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伴随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优质木材需求量日益增长,且林木业发展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采用化学试剂杀虫对于木材质量和土壤板结程度具有较大的影响。在林业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有生物防治和物理机械防治等多种无公害防治技术,无公害防治技术能够做到防治技术本身对于林木业影响微乎其微。保护树苗使其茁壮成长,不断提高林业经济效益,都需要不断发展无公害防治技术,在不对林木业产生副作用的前提下杀除害虫,实现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本文阐述了林业病虫害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使用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策略,为今后的无公害防治技术发展提供一个方向,促进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林业生态中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无公害防治技术;林业病虫害;防治
  我国属于农林业大国,林地面积广阔,据有效统计,对于林木业产生危害的生物将近一万种,其中害虫达到300多种,一旦缺少有效的管理,就会造成害虫成灾,树木被啃食,林业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以往处理措施就是直接在树木上喷洒农药,将害虫消灭,但是研究发现,农药中的化学物质对于木质本身产生一定的影响,不仅不能够解决根本问题,而且会对于自然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大力开发无公害杀虫防治技术,这种新型环保的灭虫方式,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自我循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推动林木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林业病虫害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林业营养方式不当
  不同的营养方式会直接影响农林生产的效果,林业营养方式主要包括给予树木的营养材料、光照时间和补充水分的程度等,不同树木需要无机盐的种类以及水分供应量都有所不同,按照林地的品种进行营养方式的规划,才能够减少病虫害产生。另外,一定要加强森林系统的通风效能,保证良好的通风,才能够推动林业的发展。一旦通风受阻,会导致空气流动减弱,林业生长密度过大,滋生大量害虫对于树木产生影响。护林员在对林业进行定期巡查的过程中,需要对与不同种类的林业情况进行记录,对于后期如何调整营养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二)过度使用农药进行杀虫
  喷洒农药是去除林业害虫的直观手段,能够有效的消灭害虫,但是过度使用农药,不仅不能够完全消灭害虫,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林业整体系统的发展,甚至会消灭某些有益昆虫。因此,在选用农药类型方面,首先要针对林业目前存在的害虫种类,有针对性地进行选取,其次,在使用的次数和药量方面都要有所削减,初次使用一定要在适宜剂量较低的范围内,为林业生态系统的自我防御与恢复提供一定的空间和范围。另外,有研究发现,混合使用多种农药杀灭害虫的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树木对于农药的抵抗性,造成树木的抗药特性。
  (三)人工树林与天然树林比例的失调
  大规模的树林已经由天然林转化为人工林,人工樹林指的是按照人类意愿对于某一个地区进行规划和种植而养成的树林。大多数的人工树林都是固定种植某一个种类的树木,这样对于森林多样化的影响以及森林系统的防御抵抗能力是非常巨大的损失。例如,人工树林在某一片区域只种植白桦树,当这片树林有以白桦树为食的害虫灾害时,这一片人工树林就会害虫泛滥,而且害虫的繁殖一般呈几何增长趋势,很快就能打破整片森林系统的协调性。而天然树林中,会种植不同种类的树木类型,哪怕只有一种类型的害虫泛滥,也不会破坏整个森林系统的生态平衡,在一段时间内,森林生态系统会进行自我调整,恢复平衡。
  二、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一)加强对于种苗的检疫工作
  要想从根本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就要从挑选种苗开始。相关部门要加大检疫力度,对于种苗抵抗外界害虫的能力进行划分,尽量选取不易滋生害虫的种苗类型,从根本提高人工林的抗虫能力,在同一片人工林范围内种植不同种类的抗虫种苗。在树木种苗阶段,对于病虫害进行排查,一旦在此阶段害虫大规模爆发,将对于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性破坏。在种植的过程中,选取多种类型的种苗穿插种植,增加森林系统的多样性,提高整个系统的抵抗力,在根本上降低了病虫害在林业爆发的可能性。
  (二)采用生物防治技术抑制林业病虫害
  无公害防治技术就是要在不破坏森林系统平衡的前提下杀灭害虫,采用生物防治的策略即为“一物降一物”,在食物链和生态系统循环的基础上消灭害虫,生物防治技术已经在农业技术方面进行大规模应用,在林业方面也正在推广中,例如前两年蝗虫大规模爆发,是庄稼大规模减产,农业经济水平直线下降,引入蝗虫的天敌鸭子来灭蝗,有效控制了蝗虫的数量,生物防治技术相比于喷洒农药,对于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较低,利用了食物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关系,抑制了害虫的繁殖。
  (三)选取物理防治技术控制林业病虫害
  有些害虫具有趋光性和趋声性等物理特性,因此可以采用物理方式进行林业驱虫,也能够达到不破坏生态环境就能够防治病虫害的效果,例如,对于某些具有趋光性的害虫,可以首先利用光源将其聚集到一起,再统一进行处理,这种驱虫模式能够使已经产生的害虫繁殖能力大大降低。也可以采用高温驱虫的方式,在害虫的洞穴处采用高温喷射法杀灭害虫,这种方式能够有效降低害虫的滋生率。物理防治技术也不会对于自然环境和林业生态系统产生过多的影响,是驱虫的优良选择。
  (四)林业病虫害天然监测预警机制的建立
  在已有病虫害的基础上进行灭虫是一种防治手段,但是在没有病虫害发生的情况下,有效的进行预防也是无公害防治技术的一种,因此,建立林业病虫害天然监测预警机制显得尤为重要,能够有效预防林业病虫害的发生。这就需要护林员定期巡视林区,对于不同种类的树木进行定期检测,若在少数树木中已发现虫卵,就要采取初期的抑制措施,防止病虫害大规模爆发。可以根据预测的程度划分预警机制对应的解决措施,在病虫害高发的季节,要加大巡查的力度和频率,及时调节林木业的营养方式,改善林业资源生长环境。
  三、结束语
  无公害防治技术主要针对产生病虫害的预防和病虫害滋生后的消灭工作两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地抑制了病虫害的发生,采取物理干预机制和生物防治措施来取代原有的农药喷洒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林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循环。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应用需要林业工作人员定期对于森林进行巡查和防护,根据检测指标采取相应措施防治害虫。无公害防治技术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生态环境上,都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因此进一步开发此技术成为研究热点,旨在最大效益的实现林业经济与技术发展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朱忠刚.略谈无公害技术在现代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相关运用[J].农村实用技术,2019(10):90.
  [2]刘玉玲.关于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及无公害防治策略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7(07):186.
  [3]齐立会.探究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重要意义和防治方法[J].科技风,2019(05):247.
  [4]何淑琴.浅谈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无公害防治策略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9(03):16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93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