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钢琴学习中的训练和音乐表现相关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君良

  【摘要】音乐表现力是从事音乐表演者必须具备的能力,钢琴素有乐器之王的美称,音色美妙通过多彩的和声能展现美轮美奂的音乐。钢琴音乐表现力通过演奏者对作品的诠释和情感发挥得以表达。钢琴演奏要想准确通过琴声表现音乐,必须具备一定的演奏技巧,但仅有技巧不注重音乐表现会失去艺术的价值,钢琴学习中必须处理好技巧训练与音乐表现的关系,实现技巧与表现的统一。
  【关键词】钢琴演奏;技巧训练;音乐表现力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5-0054-01
  【本文著录格式】张君良.钢琴学习中的训练和音乐表现相关性[J].北方音乐,2020,03(05):54,59.
  钢琴演奏是技术性较强的艺术,出现了各种技术训练方法,技术是音乐表现采取的手段,单纯追求技术训练忽视音乐表现会失去钢琴音乐的价值,技术以表现音乐为目的,钢琴是精密复杂的乐器,演奏者想弹奏出美妙的音乐,必须具备一定的演奏技巧,演奏者使用不同的演奏方法,要能自如地控制强弱速度,才能实现表现音乐的目的。演奏者要有技术的基本,有用感情发掘隐藏在乐谱中的音乐内容的能力,更好地表现音乐思想情感,钢琴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处理好技巧训练与音乐表现力的关系,这是使学生成为成功演奏者的关键。
  一、钢琴技巧训练概述
  钢琴技术训练是进行扎实的基本功训练,是對手指、手臂灵活度的训练。技术训练需要掌握一定的尺度,在学琴的不同阶段技术训练的时间强度不同。学琴初级阶段,应以十指灵活性练习为主,学生初学钢琴,手指训练十分重要。学生初期所学曲子短小,音乐性不强,有必要配合一些小乐曲练习,防止学生练琴感到枯燥。学琴中级阶段学生的基本功得到一定的积累,向高级阶段过渡期基本功训练更加重要,应适当加强训练强度,在练习曲的速度上有所提高。应注意乐感的培养,可练习一些中型的中外乐曲,巩固学生的基本功。学琴高级阶段学生掌握了扎实的基本功,初步具备了完成技术性乐曲的能力,可适当减少单纯的基本功训练。不同乐曲中有不同的技术难点,可以逐个攻克技术难点,避免枯燥的练习基本功。
  乐曲中常见的标识乐句起止的符号是弧线,应区分乐谱中句法连线与演奏法连线,演奏前明确意识,句法连线往往采用大弧线,使句子更加连贯。演奏法连线作用相当于跳音。两种弧线在乐曲中的运用各有特色,器乐曲华彩段是器乐作品中经典的部分,是钢琴即兴自由表现技巧的段落,钢琴家可以通过华彩段尽情发挥自己的演奏才华,演奏者要首先确定节奏,准确清晰地把握分句特定节奏段,演奏时应有力度变化自然,自由延长在旋律结构中具有重要作用,把握好分寸才能使音乐具有完整性。
  二、钢琴演奏音乐表现力
  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音乐表演艺术需要表演者在将无声的谱稿通过自己的理解表现传达,不同的演奏者对同部作品处理不同,欣赏者的观赏角度不同,演奏者从事音乐表演活动表现方法形式构成音乐表现力,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包括音乐感知能力,体验力与想象力[1]。
  音乐表现需要演奏者感受音乐,对音乐有不同的表现能力,要对音乐有正确的理解需要对音乐有分析感知能力,音乐分析能力在平时学习中积累,音感能力是学琴者天生具备的乐感经过演奏实践逐渐形成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倾听思考,与琴友交流,培养学生的表演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广泛兴趣,让学生聆听歌剧,室内乐等其他音乐形式,学琴者可以通过其他音乐形式引起兴趣,更加全面了解音乐,促进对音乐的认知。培养音乐感知能力,可以在钢琴演奏中更好地表现音乐。钢琴教学中要注重视听触觉三个维度训练学生感知音乐的能力,加强视奏能力的培养,协调肢体,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
  音乐的体验能力是对作品深入挖掘的前提,实践体验方式包括资料查阅,音乐会观摩,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教师可在布置乐曲前让学生下载试听,在练习时较快进入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文章,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等,更好地理解作品思想。通过聆听演奏家的演奏感受同一作品不同钢琴家的个性处理。音乐家进行创作需要体验,不体验无法找到作品的灵魂。
  音乐学习非公式化学习,丰富的想象力会激发演奏者的演奏热情。艺术想象力培养尤为重要,在教授学生时要引导学生进行音乐鉴赏,如讲解钢琴曲《保卫黄河》,用拍摄到的雄伟壮观的黄河图片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找到演奏作品风格方向。钢琴演奏中丰富的想象力可经后天的培养,音乐想象力的培养的短期难以见效,应在钢琴教学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开拓想象力,如中国乐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可以引导学生想象陕北人民解放后欢天喜地的场面,感受军民同庆的喜悦。
  三、钢琴技巧训练与音乐表现力的关系
  (一)技巧训练是钢琴演奏的基础
  钢琴学习中每首成熟的曲目都有自身的力度、音色等要求,通常具有较难的技术片断,完成音乐作品必须具备一定的演奏技巧,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技巧训练,技巧是丰富的表情调色板,具备一定的技巧学习钢琴作品时,演奏者有更多的注意力进行音乐表现。
  手指基本功的技巧训练贯穿钢琴学习过程,手指干净独立的跑动训练,音阶、八度等各种音型训练都是需要要求学生训练的课题,常用的教材有《施密特钢琴练指法》等,断奏、联奏奏法的要领,每种奏法可分为多种情况,如何用不同演奏方法获得相应的音效是学生训练的目标。连奏是歌唱性奏法,初学者往往难以掌握。和弦奏法要整齐,如右手演奏和弦往往突出高声部旋律音,通过训练让学生逐步达到自如控制各声部力度层次。
  (二)音乐表现力是钢琴演奏的目的
  钢琴艺术本质是通过演奏表现音乐抒情,表现音乐是钢琴演奏的根本目的,表演是二度创作,必须融入感情,否则不能成为钢琴音乐艺术,只能是技巧的堆砌。优秀的钢琴家都是认真演奏作品,深刻理解原作曲者创作意图后,再融入自己的演奏风格[2]。
  不同体裁的音乐做需要用不同的声音奏法表现,钢琴演奏者学习音乐作品要了解相关的人文背景,分析作品的情绪等,如演奏巴赫作品时,其所处时代钢琴力度变化不丰富,共鸣较现代钢琴弱,作品通常以断奏等装饰音丰富作品表现力。演奏巴赫作品要充分考虑时代特征,弹出淡雅清晰的声音。浪漫时期的钢琴音乐大胆突破古典主义时期的共性作曲手法,善于用幻想手法表现其思想情感,在演奏作品中应注重个性风格。
  音乐作品是通过作曲家在特定时期背景下的产物,作曲家利用音乐表述内心世界,创作时往往用特殊的手法表现创作意图,如音符,结构,各种力度等提示,学习作品时要充分分析音乐,认真读谱,表现出乐谱中的各种术语等,正确表达作曲家在音乐作品中表达的心境。演奏者理性分析作品后可以使演奏服从音乐表现,只有对音乐理解演奏才能打动听众。
  (三)技巧训练与音乐表现力的辩证关系
  技巧是钢琴演奏的基础,良好的钢琴演奏技巧是准确表达作品内容的重要手段,仅有技巧不注重音乐表现只能是苍白的声音堆砌,有人认为内心有音乐演奏时就能演奏出相应的效果,其实非也,钢琴艺术没有基本技巧掌握难以表现出音乐的意境。具备一定技巧学习钢琴作品时,判断某个作品的类型,如抒情性或激情性等,根据音乐特性采用相应的触键方法,才能更好的表现音乐。
  钢琴演奏学习中,应将技巧训练与音乐表现相结合,根据情感需要控制声音力度变化,将声音转化为独特的情感体验,才能打动听众,使听众产生更多共鸣,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注重音乐表现,学会将音乐表现与技巧融合,使技巧训练与音乐表现同步前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周龙慧.钢琴演奏技巧对于音乐表现的重要作用与训练对策[J].黄河之声,2019(10):31.
  [2]许晶晶.浅论钢琴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J].北方音乐, 2019,39(12):63-6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08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