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人类文化构成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中关键的组成部分,人类在长期生活劳动实践过程中获得的智慧与知识结晶,涉及到的内容也十分广泛,如戏曲、文学、手工技艺等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保护和运用,已经开始慢慢消失于人们的事业之中。本身与具有一定形态的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难度就比较大。再加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增添了难度。而在数字化背景下,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运用提供了途径。本文就是探究数字化背景下如何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工作。
  关键词 数字化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运用 分析 探究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分析
  1.1传承人员数量逐渐减少,人员老龄化严重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主要方式为“口传心授”,意思是说主要是通过老一辈人对下一辈人的口传身授和言传身教来培养新的传承人员。但是这一传承方式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传承人员数量的短缺,也正是由于这一传承方式导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面临着消亡的威胁。本身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东西方文化交融,尤其是日韩文化的传入,吸引了一大批青少年的注意力,他们将更多的精力用在追星和快节奏生活上,这就导致他们对传统文化兴趣的确实。再加上生活负担重,纯粹依靠传统技艺为生的话很难保证生活质量。尤其是成立家庭之后,很多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工作者迫于家庭的压力都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坚守,改行从事别的工作,这是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员数量逐渐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现有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员老龄化问题严重。因为年轻人对非物质文化人员缺乏热忱,导致现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工作者多为老年人,甚至很多传承人已经超过了七十周岁。可以说他们正在用自己生命最后的光和热进行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但是如果年轻人无法进行接班的话,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必然会随着老一代传承人的逝去逐渐消亡。
  1.2数字化技术不完善,缺乏资金支持
  在数字化背景下,数字化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教育领域、医疗领域。在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下,均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水平仍旧比较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数字化技术只做到了基本的信息录入和統计工作,还没有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信息共享,人民群众也无法自行操作,一目了然的查找到和观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由此可见,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应用水平有待提高。同时,与西方相比,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步时间比较短,相关部门及人民群众还无法充分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相应的也就无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资金支持。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本身需要花费的资金数目就比较大,尽管近几年我国政府为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逐年提高专项资金,但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工作来讲仍旧是杯水车薪,这就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难上加难。
  2数字化背景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策略
  2.1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提高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水平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中,我国应该深刻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并加大力度支持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运用,进一步提高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应用水平。首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中工作中,加大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力度,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情况,创建更为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信息资料库。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主要是以传承人为中心,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培养传承人。而运用数字化技术则就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资料进行采集、存储和加工处理,进而做到更好的保存。如以文字形式、图片形式、视频及音频形式全方位的存储,能够便于人们加深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次,可以运用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共享平台,号召全民参与到其中来。广大的人民群众可以将自己认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云端平台进行分享与交流。而数字化技术可以将人民群众所反馈的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将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项目筛选出来,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录入。最后相关技术人员应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和数字化技术研发操作更为简单、搜索更为便捷的平台,提高人民群众的操作效率,使其通过最简单的操作方式就可以了解到更为全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进一步加深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了解。
  2.2加大资金支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传承者人员不足的问题。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要前提就是解决资金匮乏的问题。第一,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资金的比例,为其数字化技术的研发工作保证资金的支持,这有利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及时更新数字化设备,创新数字化技术。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注重与互联网等数字化技术的结合,(下转第298页)(上接第296页)优化非物质文化产业结构,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可以通过微博、门户网站、微视频软件等数字化方式将抽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化,展开宣传,为人民群众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提供更为多样化的途径,以此来进一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效益。第三,相关部门可以就“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与企业和高校进行合作。通过与企业合作,可以获得资金支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筹资。而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支持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能够获得更为充裕的资金。我们尚且不论资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单单就是将资金用于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传承者身上来,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承者人员短缺的问题。毕竟“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自身温饱都难以解决,又如何能心无旁骛将精力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上来。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使用资金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的福利待遇问题,刺激年轻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积极性,使更多的优秀的、年轻的人才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工作当中来。同时通过与高校合作,在高校中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相传,不仅仅能够使更多的国之栋梁了解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能够挖掘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有兴趣的年轻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做好人才储备。
  3结论
  在当今信息时代,数字化生活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生活,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同时数字化被运用到了各个领域,获得了较为广泛的使用。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运用中,通过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可以更加高效的开展非物质文遗产的保护与研究工作。与固态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固定的物质形态,这导致其保护与研究工作举步维艰。本文就是在数字化背景下,探究如何运用数字化技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运用工作,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使我们的后世子孙能够在未来依旧领会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 马毅.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J].大众文艺,2019(24):3-4.
  [2] 黄耀斌.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5):169-170.
  [3] 苏志.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1):72-7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47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