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针对因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产生的影响以及在新旧制度转换中的衔接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和描述,以期能够在事业单位中更好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核算;预算会计核算
  一、新政府会计制度概述
  随着我国会计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为适应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报表制度改革的需要,财政部于2017年10月提出事业单位从2019年1月1日开始执行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不再执行原有的划分各行业和单位的会计制度。为了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统一会计核算口径,财政部因此还专门制定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新制度规定了事业单位应具有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核算的双重功能,实现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双重记账,目的是为了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相互分离又相互衔接,从而全面、清晰反映本单位的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新制度还要求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表是以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数据而编报;预算会计核算则采用收付实现制,部门决算报表是以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数据而编报的,因此事业单位的两种报表系统编制的基础是不一样的。
  二、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影响
  1.对会计核算基础的影响
  过去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通常采用收付实现制,仅对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应采用权责发生制;事业单位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之后,要求财务会计核算实行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核算实行收付实现制。因此,现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核算基础,无论对会计人员工作强度还是质量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后续计量的影响
  事业单位之前无需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而新政府会计制度则要求会计核算主体应当在权责发生制下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这是对事业单位资产科学化管理和规范化管理提出的要求,以此实现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价值的初始确认和再次确认,全面、准确反映国有资产的真实财务状况,防范国有资产流失。
  3.对会计科目设置和报表编制的影响
  过去同行业内的事业单位在会计科目设置和会计报表编制上存在着差异,使得财政部门无法对同行业内的行政事业单位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更无法进行横向、纵向比较。例如原来医院是按照级别分别执行《医院会计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而同样为事业单位的学校按照层级执行的却是《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和《中小学校会计制度》。这样就造成医院和学校不能进行横向的财务数据比较和分析。而当所有事业单位从2019年1月1日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以后,在会计科目设置和会计报表编制上进行了统一和规范,有利于对财务数据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为政府部门和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会计信息。
  三、事業单位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
  1.两种不同核算基础同时存在的问题
  其一,事业单位原来只执行财务会计核算,单位原有账套已经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其二,新的账务处理中同时存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而且要求具备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核算双重功能,这些都可能会导致财务工作混乱,这样增加了财务人员处理账务的复杂性和风险性,也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
  2.对固定资产补提折旧和对无形资产补提摊销出现的问题
  例如 学校原来缺少专业的会计人员,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科学、不规范的问题,并且固定资产管理责任未落实到人,同时由于搬迁新校区等原因,导致有部分固定资产总账中包含的明细分类固定资产无法查到原值和已使用年限,对补提固定资产折旧中确定固定资产的原值问题增加了难度,对折旧年限也增加了不确定性。
  3.新《政府会计制度》科目处理问题
  (1)新旧财务会计科目的比较。新制度增设了会计科目,同时也合并归集了部分会计科目,使得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核算科目更加具体和规范。新制度要求对原有会计科目进行及时更新和调整,并实现上年数据正确转换到本年。
  (2)新增预算会计科目。新制度将预算会计分为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三大类,共26个预算会计科目。预算会计加强了对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管,真实反映预算执行率,从而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运用预算会计科目是对财务人员业务能力的考验。
  (3)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的新旧衔接。新制度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净资产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新增的预算会计报表包括预算收入支出表、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和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支出表。报表的变化使得事业单位对本单位财务分析更加具体和准确,从而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四、事业单位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应对策略
  1.不同核算基础不同记账方式
  事业单位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会计核算基础下,需要将原来没有入账的经济业务事项登记到新账的财务会计科目当中,同时也要将新账相关财务会计科目余额按照新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核算基础进行调整。需要调整的事项例如:计提坏账准备;补提折旧;补提摊销;按照权益法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确认长期债券投资期末应收利息等事项进行核算和调整。新制度下需要双重记账,需要我们财务人员根据当年收支预算,正确区分所发生的收支业务当中哪些纳入了预算资金管理的,哪些没有涉及预算管理资金的。如果涉及的收支业务纳入预算资金管理的,一方面要采用财务会计核算,另一方面也要采用同时预算会计核算,即在做了财务会计收入、费用凭证的同时平行记账生成预算会计收入、支出凭证。例如,某事业单位支付公务交通补贴,这是纳入预算资金管理的支出业务,在财务会计中的账务处理为“借:业务活动费――商品与服务支出贷:零余额用款额度”;而在预算会计中的账务处理则为“借:事业支出――基本支出贷: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对于没有涉及预算资金管理的其他经济业务,则只需要进行财务会计核算。例如事业单位涉及往来款项的经济业务就只需要做财务会计中的往来款业务核算,涉及的会计核算则是应收、应付款或其他应收、应付款,而不需要进行预算会计核算的处理。例如,某事业单位支付职工的生育保险,是没有纳入预算资金管理的,当收到社保转来的生育保险金时,财务会计处理为“借:银行存款,贷:其他应付款――生育保险”;支付给职工时的财务会计处理为“借:其他应付款-生育保险贷:银行存款”。因不涉及预算资金,故预算会计不需进行会计处理。
  2.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后续计量处理
  需要对原有固定资产进行清理,对原有固定资产进行重新确认。例如把原来归属于固定资产总账核算内容的公共基础设施等要对应结转到新账的“公共基础设施”等总账科目。对于原来尚未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尚未计提无形资产摊销的,对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进行全面清理,确定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分别进行补提折旧和摊销。只有明确固定资产的原值和折旧年限,才能够正确补提折旧和摊销,补提的折旧和补提的摊销计入“累计盈余”科目,本年度计提的折旧和摊销计入“业务活动费”科目。原制度没有涉及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内容,现在通过新制度规范了事业单位会计行为,通过计提折旧和摊销才能直观反映事业单位的真实财务状况,更加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3.新旧会计制度下会计报表衔接问题处理
  事业单位需要按照新制度要求编制本年度的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例如某普通高中学校在填列2019年1月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年初余额”是根据新制度中的财务会计科目余额进行分析填列;填列2019年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中的年初预算结转结余时是根据新制度下的预算会计科目余额进行分析填列。
  综上所述,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过程中,事业单位任重道远。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产生了较大影响,只有不断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才能适应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需要,才能保证事业单位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比性,从而提高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提高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任顺红.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探究.会计师,2019(3).
  2.周志军.浅谈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的影响.财会学习,2019(3).
  (责任编辑:刘海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89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