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生态建设新画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记者
记者:在环境保护方面,先进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为什么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呢?
金鉴明:人类目前正由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后期向着生态文明迈进,全球环境保护的历程从 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到 1992年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再到2002年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的首脑会议的30年。这是人类历史不平凡的30年。中国环境保护30多年的历史也是在全球环境30年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人们已经或正在反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破坏生态所获的物质文明是不可取的。这种生产模式的工业文明同样应该抛弃,需要用先进的理念、持续发展的观点研究和探索一条走发展与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
记者:构建生态城市的前提和保障是什么?
金鉴明: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城市化可以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能合理利用土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教育、就业、文化、健康和社会服务行业,推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中国城市化率目前只有39%,离世界城市化率平均50%相差较远,预计用50年时间提高到75%。建设具有容纳11―12亿人口的城市容量又要使其防备“城市病”的发生,其解决的主要途径是构建生态城市的城市发展新模式。这种城市发展的新模式可以避免由于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种种城市弊病,同时也是城市自身发展的需要、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编制生态城市战略规划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前提,明确构建生态城市的目标、框架、内容、措施是实施生态城市的重要保障。
记者:在城市污染治理产业化方面,政府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金鉴明:在城市污染治理产业化方面,政府的计划经济体制急需向着社会化、企业化、专业化管理模式转变。中国城市环保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原因是仅靠政府投入远远不够,多渠道投资机制尚末建立,设施运行费完全靠政府补给,治理成本过高。近年来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在环保污染治理中引入新的市场机制,建立了环保产业的社会化、企业化、专业化的管理模式。目前,传统的污水处理双损模式向着走可持续发展生态化处理双赢模式转变。城市污水处理模式转变为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之路,即“适量开采、适当分散处理”之路,由双损局面变为双赢。目前江苏,浙江等省的许多民营企业已采用BOT模式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和城市固体废物并取得成效。
记者:近年来,中国农村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呈现出哪些新的探索模式?
金鉴明:第一,建设不同类型的生态农业模式。近年来,中国生态农业的不同类型在全国试点近2000个。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实验生态农业在市场经济形势下产生了实施产业化发展、企业化经营的生态农业新模式,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第二,农村区域生态环保先进模式――生态示范区。中国的生态示范区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协调经济、社会、环境建设为主要对象,在以县域为区域界定内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健康的持续发展。生态示范区类型有生态农业型、农工商一体化型、生态旅游型、生态破坏恢复型等生态示范区类型。第三,发展有机农副产品的有机农业生产基地模式。有机食品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的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所有农副产品。它是安全、健康、富有营养的食品。
记者:中国是怎样解决自然保护区自养模式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的?
金鉴明:至2004年底,全国已建有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2194个,其总面积14822.6万公顷,陆地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4.8%,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26个。国家提倡以自养的方式发展,以减轻国家对自然保护区资金投入的压力,但自行开发经营如不按保护区条例进行,往往又会带来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所以多年来一直探讨和研究如何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于自然保护区,使之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矛盾,达到既发展保护区经济增加自养能力又维护好自然保护区及区内生物多样性保护双赢的目的。保护区应该走自养的道路,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把生物资源变成资源优势和产业经济。运作比较成功的有辽宁蛇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养模式。浙江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实验区以药用植物为基地的自养发展模式等,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链接
环境生态学专家金鉴明院士
金鉴明,浙江省杭州人。1955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1960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研究员。在环境工程学科领域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富有创造性的成就。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物种移地、就地保护工程和自然保护区设计、建设工程等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在生态定量化的研究和应用、广西花坪银杉自然保护区定位站研究和辽宁蛇岛保护区的建设、麋鹿回归大自然的遗传生态工程的设计等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其成果具有开创性、创导性、应用性和操作性。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