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中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技术措施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现阶段,我国的工民建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混凝土的裂缝现象。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工民建的稳定性,为后期使用埋下隐患。同时使得工民建容易出现渗漏问题,影响用户的生活。
关键词:工民建;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1 工民建工程混凝土裂缝的危害
如果裂缝出现在在施工过程中,会严重拖慢工程进度,影响已建工程的质量,具体危害包括:①如果出现混凝土裂缝,会使工民建中使用的钢筋暴露在外面,周围环境中的水和空气慢慢渗透进混凝土内部对其造成侵蚀,长时间以后会使得混凝土的变质和软化,施工项目整体强度降低,反过来催化裂缝问题加剧,形成恶性循环。当裂缝出现以后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阻止裂缝继续扩大,就会对后续施工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②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不仅降低工民建的轻度,还会影响工民建物的刚性。从物理学角度分析,是因为随着混凝土裂缝的延伸,裂缝区位置的中心轴缓慢向上移动,并且裂缝越严重,形变越大,工民建物的稳定性越不好,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2 工民建工程施工中诱发混凝土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出现裂缝可能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包括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的各种人为以及非人为的因素,以下选择几种最常见的原因进行分析。
2.1 温度变化
外部温度变化引起混凝土出现裂缝是难以避免的。因为所有的材料都有热胀冷缩的物理性质,所以混凝土在受到外部温度的变化的影响下,混凝土结构将出现微小波动。工民建工程中一般在使用混凝土和钢筋时,二者都是同时出现的,在正常情况下,混凝土的膨胀系数小于钢筋的膨胀系数。所以如果一天中温差比较大,二者都发生膨胀的情况下,钢筋的程度超过混凝土的程度,那么钢筋拉应力对混凝土产生影响导致裂纹发生。除去外部温度变化会对裂缝有影响,混凝土本身内部温度应力也会引起裂缝,在施工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这种潜在影响因素的排查。当把水泥和水混合在一起的时候,二者发生水合作用会释放出一定的热量来硬化,而混凝土内外因为所处环境不同,所以在硬化的时候速度很难保持一致,外部热量可以很容易的散出,但是內部热量难以挥发,连续膨胀。外部产生的拉应力逐渐累积达到一定程度时,混凝土裂缝将出现在表面上。
2.2 材料质量和配比不合适
混凝土由水泥,沙子、水和骨料等按照一定的比例组成,其质量与混凝土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一般的施工中都会控制石灰比为0.38,比例太高或者太低都会影响材料的强度。实际施工过程中,有些工民建商对经济效益看得很重,对具体施工技术要求漠不关心,偷偷使用价格低廉的施工材料,大幅度减少了材料成本,这样建成的工程质量不言而喻,这就使得出现裂缝的隐患大大增加,无法达到客户的质量要求。
2.3 施工不当原因
选择好材料,确定好配比以后,施工技术也会对施工质量产生人为的影响。每一道工序的误差都可能导致整个工程出现问题。一些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未按施工图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和验收,促进了裂缝的形成。遗憾的是,一些施工单位没有考虑裂缝控制难度和复杂性,合理规划和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没有为员工提供技术培训,导致施工人员未能熟练使用该技术,标准化的施工工作,最终导致工民建的裂缝隐患很大。
2.4 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的各个构成要素,在加水搅拌之后会产生一定量的碱性离子。这些离子本身对混凝土的性能没有影响,但如果与某些活性骨料相混合,就会产生化学反应。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产生比原来体积更大的物质,进而出现膨胀现象,加大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的概率。除此之外,对钢筋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使得许多外部物质可以同钢筋发生化学反应,出现较为严重的生锈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沿钢筋所在的部位,很有可能出现裂缝现象。
2.5 沉陷裂缝
沉陷裂缝主要产生于以下两种情况中:①如果施工所选区域的土质不够均匀,或者是结构设计不够完善,就很容易出现建筑整体的不均匀沉降现象,在大幅度的震动之下,混凝土就会出现一定的裂缝;②混凝土在硬化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支撑物,如果支撑物硬度不够,出现下陷或者是毁坏现象,也会造成混凝土的裂缝问题。
3 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探究
3.1 加强温度控制力度
温度对混凝土作用、性能的发挥,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施工中,要加大对这一要素的管控力度。例如,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当避开高温天气。夏季施工,并且温度高于28℃,可以选择在早晨或者晚上等较为凉爽的时段施工。如果日温超过35℃,应当停止与混凝土相关的施工工作。除此之外,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化学物质,从而提高混凝土的适温性。
3.2 塑性裂缝的防治措施
一般情况下,针对这种由于水分蒸发而带来的裂缝问题,可以使用稍微偏酸性的水泥,通过酸碱中和来降低碱性离子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应当注重对模板和基层的润湿工作,并且在其表面喷洒养护剂,从而降低裂缝现象出现的概率。
3.3 沉陷裂缝的防治措施
地基的处理是其他各项施工开展的首要条件。所以在进行结构施工之前,必须要对工民建的地基进行全面的处理,确保地基的平整以及内部土层的紧实、均匀,并且可以承担设计方案中的压力。为了避免出现地基软化的情况,施工人员应当提前做好防护准备,在地基周边开挖防水渠。除此之外,还需要注重混凝土浇筑时机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应在结构沉降完成,整体比较稳定的时候,进行混凝土的工民建,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地基沉降对混凝土稳定性的影响。
3.4 化学裂缝的防治措施
由于化学因素所产生的裂缝,一般都表现于混凝土固化以后,此时要想对其进行一定的改善,就显得比较困难,而且对工民建整体的稳定性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基于此,相关主体必须要加强对化学裂缝的预防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措施:在材料的购买过程中,尽量选择碱度较低或者是偏酸性的材料,从而抑制碱性离子的化学反应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在开展工民建工作之前,应当对钢筋做全面的防锈处理,并且确保其保护层的厚度以及质量可以达到标准;除此之外,混凝土的浇筑必须要做到密实、平整,避免出现“夹渣”、“麻面”、“蜂窝”等现象,影响到混凝土的稳定性。
3.5 施工工艺的控制措施
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也直接影响着其性能与价值的实现。基于此,施工人员在进行与混凝土相关的作业的时候,应当严格遵守相关程序与标准。例如,混凝土的制作应当遵循各种材料的配比规定,并且按照其用途来确定混凝土的强度与质量等级。配备完成后,应当接受一定的检验,符合标准后才能应用于施工环节。需要注意的是,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控制各个材料的质量,包括砂石的颗粒大小、水与石灰的配备比例等等,从而尽可能的降低混凝土的空隙率,提高其抗裂强度。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工民建的质量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所以必须重视对其质量的管控工作。特别是对于与混凝土有关的施工作业,更需要加大预防控制的力度,尽可能降低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的概率,保障人们的居住、使用安全。相关主体应当针对可能造成混凝土裂缝的种种因素,选择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加大对施工材料、施工技术的管理力度,尽可能的减少混凝土裂缝对工民建质量的影响,助力我国工民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成刚.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13):213.
[2] 王一,蒋芝桂.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8(5):20~21.
[3] 李梦,周翠竹,赵明.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方法的探讨[J].建筑建材装饰,2018(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000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