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玉米节水抗旱栽培技术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分别从品种选择、整地、适时播种、苗床管理、蹲苗、整地、移栽、大田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几个方面就玉米节水抗旱栽培技术措施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希望能够为我国玉米节水抗旱栽培工作提供参考,全面提升玉米的产量。
  关键词:玉米;节水抗旱;栽培;技术;措施
  在我国,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以及经济作物,具备较高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玉米种植产业进步飞速,越来越多的种植技术在玉米种植生产中得到了有效地应用。在干旱缺水地区引入玉米节水抗旱栽培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帮助种植户增加收入。
  1 品种选择
  应当结合气候条件、土壤肥力等选择抗旱性较强、适应性良好同时能够实现高产稳产的玉米品种,例如9348、KWS3367、3762、2567、中华一号以及新玉50等。在选种结束后必须进行为期2~3天的晒种,进行种子包衣,或者采用辛硫酸、甲基异硫酸铵拌种,从而有效预防各种地下害虫。
  2 整地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种植玉米同时具备良好肥力条件的地块。在播种之前,及时开展深耕工作,耙平土壤后,将腐熟厩肥按照133 kg·亩-1的分量施入到田块内,再次深耕耙平。如果地块内蛴螬、地老虎、金针虫以及蝼蛄等害虫较为严重,可以按照每亩0.25 kg 浓度为75%的辛硫酸或者0.5 kg浓度为40%的甲基异硫酸掺入到20 kg的细土当中的比例,在播前耕作时撒入到土壤当中。如果地块杂草严重,在播前还需按照每亩100~200 g浓度为48%的甲草胺乳剂兑入50 kg水后喷洒入土壤当中。
  3 种植密度及种植形式
  (1)播种期。通常在每年5月10日前后土壤温度为12 ℃左右时进行播种。(2)播种密度。通常每亩用种量为2~2.5 kg。(3)种植形式。①平作。采用宽窄行种植方式,将宽行的行距控制在117~150 cm范围内,将窄行的行距控制在50 cm。②垄作。采用宽窄行种植方式,垄宽控制在50~60 cm,垄沟宽控制在117~140 cm,垄沟深度5~10 cm。垄面为圆头,种植两行玉米,将窄行行距控制在40 cm。
  4 播种及覆膜
  在窄行之间进行开沟,同时将底肥施入其中,施肥结束后进行覆土。结合行株挖窝进行点播,或者进行开沟点拨,在每窝内播入2~3粒种子。播种工作结束后将地面刮平,接着用幅宽为70 cm的地膜进行覆盖。在覆膜过程中需要注意,采用泥土将膜边压严,保证膜面光洁,其采光面不得小于70%。在播种过程中,必须保证深浅一致,同时需要注意,必须控制土壤的干湿状况,一旦发现干旱情况立即补水,保证土壤始终处于湿润状态。
  5 苗期管理
  (1)检查护膜。在播种工作结束以后,需要经常在田间开展检查工作,一旦发现破损或者漏覆情况,必须立即重新覆好,将破损处用土封住。(2)放苗及补苗。在玉米开始出苗时,必须要及时破膜,接着引苗出膜后将膜孔用细土封严。如果发现缺苗情况,结合间苗进行带土补苗。(3)间苗以及定苗。在玉米3叶期进行间苗,在其5~6叶期进行定苗。(4)追肥。在玉米拔节期进行追肥,将7~8 kg·亩-1的尿素施入到田块当中。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将17~22 kg·亩-1的尿素施入到田块当中。在雨前或者结合灌水用锄头在株间挖窝施入或者采用机具进行打孔施入,施肥工作结束后进行覆土,将地膜破口压好。(5)浇水。通常在施入基肥。拔节肥以及穗肥时进行浇水,浇水量为每亩1.5~2.0 m3。(6)揭膜。在玉米封行之前,在追肥过程中开展揭膜工作,并进行培土处理,通常情况下,必须保证15 cm以上的畦高,从而防止植株倒伏。接著进行清沟,做好防涝以及抗旱工作,保证土壤的湿润。
  6 植株调整
  在玉米的整个生长期,一旦发现无效分蘖,必须立即除去,同时摘去第二苞以下存在的无效果穗。种植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保证谨慎处理,以防损害主茎部位的根叶。授粉后立即摘除雄穗,以尽可能降低营养消耗,使果穗获取更多的营养物质。
  7 病虫害防治
  玉米整个生长期都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如果采用的是农药防治措施,应当采取对症下药的措施,同时对用药时间进行有效控制,对防治药剂进行定期更换,严格按照规定确定农药使用剂量以及浓度,可以对各种药剂进行科学合理的混配。一旦玉米出苗,立即为其喷施2.5%溴氰菊酯3000倍液,从而防治小地老虎,如果田间存在断苗问题,应当选择在清晨扒开断苗部位的表土,进而对幼虫进行捕杀。玉米拔节后,如果发现黏虫或玉米螟,通常采用50%的敌敌畏乳油1600倍液或者适量的青虫粉剂来进行防治。在玉米的抽穗期,如果存在蚜虫,所选防治药剂一般为块状耳霉菌1500倍液。在实际防治过程中,严禁使用毒性过高、残留过高或者存在明显副作用的农药。
  8 采摘
  在玉米完熟后,及时对其进行收获,接着进行晾晒以及脱粒,待其含水量低于14%后即可入库储存。
  参考文献:
  [1] 刘彩宏. 玉米节水抗旱栽培技术措施[J]. 农家参谋, 2019(20): 55.
  [2] 盘杰青, 刘海燕, 罗俊. 玉米节水抗旱栽培技术措施[J]. 云南农业, 2017(7): 28-30.
  [3] 罗继文. 玉米抗旱节水栽培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 2018(4): 149.
  [4] 杨永华, 胡宝忱. 探究玉米节水高效栽培关键技术[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2): 17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278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