园来更加充分地发挥出高校师生的人才资源优势和示范性效应,从而做到辐射企业,辐射社区、辐射社会,最终能够在源头上促进为我国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起到重要的助力。
2.高校学习型就业工作团队建设现存问题
高校学习型就业工作团队建设现存诸多方面的问题,以下从就业工作者压力较大、危机意识相对薄弱、缺乏系统性思考、过于依赖工作经验等方面出发,对于高校学习型就业工作团队建设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
2.1 就业工作者压力较大
就业工作者压力较大是高校就业工作面临的基础性问题。现阶段我国部分高校的就业工作者存在有个人价值迷茫的问题,这具体表现为部分高校就业工作者处于“专干不专”的尴尬地位。其次,我国许多高校对于就业工作的重要性没有深刻的认识,这使得其在处理大学生就业工作时倾向于让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兼职就业工作者,这使得就业工作者成为了集“联络员”、“信息员”、“消防员”的多重身份角色。与此同时,我国许多高校的就业工作人员面临着日常事务繁多、工作头绪多、理论学习少、理性思考少的情况,这使得他们感觉到在工作上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并且也无法从就业辅导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与幸福感低,从而这一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产生了迷茫感。
2.2危机意识相对薄弱
危机意识相对薄弱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深远的。现阶段我国许多高校的就业工作者危机意识较为薄弱,这具体表现在部分高校就业工作者缺乏“时不待我”的危机意识,他们仍旧认为高校就业工作是一项常规性工作和事务型工作,而做好这一工作并不需要过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常常忽略对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创业学在内的知识进行学习与充电。其次,高校就业工作者危机意识的淡薄还使得其在实际工作容易遇到不同类型、不同情况的挫折,并且还会表现出遇到挫折时不知所措的情况,其结果就是导致部分就业工作者的工作思路日益僵化,工作方法趋于教条化的恶性循环。
2.3 缺乏系统性思考
高校学习型就业工作团队建设缺乏系统性思考的支持。我国许多高校的就业工作者大多是刚毕业的研究生甚至是本科生,他们的工作经验仅仅为“从学校到学校”,这使得其因为工作年限不长,工作阅历不多,在工作中表现出缺乏系统思考的问题。举例来说,部分高校就业工作人员在就业教育和职业生涯引导途径上多使用显性教育,而对于隐性教育则知之甚少并无法使用。此外,许多高校就业工作者在工作态度上存在着被动应付工作的情况,具体表现为请示报告多,主动建设少,形式主义多,主动研判少,并且部分就业工作人员还将就业工作岗位视为自己的一个短期过渡,因此无法在工作角色的扮演上做到因时、因地、因情和因景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2.4 过于依赖工作经验
高校学习型就业工作团队建设存在有过于依赖工作经验的缺陷。我国许多高校的就业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始终不能做到抛弃旧思维方式的情况,并在工作中常常倾向于从某个片面的角度去认识和思考现实中的问题,其结果就陷于经验学习的错误。其次,许多高校就业工作者在自身的工作理念上存在有很大误区,其将自身的工作片面解释为保证所在学校的就业率和签约率,而没有将提高就业质量和服务质量真正落实在实处。此外,许多高校就业工作者还存在有不善于运用网络虚拟社会的情况,这使得其在工作模式、工作媒介上难以与互联网兼容,最终影响到了实际工作的执行效率。
3.高校学习型就业工作团队建设路径优化
高校学习型就业工作团队建设路径优化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以下从增强团队运作协调性、提升角色定位合理性、增加團队建设包容性等方面出发,对于高校学习型就业工作团队建设路径的优化进行了分析。
3.1 增强团队运作协调性
高校学习型就业工作团队建设的第一步是增强团队运作的协调性。高校在增强团队运作协调性时应当基于高校内部各个子系统来构建出有序、协调的就业工作团队。其次,高校在增强团队运作协调性时还应当通过培育优良的学习气氛并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创造性,来建立起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符合人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团队协作机制。与此同时,高校在增强团队运作协调性时还应当兼顾协调好社会、高校、团队和个人等各方面的利益,从而能够构建出更加具有协调性、实效性的学习型就业工作团队。
3.2 提升角色定位合理性
高校学习型就业工作团队建设的关键是提升角色定位的合理性。就业工作人员在提升角色定位合理性时应当清醒的认识到在高校就业工作岗位上工作并非易事,因此不能抱着侥幸心理对工作内容予以轻视。其次,就业工作人员在提升角色定位合理性时还应当不断发挥自己专业领域上的特长,从生活、教学、科研等不同角度来帮助学习找到合适、心仪的工作。与此同时,就业工作人员在提升角色定位合理性时还应当学习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利用功空暇时间自主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律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从而能够通过付出更多辛劳、投入更多的精力来成为一个学生就业方面的优秀辅导工作者。
3.3 增加团队建设包容性
高校学习型就业工作团队建设需要着眼于增强团队建设的包容性。高校在增加团队建设包容性时应当投入足够多的资源来建设符合学校自身专业情况的学习型就业工作团队。其次,高校在增加团队建设包容性时应当运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来提升就业团队建设工作的稳定性,并合理利用好自身平台来构建就业工作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学习共享平台,从而能够做到让团队成员拥有更加充分、平等的对话机会。与此同时,高校在增加团队建设包容性时还应当鼓励就业工作团队中的成员们以开放的心灵包容他人的不同观点,同时不断矫正自己固有的思维定势,从而能够在工作中不断产生新的创意,并减少固执己见、本位主义、经验主义等问题对就业辅导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4.结束语
高校就业工作者团队建设工作的关键在于提升团队的正规化与专业化。高等院校在进一步深化就业团队建设时应当多方位地开展工作人员的业务理论培养和实践探索,确保就业工作人员可以对大学生的就业志向和学习情况有所了解,并能进行分析与探索,从而能够为高校学生就业工作进入新阶段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永安.关于提高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效果的几点思考[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2):44-47.
[2]周军军,罗定波,梁鹏.高校学习型就业工作团队建设的现实思考与路径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06):44-47.
[3]张再兴.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56-262.
[4]张才君,徐子良.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长效机制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34):42-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692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