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麦玉米不同种植模式的比较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作为重要的农业国,小麦与玉米在我国大规模种植,是解决温饱、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本文针对小麦与玉米的种植模式展开探讨,针对多种种植模式加以对比,提出适用于不同区域农业环境下的小麦与玉米种植模式,为提升农作物产量提供支持,以期给农业人员提供可行参考。
  【关键词】 小麦玉米;种植模式;产量对比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1073(2020)03-0132-133
  Comparative Study on Different Planting Patterns of Wheat and Maize
  LIU Yuhua
  (Agri-forestry and Water Service Center of Yansi Sub-district Office   Liaocheng, Shandong   252042)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agricultural country, wheat and corn are planted on a large scale in China, which is the ke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food and clothing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lanting modes of wheat and corn, compares the planting modes of wheat and corn, and puts forward the planting modes of wheat and corn that are suitable for different regional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s, so as to provide support for improving crop yield and provide a feasible reference for agricultural personnel.
  [Key words] wheat and maize; planting mode; production comparison
  多熟制在我国北方地区取得广泛应用,基于间套复种的方式种植小米玉米后,将形成复合群体,表现出作物同产量交互高度复杂的基本特点。基于此,需以实际种植环境为基准,确定合适的种植模式,从而达到高产高效的效果。
  1  试验设计
  本次试验采用单因子随即区组方式,共计20个小区,4次重复。关于小麦种植品种,均使用的是沈农9625,试验中播种量220kg/hm2。伴随处理方式的改变,对应玉米品种也存在差异,具体有:单作小麦;小麦复种玉米,为沈旱1号;20+40(cm),为唐抗5号;玉米单作CKI,为唐抗5号;120+80(cm),为沈单10号;玉米单作CK2,为沈单10号。在上述提及的各类种植模式中,玉米种植密度均相同,即为48000株/hm2,。
  针对小麦生长过程展开全方位调查,主要考虑两点内容:第一,在收获前两周检测生长环境,体现在各层次风速、照度变化以及田间温度三个方面;第二,在收获时检查,分析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并获得实际产量值,在室内环境中考种。关于玉米的生活,考虑影响产量的因素与实际产量两个方面,依然在室内考种。
  2  结果分析
  2.1  不同种植模式在产量方面的影响
  2.1.1  门小麦产量影响    基于试验结果得知,所提出的各类种植模式中,在20+40(cm)模式的小麦产量最高。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种植模式发生改变后,使得小麦产量存在显着差异。相比于120+80(cm)模式,通过20+40(cm)模式种植所得的小麦产量大幅提升;但分析单作与20+40(cm)、120+40(cm)三种模式,得知各自在产量上并无过大差异[1]。总体上,在小麦种植中,以20+40cm模式的应用效果最好,具有较大的增产可能,在该模式基础上少种一行,甚至出现增产现象。
  2.1.2  玉米产量影响    基于对各模式玉米产量的分析得知,相比于套种方式而言,单作玉米的产量得到大幅提升;相比于窄带方式,宽带减产幅度随之加大。伴随种植模式的改变,玉米收获产量存在明显差异,窄带型玉米产量明显更高。从而得知,同宽带型种植方式而言,基于窄带型种植方式有助于提升玉米产量。
  2.1.3  全年产量影响     基于对多种种植模式的分析,在复合群体结构中,各个单元间呈现出明显的矛盾竞争关系,并伴随有协调互补的情况,这也正是全年产量变化的表现途径之一。通过对全年产量的分析得知,种植模式的改变,各自的全年产量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在两玉米品种的单作产量上虽有差异但较为微弱。基于对多种模式的分析,玉米单作同120+80cm两种模式之间表现出显着差异,其它模式之间存在极显着差异。仅考虑全年产量这一因素,得知20+40(cm)种植模式最为合理。
  2.2  不同種植模式在农艺性状方面的影响
  2.2.1  小麦茎部穗部影响    就小麦而言,形态指标主要可通过株高、地上生物产量两个方面呈现。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种植模式下,无论在株高还是产量上都存在明显的区别。以收获期为例,针对该阶段的株高与地上生物产量两大指标展开分析,具有20+40(cm)大于120+80(cm)大于单作模式的规律。种植中,若套种小麦株高有所提升,生长出的穗长、穗量与粒数都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这一现象的出现,意味着20+40cm、120+80cm模式可以创造更为良好的物质基础,相比之下单作模式主要表现出茎基宽窄、稍矮的基本特点,穗产量随之减少。   2.2.2  玉米茎部穗部影响    基于试验结果得知,单作玉米模式表现出穗位高、株高的基本特性,就套种玉米而言,在生长阶段易出现争肥、遮光等现象,不利于整体长势,在后续收获阶段,尽管光肥条件都较为良好,但难以弥补前期生长不良遗留下的缺陷。穗部形状方面,单种同套种两种模式之间存在差异但较为微弱,而在千粒重等层面则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从而表明,套种玉米穗位相对更高、茎基宽减小,伴随有部分较高植株,会对玉米籽粒产量带来直接影响。在后续种植阶段,基于何种方式降低小麦对玉米生长营养的影响尤为关键,值得相关人员做深入的探讨。复种玉米层面,在穗部性状、生长发育状况等层面都明显弱于套种玉米与单作玉米的方式,因此在后续的种植工作中,需挑选合适的玉米品种,提升其产量优势,且在研究中还需注重对经济效益这一层面的需求,通过此方式获得较好的生产意义。
  2.3  不同种植模式对小麦田间生态效应的影响
  2.3.1  对光照效应的影响    在群体结构足够合理时,光的分布也更为合理,彰显出了叶片的功能优势,可为群体高产提供良好条件。在单作种植模式中,整个种植区域可视为具有均匀介质特性的表面,此时光从顶部均匀向下透射,但这一现象在20+40(cm)以及120+80(cm)中存在差异,由于群体呈现的是带状特性,因此表面会出现不具有平整性的“瓦楞面”,在扩大群体采光面的同时还提升了侧面透光量,因此这两种模式更有助于群体吸收光能。就实际生长态势来看,在20+40(cm)的种植模式中,虽然空出一行,但小麦具备较好的自动调节能力,通过叶片外延的形式,可有效减少光损失量。
  不同套种模式对应光照强度存在差异,单作顶部超8万lx,120+80(cm)与20+40(cm)两种模式在顶部照度上并无过大差异。活动层照度方面,20+40(cm)模式的最大值多集中在上午10点,约为6万lx,且后续时段下降平缓,表明20+40(cm)模式可创造优良透光条件,提升了光合作用,有助于干物质的积累。单作活动层峰值主要集中在12:00,约为6万lx,但在后续阶段出现急剧下降的趋势;尽管120+80(cm)模式活动层照度相对较低,但是前期上升速度明显优于单作模式,且在后续阶段缓慢下降,因此照度得到有效利用。单作活动层光照相对较低,与群体过于密集有关。20+40(cm)与120+80(cm)两种模式在基部照度上都相对较低,表明活动层对照度的利用水平相对较高,有效控制了光损失,边行长势较旺,容易对内行带来不良影响,在后续阶段虽有下降但速度较为平缓。
  2.3.2  对小麦田间风速效应的影响    风速会加速C02的流动,随之对光合作用带来影响,也是干物主积累的重要影响因素,最终在产量方面存在差异。基于高矮作物套作的方式,由于矮杆作物可构成通风透光走廊,因此提升了空气流通速度,群体内部的C02流通较为频繁,叶片界面层厚度得到有效控制,削弱了C02进入叶肉细胞的阻力。经试验得知,20+40(cm)模式具有较为良好的通风条件,可提升C02流通速度,120+80(cm)模式次之,而单作模式下群体密度相对较高,存在于基部、活动层的风速相对较小,不具备优良通风条件。
  2.3.3  对小麦田间温度效应的影响    尽管种植模式存在差异,但温度峰值大体相同,均介于12:00-14:00区间内,20+40(cm)与120+80(cm)模式的各部分温度变动规律相同,为顶层>活动层>基层的规律,且在活动层与基部中温度相对较低,与空气流动有直接关联,随之降低行间温度,因此在12:00-14:00区间内不易出现高温伤害现象;就单作模式而言,则有基部>活动层>顶层 ,由于不具备优良通风条件,因此易引发基部温度上升现象。
  3  结语
  小麦玉米种植模式的不同,实际产量随之产生差异,以20+40(cm)模式的产量最高,随后为120+80(cm)模式,且通过窄带种植的方式更具产量优势,在以小麦为主的生产区域,此模式具有较高可行性。值得注意的是,种植模式仅建立在试验条件下,对应于地区以及不同品种上均有一定差异,例如冬小麦与春小麦的不同。且小麦玉米复种产量将明显小于玉米单作,表明复种模式在产量上并无优势,若存在改善经济效益的方法,此模式则具有较好的发展空间。我國北方地区以小麦种植为主,但小麦单作的方式产量最低,因此需要采取与其它作物套种的方式,但具体模式需以实际情况为准,在生产力较高的地区,可采用20+40(cm)模式,否则则以120+80(cm)模式为主;从生态效应这一角度来看,小麦20+40(cm)模式更具优势,且明显优于120+80(cm)模式,可以有效发挥出边行优势。
  参考文献:
  [1] 董楠. 不同作物组合间作优势和时空稳定性的生态机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7.
  (编辑:赫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52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