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高校声乐演唱教学中语言的重要性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曹志敏

  【摘要】声乐演唱属于演唱方式之一,其历史悠久且特色鲜明,是我国艺术文化长河中最为璀璨耀眼的明珠,而语言不止是构建声乐演唱艺术的基础,更是声乐演唱表达自身思想情感的工具。无论任何形式声乐艺术表演,都离不开语言的支持,歌唱是人类表达内心情感最为直接亲切的艺术形式之一,追求以声传情的效果侧面说明语言对声乐演唱的重要性。本文以高校声乐演唱教学为切入点分析演唱特征及语言的重要性,提出具体的教学措施进行深入探究,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
  【关键词】高等院校;声乐演唱;语言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5-0099-02
  【本文著录格式】曹志敏.浅谈高校声乐演唱教学中语言的重要性探讨[J].北方音乐,2020,03(05):99-100,218.
  自进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校声乐演唱教学水平日趋成熟,社会对于高校声乐演唱教学提出全新的要求及标准。为了主动迎合时代发展潮流,满足日益严格的教学要求,高校声乐演唱教学工作重心逐步向分析语言重要性及提出具体教学措施转变[1]。声乐泛指人类声音所演唱出的音乐,包含语言的音乐,表演方式综合性较强,被国内外学者予以不同的释义,西方国家认为声乐泛指唱歌,而我国声乐演唱可分为曲艺演唱、戏曲演唱及歌唱等形式,涉及内容相对广泛。声乐表演时侧重于表现个人不同的演唱风格及把握语言韵味,着重强调突出声乐艺术性。鉴于此,针对高校声乐演唱教学中语言重要性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声乐演唱的特点
  我国是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间文化背景不同,声乐歌曲风格也存在着显著差异。但是共同特点是声乐都是语言及音乐艺术的结合体,换而言之声乐演唱必须吐字清晰发音准确[2]。由于我国民歌章段结构形式多样,例如,以四川、湖南及陕南为典型的赶五句或形式复杂的四句头等,章段结构不同其韵脚也不尽相同,客观上要求演唱人员选择不同的演唱方法,例如演唱情歌咬字力度相对轻微;演唱欢歌情感相对奔放;演唱颂歌歌曲相对铿锵激昂,演唱时分外动人。
  从演唱技巧来看,演唱人员要结合歌曲情感特色控制演唱速度,并由于不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也不尽相同,必须合理控制演唱速度向听众准确传达内在情感。在声乐艺术演变发展进程中,我国声乐演唱技巧融合了西方美声唱法。纵观西方音乐史,西方美声唱法具备科学化及系统化等鲜明特点,广泛影响同时期各个国家声乐演唱技巧,客观上要求相关教师不止需要向学生传授声乐知识,更要结合时代发展潮流革新自身教学理念,积极引进西方国家的美声发声技巧及唱腔体系,融入我国声乐演唱艺术特色,这样有利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声乐演唱方式。
  二、高校声乐演唱教学语言的重要性
  一般说来,音乐可分为器乐及声乐两大类别,国际声乐泛指音乐演唱及音乐表演,我国深受自身历史文化发展演变因素的影响,国内声乐泛指音乐演唱表演及戏剧两种形式的统一,着重强调营造音乐意境。相较于器乐,声乐凸显演唱者情感的真挚性,客观上要求研究人员不得单一看待声乐或器乐,尽可能将其视为作品情感的直观阐述,侧重于营造整体意境表达完整的思想内容。聲乐不止是直接展现艺术手法的体现方式,也不局限于获取单一聆听感受,倾向于大脑机制作用下获得生活感悟的过程。由此可见,声乐演唱中词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及作用,充分发挥突出演唱本质的作用。
  从声乐艺术角度来看,音乐与语言二者密不可分,而声乐语言可分为声乐、旋律及歌词3个方面内容,换而言之声乐演唱离开语言则丧失自身灵魂失去声乐艺术自身魅力,侧面说明声乐演唱中语言占据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声乐演唱效果越完美演唱技巧运用越纯熟歌词语言运用越灵活,这点以美声唱法为集中体现。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语言文字读词发音及组词结构均存在着显著差异,直接决定了发声技术也不尽相同,并且部分学生过于重视发声技巧忽略学习发音方法或深受地域间口语口音的影响,造成发音困难,难以全面表达歌曲真正内涵。
  歌词在声乐艺术创作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及地位,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即便乐器为声乐演唱提供情境铺垫,但效果仍无法与语言相媲美。语言不止能向听众直接传递歌曲主旨内容,促使听众欣赏声乐艺术过程中体验更为深层次的情感,更能引发听众产生与歌曲内涵相似的情感共鸣。语言主要通过不同语调及词汇表现出不同的情感,促使听众切身感受到不同的情感体验,体会歌曲内容,语言能带给听众心灵层面震撼,一定程度上扩大影响范围。语言优美不代表其适用于声乐演唱,客观上要求语言与演唱节奏相匹配。
  三、高校声乐演唱教学突出语言重要性的措施
  (一)培养艺术兴趣
  俗语有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换而言之声乐演唱以培养学生艺术兴趣为前提条件,侧重于在演唱过程中投入情感[3]。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秉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工作原则,利用自身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及求知欲,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声乐演唱声音优美及情节生动的作用,便于学生形成强有力的学习动机,以《声乐协奏曲》为例,这是前苏联音乐史上第1首人声协奏曲,侧重于描述国家山河的壮美以及对国家的热爱之情,教师指导学生安静聆听协奏曲中花腔选段及衬词选段,体会协奏曲中隐含的战争主题,适当引入前苏联卫国战争等方面史料。
  (二)丰富教学方法
  由于高等院校中大多数学生自身歌唱基础不够扎实且音色存在着显著差异性,以往大合唱式教学方法早已无法满足现阶段教学要求。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音色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提前做好前期调查工作明确学生适宜的演唱风格,与自身演唱风格进行对比,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表达,增强学生声乐鉴赏能力。积极开展自我评价,提高学生艺术评价水平[4]。全新教学方案对于教师要求相对严格,客观上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及观察力,尤其是教学过程中要保证学习小组分配合理性,科学安排教学时间及教学任务,以达到保证声乐教学质量的目标。   (三)选择适宜作品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相关教师结合学生音色特点选择适宜的声乐演唱作品,对于保证声乐演唱教学效果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选择作品时尽可能贴近学生兴趣爱好,不得选择《一抹夕阳》等艺术欣赏难度较大的声乐作品,这不利于学生快速掌握演唱要点,尽可能选择类似《绒花》等旋律流畅且耳熟能详的声乐作品,帮助学生领悟歌词意义,调动学生演唱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声乐教学的有效性。受互联网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影响,教师可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搜索自身感兴趣的歌曲,拓展学习视野,保证学习过程与时俱进,有利于我国声乐演唱长远发展。
  (四)积极参与活动
  由于声乐作品演唱要求歌手相对严格,需要完整表达歌曲内容、传递歌曲情感及保证演唱效果等,客观上要求教师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声乐演唱表演活动,便于及时发现自身不足,活动结束时可探讨演唱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身演唱技术的优势及劣势。教师上台前向学生讲解演唱技巧及演唱要点,告知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及处理措施,确保学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活动结束后,积极与学生讨论演唱过程的不足之处,使学生于实践中不断成长,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评价,尽可能避免下次演唱出现类似问题,大大增强学生自身演唱水平。
  (五)规范日常用语
  从实践意义角度来看,规范日常用语能帮助学生抓住学习过程中现存问题,有利于简化复杂的理论知识,提高解决发音问题的效率及速度,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规范学生日常用语,将“气息沉”“吸气深”及“吐气稳”等原则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融会贯通各种音乐风格、演唱表现技法及唱法,结合学生嗓音条件及声乐基础,制定相应的语言纠正方案,明确声乐学习的主流趋势及大致方向,便于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确保规范语言运用的合理性。
  (六)提高教学效率
  声乐教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歌唱技巧,但是学生歌唱技巧掌握的准确性离不开教师长期指导及多次练习,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相应的歌唱概念。从意义角度来看,语言精炼泛指使用最少的语言简明扼要表达自身陈述内容,所使用的语言不累赘不冗余,日常学习训练中采取精炼的语言进行点评能予以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有利于拓展思维,深化记忆力,提高声乐课堂教学效率。单一开展声乐理论教学忽略实践教学或实践教学时间不充分均存在着浪费大量时间精力的可能性,不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难以全面吸收学习内容。
  例如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耗费大量时间或精力向学生讲解气息运用技巧、发声器官调整技巧、共鸣腔打开技巧及演唱风格区别等方面内容,看似井井有条,但是讲课内容主次不分重点不明,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及求知欲。教师沿用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相关声乐教师必须反复推敲课堂用语,紧扣教学任务及教材内容,选择合理、适宜及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形式,做到少说空话及少说套话力求精益求精,进一步提高声乐教学效率,保证声乐教学效果,充分发挥教师自身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形成强有力的学习动机。
  (七)深化理解程度
  相较于乐器教学,声乐教学主要向学生传授人体发声器官运用技巧及配合技巧,这些都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由于声乐理论知识及相关观念相对抽象,客观上加大了声乐教学的难度,换而言之,声乐教学可持续性离不开教师前期准备环节的支持,准备工作好坏与教师语言运用水平、学生理解程度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语言描述越生动形象越能将晦涩难懂的理论术语快速转化为浅显易懂的语言语句。由此可见,语言越生动形象越能拓展学生思路增强学生语言理解能力,进一步巩固学习印象。通常情况下,声乐教师倾向于选择类比、夸张及比喻等方式讲解相关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要点。
  (八)语言辅助工具
  恰当的肢体语言是保证声乐教学效果的主要辅助工具,尤其是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肢体语言或表情语言越恰当合理越能增强教学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及求知欲,提升教学直观性及生动性,以声乐教学中恰当的肢体手势为例,不止能帮助学生快速领会教材中内在含义,作出准确回应,鼓励认可的眼神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由此可见,实际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师秉持实事求是的教学原则确保肢体语言使用合理恰当,保证学生学习效果及各项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总而言之,语言越生动形象越精炼准确越能提高声乐教学效率确保其教学质量。
  四、结语
  通过探究,认识到高等院校声乐演唱教学以突出语言重要性为前提条件,提倡学生灵活运用歌声传递音乐作品情感,利用语言表达作品中思想内涵。相关教师秉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工作的原则,提高学生声乐演唱水平,积极组织不可或缺的语言訓练,确保学生语言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促使演唱水平达到更高层次。总而言之,语言在高等院校声乐演唱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及作用,客观上要求教学双方不断探索声乐演唱中语言技巧,推动我国声乐演唱艺术蓬勃发展,真正意义上屹立于世界范围内文化艺术之林。
  参考文献
  [1]段小丽.高校声乐演唱教学中语言的重要性[J].戏剧之家,2018(15):199.
  [2]张楠.高校声乐演唱教学中语言的重要性探究[J].黄河之声,2017(19):15.
  [3]陈霄虹.高校声乐演唱教学中语言的重要性探讨[J].戏剧之家,2017(5):256.
  [4]张放.声乐艺术指导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黄河之声,2016(7):36.
  [5]陆宗武.民族高校声乐教学纳入戏曲唱腔探究[J].歌海,2015(6):48-52.
  [6]刁刻.高校声乐演唱教学中语言重要性探析[J].音乐时空,2015(20):179-180.
  [7]林少杰.高校声乐演唱教学中语言的重要性探讨[J].戏剧之家,2015(10):214.
  [8]杨甦,陈燕.普通高校公共声乐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0(5):186-190.
  [9]张坚,张智斌.声乐艺术中的技术与个性——兼论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4,33(2):134-138.
  [10]王国峰.浅谈高校声乐演唱教学中的语言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2013(17):17-18.
  作者简介:曹志敏(1970—)山西稷山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07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