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化肥减量增效试验与应用有关问题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化肥对于现代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是粮食的“粮食”。不过应用研究发现,对农作物施用化肥虽然可以促进增产增收,但也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如果过量施肥,不仅会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成本,也会引起土壤板结以及肥水流失等不利情况,带来经济损失的同时也会引发生态问题。通过2018年水稻化肥减量增效试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减肥10%的处理产量最高,正常施肥其次,20%的处理第3,正常施肥与减肥10%~20%的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其他处理随着化肥用量的减少产量随之减少;化肥与稻谷的投入产出比随着化肥用量的减少而增大。所以通过改进施肥技术,调整肥料结构,水稻实现化肥减量增效是可行的。水稻化肥减量增效试验为大面积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水稻;化肥减量增效;试验产量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永盛街道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大麦、豌豆,而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均超过其他粮食作物,对街道的粮食生产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2018年,永盛街道农林综合服务中心在区农业局土壤肥料工作站的指导下,在方官社区完成两组水稻化肥减量增效田间试验,试验效果明显。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减肥10%的处理产量最高,减肥20%的处理其次,正常施肥处理第3;正常施肥与减肥10%~20%的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其他处理随着化肥用量的减少产量随之减少;化肥与稻谷的投入产出比随着化肥用量的减少而增大。所以通过改进施肥技术和调整肥料结构,水稻生产实现化肥减量增效是可行的。水稻化肥减量增效试验为大面积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一、水稻高产区化肥减量增效势在必行
在农业生产中,存在认为肥多则产量高的想法,盲目施肥现象严重,常见施肥量大、施用水平不高、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造成肥水流失、耕地板结,导致生态问题和经济损失。究其原因,很多农户尚未形成“因土因作物”施肥的现代农业施肥观念。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土壤的补给,但需合理“进食”才科学。“施肥越多越增产”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严重影响农业成本和生态问题。比如我们街道共有水田15344亩,其中高产区稻田14495亩,雷响田849亩。同等条件,按化肥减量10%计算,高产区稻田可以减少成本28.99万元,增收24.35万元。由此看出,水稻化肥的减量,实际上可以减少成本投入,也能减少肥水流失问题以及耕地板结现象,减轻生态危害,提升了人居环境。生态问题和农业成本是发展农业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当下提倡绿色食品,食品安全问题摆在首要。在这一形势下,更要减少盲目施用化肥,防止土壤肥力贫瘠、提高生产成本,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应尽快改变化肥施肥量大、施用水平不高、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势在必行。提倡化肥减量增效,最终保证粮食的有效供给,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水稻化肥减量增效试验为大面积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1.永盛街道2018年水稻化肥减量增效田间试验。根据《2017年隆阳区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统筹规划粮食作物肥料效应试验,以达到2020年化肥施用零增长行动的需要,今年在我街道方官社区姜家5组姜剑涛农户田块,实施化肥减量增效试验,试验采用高效新型肥料作为对比处理,以考察在同等配方下,增加高效新型肥料后,分别减少10%、20%、氮、磷施用量后的节肥效果,为大面积化肥减量增效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试验田块面积1.3亩,田块属中等肥力,代表面积200亩,前茬作物种植大白菜,亩施底肥洋丰复合肥50㎏,由于当时白菜收获期价格较低,翻耕时全部埋入田中。
试验设置7个处理,采取随机排列。每亩1000kg有机肥作为基肥,每亩移栽2.0万丛。使用高效有机肥、磷肥、缓控释肥全部作底肥使用;氮化肥按试验总量的1/3作底肥,2/3在分蘖期追施作物蘖肥;钾肥1/3在分蘖期使用,2/3做穗肥使用。
试验结果表明,化肥减量10%产量高于其他处理,正常推荐施肥产量其次,化肥减量20%产量第3,其他处理差别不明显,处理7(缓释肥推荐配方减20%)产量微低。
2.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应用效果对比示范。试验田块选在永盛街道方官社区姜家5组姜啟贵农户田块,按当地最佳栽培方法和隆阳区土肥站提供的配方施肥办法,在水稻田间进行示范,之后比较肥料投入、实际农作物产量差异、可产生的经济效益以及实际肥料利用率等各项指标,评价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办法实际效益情况,为进一步提高肥料配方施用科学性提供可靠依据,为大面积水稻增产和农民增收服务。
试验田块面积1.0亩;中等肥力,代表面积160亩,前茬作物种植大白菜,亩施底肥洋丰复合肥50㎏,亩产1000kg左右,当时白菜收获期价格低没有销售,直接翻耕用作基肥。
试验示范设置2个处理:推荐施肥和化肥减量10%施肥两个处理,各处理面积为200㎡,肥料使用蒲缥镇生产的“有机肥料”,控释肥使用“牛膜王缓释肥(N、P、K含量为24:6:10)”。
推荐施肥处理—水稻移栽前控释肥40㎏/亩(即12㎏/200㎡)一次性做底肥使用;化肥减量10%施肥处理—水稻移栽前高效有机肥200㎏/亩(即60㎏/200㎡)及控释肥36㎏/亩(即10.8㎏/200㎡)做底肥一次性使用。
通过试验得知,水稻推荐施肥区实产573.6㎏/亩,化肥减量10%施肥区实产600.3㎏/亩,化肥减量10%施肥区比推荐施肥区增26.7㎏/亩,增产率4.6%,增收16.8元/亩。
三、水稻化肥减量增效关键技术
1.有机肥替代化肥。按照当地有机肥状况,结合实际农田土壤养分,当地农业人力、交通运输水平,每667㎡农田施用猪、牛厩肥800~1000kg,猪、牛厩肥500~800kg,羊粪200~400kg,商品有机肥200~400kg等。实际操作如下:(1)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的农户充分利用各家自有有机肥。(2)合作社、种植大户,可以与畜牧养殖企业或者本地的养殖大户进行对接,满足有机肥需求,充分利用规模养殖畜禽粪类有机肥,施用機械运到田间,建堆沤池,将畜禽粪集中堆沤发酵,以供农业使用。(3)采购商品有机肥。因农田有机肥施用量大,而商品有机肥成本较高,所以通常难以推广。不过有条件的农业生产者可自行购买。 2.种植翻压绿肥。根据当地条件选择合适的绿肥品种种植,例如紫云英、肥用油菜等。种植应注意播种时机,最佳播种期为9月底。操作方法:(1)农户自行采购种子种植。(2)结合农业项目,政府集中采购种子发给农户,鼓励引导农户种植。
3.秸秆还田。在农业上,水稻、油菜等作物的秸秆是有应用价值的有机肥资源,实际工作中可以秸秆还田,以此补充、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及土壤养分水平。受益于现代科技发展,机械设备参与生产,当前大部分稻田采用收割机收割,这类机械收割时可以同时粉碎秸秆,实现95%以上秸秆还田。要提高秸秆还田成效,一是要扩大机械收割推广范围,二是要提高农户对秸秆还田的认识,加强宣传、引导,减少传统秸秆焚烧处置秸秆办法,提高还田量。
4.测土配方精准施肥。(1)农技推广部要按本项目取土化验所得成果,通过墙报、施肥建议卡等为农业生产人员提供施配意见、方案。(2)农业部门要按测土配方所得施肥成果,根据本地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肥料配方,和肥料生产商开展合作,提高所生产肥料与本地水稻需肥的匹配性。
5.地力提升。做好酸性土壤改良工作,以提高农田地力。依照土壤取样检测所得数据,改良pH值在5.5以下的稻田:(1)对于酸化分布集中的农田区域,施用生石灰改良。实际施用量以50kg/667㎡为宜,施用时间为提前水稻正式移栽前30d。生石灰施用要均匀,之后翻耕处理。(2)可施用一些微生物性有机肥料。
6.技术集成。要推广具有良好抗病性、高产的水稻品种,农田实行水稻轮作,维持肥力。水稻成熟、收获后,种植绿肥等作物可以改善农田通气以及土壤结构,进一步减少化肥需求量。
四、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应用主要问题
1.农户受养殖业价格波幅影响,绝大部分农户不进行养殖,从而影响厩肥等有机肥施入田间。
2.商品有机肥价格偏高,增加农户生产成本的投入。农产品价格普遍偏低,农户种田积极性不高。
3.农户“施肥越多越增产”的传统观念思想禁锢,对新技术新方法施肥不容易接受。
4.政府对发展粮食生产扶持力度不够,项目资金补贴力度逐年减少。
5.外出务工年轻劳动力多,在家种田多为老人,不容易接受新技术推广。
五、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有关问题探讨
1.加强领导。领导重视,要多深入一线指导农业工作,组织开展督查、检查、考核活动,进一步明确职责、实现齐抓共管,各方合力推进。
2.资金扶持。政府部门制定扶持政策,适当推广商品性有机肥,农作物配方肥,提倡测土配方施肥、发展绿肥种植等,通过举办示范样板,带动大面积推广。
3.宣传发动。利用微信、网站、短信、公众号等渠道做好宣传工作,引导广大农业生产者改变传统施肥习惯,正确认识耕地质量,提高施肥科学性。要加强业务以及技术培训,提高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的宣传力度,确保成效。
4.技术推广。要进一步控制、减少农业上的化肥使用量,推广现代化的测土配方施肥方法,指导农民科学施肥。
5.提升标准农田质量。要将用地、养地相结合,与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开展配肥工作,提高农田肥力,促进农业生产稳定,粮食产量符合发展需要,农田肥力不明显下降。提倡种植各种绿肥,鼓励农业生产者积造农家肥,重视发挥天然农家肥的作用,与化肥混施,减少化肥实际施用量;深耕土壤,合理轮作,推广间作、套种方式。
参考文献:
[1]向小英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研究[A]1674-7909[2017]34-53-3.
[2]陳晓平天台县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探讨[A]1007-5739[2016]11-0254-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996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