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柳琴演奏中的情感表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韩笑 汪岷

  【摘要】在乐器演奏中,情感表现尤为重要。要求演奏者对于乐曲做到内在与外在、陈述与情感的有机统一。有情感的积极参与才能使演奏有更高的艺术表现,达到人琴合一的境界。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乐曲情感表现的各种要素及其在柳琴曲《雨后庭院》中的具体体现这进行研究。
  【关键词】柳琴;《雨后庭院》;情感表现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6-0050-02
  【本文著录格式】韩笑.汪岷. 浅谈柳琴演奏中的情感表现——以《雨后庭院》为例 [J].北方音乐,2020,03(06):50-51.
  从20世纪70年代四弦高音柳琴产生到现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柳琴的学习体制已越发完善。在日益精进的技法演奏教学基础上,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在演奏过程中情感表达也是一个重点。除了要熟练地演奏柳琴技巧外,还要再现完善音乐中的情感内涵,把作品的情感通过演奏技巧挖掘出来,赋予艺术表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二度创作”。只有琴音与人情完美融合,才能更好地展现此乐曲的深层精神世界。笔者将会从演奏技巧、演奏速度、演奏力度、演奏肢体这四个方面对于情感表现的作用进行简要论述。
  一、演奏技巧
  演奏技巧的熟练掌握是一首乐曲展现其情感的基础。演奏技法随着新时期现代曲目的出现而不断创新,随着音乐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完善,传统作品中单一的左右手技法运用已经由简到繁,变成高难度技巧和多种技法的复合运用。作为演奏者来说,熟练掌握曲目中高难度炫技演奏技巧是服务于曲目情感的基础。
  《雨后庭院》的曲调来源于作者在雨后对生活的感悟,运用西洋大小调式创作而成,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给人以优美恬静、心旷神怡的感受。略带忧伤的小调旋律随雨声流淌出来,似在诉说思念;曲作者用抒情的手笔刻画着其内心的精神世界,歌唱般的旋律音调充满遐想,丰富的感情色彩在如歌的旋律中尽情绽放。《雨后庭院》中有很多左右手的技法,笔者将对以下的典型技巧进行简要分析。
  (一)左手技法
  1.滑打带连用
  传统乐曲将滑音、打音、带音做独立单独使用,而现代作品中多将这三种技法联合使用并加强运用,加强了音乐的风韵。作者借鉴了吉他的演奏音色,并将柳琴滑、打、带的传统技法运用在了作品之中,装饰音的演奏采用连续的下行音阶,打带交替作为流动旋律的点缀,表现出一种随意慵懒的意境。
  在《雨后庭院》B乐段(18小节—39小节)中,音响深沉饱满,乐音仿佛露珠一滴一滴地从花朵上滑落,最终滑落在地上,突出了柳琴柔美的音色,这种犹如吉他般柔软的音色,仿佛勾画出一幅水彩写意画。从31小节一开始的一组琶音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小雨之后的景象,音阶以下行为主加入辅助音,婉转迂回、一气呵成,带给人们一种听觉上的享受,使乐曲更具独特韵味。
  2.十六分音符快速指序音型
  此音型要求左手的四個手指间飞快有序地交替着,只有保持每个指间落力的平衡和速度的统一,才能使快速行进的旋律线条流畅而饱满,表现出酣畅淋漓的激动之情。在乐曲快板段落(204小节—219小节)中,四十六节奏似激烈舞动的舞者,使听众的感受焕然一新,意识到又进入一个新的层次,并为最后结尾做好铺垫,这段旋律最终在柳琴的激情扫佛与钢琴的由弱渐强的震音结合中达到最后圆满的结束。演奏者需将此技法熟练,做到轻松有弹性,将乐曲欢快活泼的旋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二)右手技法
  1.连续过弦
  在柳琴演奏中,由里弦弹外弦挑比较容易,由外弦弹到里弦挑较难。乐曲(53小节—56小节)有一句旋律,此句旋律主干音置于外弦,因此,重音位置都落在了外弦的“弹”上,连续的由外向里的弹挑需要右手对琴弦很好的触控和把握。音乐层次的增加使得乐曲表达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音阶式的六连音略带有一丝忧郁,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
  2.长轮
  右手用点状的快速弹挑奏出均匀细密的长轮,这对触弦的音色和气息的控制有着极高的要求,以期达到如同小提琴长音般细腻流畅的音响效果。试图去展现一幅用旋律线条构成的柔美画面。在《雨后庭院》序奏部分有17个小节,乐曲开始以C调为主,开头先是在中音“3”向上纯八度滑音到达高音“3”,细腻婉转地由弱到强演奏,呈现给听众一幅微风细雨的图景。
  二、演奏速度
  音乐作品中的快、慢、强、弱等变化是音乐内容的重要方面。音乐中的速度,基本可以归纳为慢速、中速和快速这三种类型。此外,还有渐快、渐慢、稍快、稍慢及自由速度等。对于演奏者来说,重要的是学会确定速度,把乐谱上的速度标记变成演奏者内心的速度观念。演奏一首乐曲就像是写一篇文章,“文似看山不喜平,惟壑谷幽深,峰峦起伏,乃令游者赏心悦目。”意思是写文章好比观赏山峰那样,喜欢奇势迭出。演奏乐曲的道理也正是如此,每一首成熟经典的作品都不会一个速度从始至终,甚至在一个乐句中都有可能要做更细化的速度上的艺术处理。在《雨后庭院》中,全曲可分为序奏A(?=58)、B(自由地)、C(?=66-70抒情优美地)、快板D(?=150)四个部分,每段要求的速度有所不同
  (一)A序奏
  序奏为一首乐曲的进入部分,起介绍的作用,对接下来乐曲的发展进行铺垫,本曲序奏段的速度为ADAGIO柔板,本段要求在演奏时凸显出柳琴珠落玉盘的特殊音响效果,来描绘雨后浪漫恬静的气氛,柳琴晶莹剔透的音色描绘出作者初入细雨中的情愫的变化。
  (二)B乐段
  B乐段的主要速度与序奏段速度一致,但是演奏要求为自由地,形散而神不散,每一乐句起句都要求慢起渐快。从30小节开始,速度要求变为?=60,稍微加快了一点速度,使得这一乐段有了推起的动力,情感的升起。演奏者需要对乐句的松紧、快慢、高潮点加以深入体会,展现雨滴连同情感如同潮水般一波一波袭来。   (三)C乐段
  这段为全曲最为抒情的一段,速度为ADAGIETTO小柔板,比B乐段的速度稍微快一点。淡雅地引入,缓缓依次推进,从单音滚奏加深到低音部的双音滚奏,音响效果更丰富浑厚。
  (四)D快板
  D乐段属于乐曲中高潮部分,是高潮与结尾的统一,情感的抒发达到顶峰,此段速度为VIVACE快速有生气地,情绪的烘托需要一定速度上的推动,连续的十六分音符使演奏时左手的四个手指飞快有序地交替,使得快板乐段情緒激昂、高潮迭起,并迎来完满的尾声。
  三、演奏力度
  力度,就是音量。任何乐曲中,或多或少、或显或隐,都会有力度的变化。就一首乐曲的整体而言,没有哪一首乐曲可以从头到尾都用绝对相同的力度来弹奏。归根到底,音乐表现的是人的心情,这就导致音乐不会绝对平静,必然有明、暗、升、降、急、缓、动、静之变化。我们有时把音乐比喻为语言,说音乐好像是“说话”一样。“说话”就要有词句中的重音、轻音,语气的加重、减弱等。不敢想象,若“说话”时字字句句同样轻重,人类就会变成没有感情的机器人,演奏乐曲也是同理。总之,为了能生动而不是呆板地、富有表情而不是无动于衷地弹奏,就必须具备弹出不同力度“音”的能力。在音乐中,轻柔的力度可以展现舒缓温和细腻的感情色彩,可以是女子在诉说缠绵相思之情;也可以是游子思念家乡故土之情。沉重的力度可以展现坚毅顽强的感情色彩,可以是为国献身的坚强信念,也可以是耕地老牛的无怨无悔。在《雨后庭院》中,强弱对比的材料十分丰富。
  (一)B乐段
  在B乐段中,每一句乐句的进入都是由弱渐强再渐弱,犹如一座“小山”,人们的情感也随着这座“小山”一层一层推进。
  (二)D乐段
  在快板D段处,由于是由连续的十六分音符构成,反复的相同节奏型容易使得听众审美疲劳,若要还保持同样的力度,则只会使这一段冗长乏味。所以,在这一段的处理上要做到突出重音,像爬小山坡一样,做到力度有规律地起伏变化。最后一句的扫弦结尾,力度是由sfp(突强后立即弱)到ff(很强),强劲的力度加上四根弦的扫弦滚奏,推动着乐曲情感达到高潮,最后的同音扫弦作为乐曲终止,使得高潮与结尾完美融合,听众的情感也与演奏者的演奏达到完美共鸣,演奏力度的变化也带动着情感的更迭。
  四、演奏肢体表演
  肢体语言是发送者通过动作传递信息给接受者的一种语言,在音乐演奏方面,我们也需要通过此类语言进行表演,音乐的演奏与肢体表演是分不开的。古人在创造“乐”的过程中,认为诗乐舞不可分割,因此将其作为一个综合的艺术体来呈现。古语“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可充分证明这个观点。表演者在表演时采用一种动态的表演形式,通过生动且富有表现力的动作展示适当的表情,使单纯的音乐更具立体化。
  在《雨后庭院》中,有一段(164小节—171小节)是由演奏者在柳琴面板拍击节奏型,模仿鼓点进行演奏。演奏者要求动作自然优雅,流畅自如。演奏者面部表情以及肢体动作都需根据所演奏的乐曲进行适当调整,在演奏的过程中仿佛为听众展开一幅美丽的动态图景。
  五、结语
  在演奏中不仅要表达出曲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也要能根据作品内容融入自己的合理想象,并能恰当地表达出来,以真实、生动、自然、协调为宗旨,使我们的表演可以将听众带入到作品的意境中。
  参考文献
  [1]唐一雯.柳琴艺术表现力的发展与创新[D].上海音乐学院,2011.
  [2]赵艺.柳琴演奏技法探究[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16.
  [3]高枫.台湾柳琴作品分析[D].上海:天津音乐学院,2016.
  作者简介:韩笑,硕士学位,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器乐演奏。
  导师简介:汪岷,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52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