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与目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从优化经济结构的发展主线以及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平衡点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进行探讨,接着对其最终目标进行分析。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结构 全面发展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
  经济发展不仅包含量的方面所产生的变化,也就是经济增长,同时也涉及质的变化,也就是经济结构方面的改进和优化。对经济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和优化,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当前阶段我国所面临的形势所需。
  优化产业结构应该摆在首要位置,并使之高度化、合理化。对产业经济发展趋势要认真研究,将产业转型的升级转型有效合理地推进,分析产业变迁规律,将产业的集群化、融合化、生态化积极推进并发展。产业结构优化最重要的一点是选择工业新兴技术,把新兴科技产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产业,可以提高中国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摆脱低利润,高成本的传统发展模式的束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扩大和加强新兴技术产业,通过金融创新将民间资本引入实体经济,防止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分离。通过打破技术和市场垄断,形成全新机制,使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产学研上中下游互动互促。同时,进一步转型升级传统资源性产业,重点关注现代服务业对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的贡献。为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们应重点发展物流、金融、咨询、培训等现代化生产服务业,以满足企业与产业的发展需求。为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我们将根据经济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当前典型的绿色低碳产业和旅游文化产业。
  二是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就需要优化区域内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合理配置区域内资源和要素,提高经济水平和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例如,我们在地方特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的经济,以达到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目的。
  三是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使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遭受严重破坏。农民的收入不能提高,农村的购买力不能上升,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顺利转移,工农业劳动力和工农业产出比例不平衡,不可能改善经济发展质量。因此,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推进城乡服务设施和环境建设,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设施的供给水平,使服务业市场迅速发展。统一包括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和土地转让市场在内的城乡要素市场。确定国家基本保障的范围、水平和对象,管理标准统一化,使社会保障体系达到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水平。
  第四,优化产品结构。优化产业结构的突破口就是要不断调整不同品种和不同等级的产品生产。从宏观角度看,要求国家加强产品结构的宏观调控,并在国家产业政策的约束下进行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以结构协调和总量平衡为主要目标,只有在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规划的基础上,合理调整不同地区,部门和企业的产品结构,才能实现全面优化。在微观领域,企业需要对内部管理进行不断加强,建立一套适合市场经济的决策程序和制度。根据市场需求,我们应对现有产品进行排队和分类,并围绕市场进行调整。
  二、效率和公平间的平衡点
  目前,国人的神经正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业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以及由此产生的生活质量差距所扰乱,也引发了人们进一步思考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根据经济学的解释,只有当效率激励与收入差距扩大密切相关时,才会削弱非效率激励的影响,同时对社会没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可以积极地促进经济增长,如果由于偏离效率激励机制而导致收入差距扩大,那么收入差距扩大对增长的影响不是促进,而是干扰或者抑制。因此,提高市场效率的内在要求是不断提高社会公平程度,而且,效率对个人行为的有效激励也取决于社会公平程度。
  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已成为我国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效率和公平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规则,但它们又是紧密相连在一起的。公平以效率为基础,同时公平也是效率的保证。提高效率需要许多条件,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公平,换句话说,效率增益取决于公平的社会规则和社会秩序。从这个意义上说,提高效率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公平。简而言之,效率为公平奠定了基础,公平为效率创造了条件。没有效率,就没有公平,没有公平就会低效,效率和公平同样重要,二者不可偏废。从“公平第一”到“效率第一,兼顾公平”再到“公平与效率同等重要”,政府对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的思考经历了上述变化。在这个阶段,关键是要在它们之间找到平衡,实现良性的相互促进,即公平提高效率,效率促进公平。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最终目标
  若想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良好的物质基础,就必须以经济的发展创造物质财富。但必须强调的是,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过度使用自然资源和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的,这涉及可持续发展问题。从目前的认识来看,全社会倡导的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不仅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经济生态规律的积极适应最重要的是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内容是通过体制机制和技术创新,使循环、低碳和绿色经济快速高效发展。同时,发展方式转变包括与经济发展相关的社会繁荣,促进企业,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例如,在某些人中,富裕的物质生活带来的所谓“幸福”和高生活压力造成精神上的“伪幸福”影响了社会的和谐。鉴于这种情况,企业的营销模式应该从满足需求转向创造需求。在提供多元化产品的同时,企业应更加注重提高消费者的精神层面满意度,以“人文主义”而不是“功利主义”的营销思维作为市场的向导。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必须始终坚持“人本主义”“环境主义”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以经济结构优化为主线,找到效率与公平的平衡方向,促进人民群众、企业、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武国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思路与新亮点[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16-20.
  [2]张旭.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战略的调整与实施[J].经济纵横,2017(03):34-39.
  [3]劉利飞.创业型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驱动力[C].2018年3月未来教育家学术研讨会.0.
  [4]刘勇.在补短板中抓好农业结构性改革重点[J].广东经济,2017(5):6-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59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