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对生活环境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使居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得到重视。居住区作为人们聚集生活的场所,优美的园林景观和科学植物配置不仅可以使居住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还可以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就对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绿化;植物;配置设计
  1  引言
  居住区的园林绿化并不是简单的种花种树,园林植物的选择、配置和种植上都是有所考究的,必须按照一定的原则来进行,只有合理地选择和配置园林绿化植物,才能对居住区环境质量的提高起到推动作用。
  2  居住区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
  2.1  增加乡土树种的选择,降低建设中的资源浪费
  在进行绿化树种选择的时候,也需要加强乡土树种在生态环境中的保护、挖掘与发扬。乡土树种是要经过长期的栽培的,抗逆性强,栽培技术简单,也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大量应用不仅可以降低在成本和管理方面的费用,并且有利于地方特色文化的保护。乡土植物适应性好、抗性强、成本低,具有较高的性价比。长期以来,居住区绿化主要强调视觉景观效果,无论是在植物选择、模式配置等环节,还是在日常养护、管理方式等方面,都以视觉效果作为植物景观配置的首要理念,但对于生态性能的关注度不够。然而适宜的生态条件是植物良好生长的前提,植物本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才是选择的重点,这样才能大大增加绿量,维持生态效益。
  2.2  增强绿化组团配置,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传统景观绿地的规划往往都是零敲碎打式或见缝插绿式,随意性强且缺乏科学性。需要通过对园林绿地的科学分类,构建绿地结构和质量为一体的绿地系统,形成绿色网络生态廊道。在绿化方面尽量构建乔、灌、草相结合的植被生态群落,以提供良好的生物通过性和繁衍空间。群落组团是居住区绿地的基本结构单元,直接决定着绿地的结构和功能。要达到相对稳定的绿地覆盖,提高绿地的空间利用率,以最大限度地增加绿地量,使有限的社区绿地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在生态低碳型景观设计的引领下,以低碳环保的绿化配置为重点的方向正在大力发展起来。
  3  城市居住区的植物景观设计现状
  3.1  缺乏统一的城市居住区绿化指标
  在小区环境的规划方面设计师们经过多年的学习积累了不少经验,同时也形成了一套相对稳定的指导方案。其中就包括城市居住区绿化用地指标体系,其中规定城市居住小区的绿化率不得低于30%,而小区内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得低于1㎡/人。但是这仅仅是小区景观设计师们根据自身经验总结出的指标,国家标准中对城市居住区的绿化率统计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植物种植面积来计算的,而是按照城市规划中的统计方法计算,所以就形成了各地区的植物景观设计差异较大,难以形成统一。
  3.2  景观配置忽略了植物的生理特性
  现阶段的植物景观大都采用的是花草种植。城市居住区的植物景观配置设计不再是仅仅追求视觉效果,而是更加注重环境内部的生态功能。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时,需要设计师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既要满足植物与环境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上的高追求,达到小区与景观的和谐共存。
  4  居住区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设计的思路
  4.1  注重以人为本
  进行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设计的目的在于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推动生态型城市的建设,但是究其本质,主要是为了给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因此,在园林绿化植配置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设计中要体现艺术性、功能性、舒适感、空间感以及人性化,让居住区的建筑群、绿化景观相互融合,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在建筑群之间营造出优美的绿化景观、创造一个公共活动空间,在体现艺术性的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功能性。
  4.2  注重植物季节性与观赏性的统一
  城市居民在平时的生活中接触大自然的机会相对较少,家庭与工作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主要内容,人们对于季节变化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通过周围的绿化景观,因此,在居住区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设计上必须要兼顾观赏性、季节性。由于建筑遮挡阳光,因此,建筑周围的阴影区域较大,选择植物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在设计时要注意合理配置耐荫植物。建筑周围最好种植相对灌木与落叶树种,这样夏天也有阴凉的地方,冬天不会遮挡太阳。人们可以直观感受季节变化,同时也能使得居住区整体的环境更加优美。
  5  居住区景观绿化中植物配置设计的建议
  5.1  道路植物配置
  道路绿化植物配置要视道路的情况设计不同的配置方案,道路两边可以种植观花乔木,下木选择花灌木,这样可以使道路绿化景观显得丰富多彩。如果道路周围有建筑物,可以选择在道路两旁密植植物,使建筑景观更加突出,同时也使得二者更加协调。如果道路蜿蜒曲折,则在植物的配置上可以不用过于规整,为了凸显出自然感,可以使植物的分布错落有致,达到一种虚实结合的效果。
  5.2  居住区小游园绿化
  小游园设计要因地制宜利用植物造景,在满足游憩、观赏和集散功能的基础上,要充分利用植物的形态、叶色、花期、季节变化和色彩搭配,创造优美的小区环境。其树种要尊重地域性,选择适宜当地生长的树种。在游园广场周边的开阔区域可利用地形设计成微地形景观带,可种植如大叶女贞、桂花等常绿乔木的基础上,适当点缀一些开花的树种;或者在开阔区域大面积铺满草坪。总之,小游园绿化设计要在保持统一的基础上,同时要注重多样性;但此区域因居民出入频繁,尤其是老人小孩,禁止种植带刺、有毒、易引起过敏的植物,以免發生危险。
  5.3  垂直绿化
  住宅建筑的垂直绿化能有效地提高绿化率,还能降低夏季室内温度,提升空气湿度,吸尘降噪,更起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垂直绿化可选用紫藤花、爬藤月季、西潘莲、凌霄花等攀缘类植物。
  6  居住景观的发展趋势
  人类现在生活越来越追求生活品质,对居住空间环境和居住特点要求也非常重视,是随着人类文化水平的提高,社会的进步,和对绿化意识的增强同样会对发展产生变化。人类选择居住环境,也是人类生活的重要标准,所以为探索现代人类居住特点和发展趋势的改变做出分析。
  6.1  追求生态性
  在景观设计绿化植物中应该多考虑自然性,和原本的生态创造活力气息。要多加入绿色植物从视觉上增加生机,并加入休闲座椅娱乐器材和垂直植物让人们生活仿佛在亲近自然的气息。
  6.2  重视整体性
  居住环境首先看整体,在设计中要把每个空间的组合可以做到完整性。要做好绿化设计和空间做出良好的结合,使居住于绿化相结合在一起,保证绿化的真实,让居民有一种真实的家的感觉。在居住中可以有田园气息自然地亲和力给人一种完整的生活空间。
  7  结语
  在当代,城市文明程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人们在关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同时,也更加注重生活的品质和精神文化素养,而园林中的植物文化对于居住区的环境有着非常好的美化作用,居住区环境质量的提升,也正好满足了人们在生活品质层面的需求。因此,应当注重居住区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为人们营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国瑞.居住区植物配置现状及建议[J].乡村科技,2018(28):79~80.
  [2] 王岩.居住区绿化问题思考[J].现代园艺,2018(2):172~173.
  [3] 芳.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998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