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范围内深受好评。我国作为茶叶的发源地,其悠久、厚重的茶叶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了解中国茶叶。茶叶无论是作为一种日常食用的饮品还是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在21世纪的新时代焕发出不一样的生机活力。但是近年来世界文化多元化的交流冲击下,茶文化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出现了许多问题,对于这种非物质文化的实际应用的经济效能逐渐减小。基于这种情况文章分析了当前制约茶文化非物质文化发展的问题,为进一步强化茶文化的市场经济效益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茶文化 传承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12.077
  On the Inheritanc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Tea Culture
  SUN Haiyan
  (Hubei Three Gorges Polytechnic, Yichang, Hubei 443000)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ea culture is well received internationally. As the birthplace of tea, China's long and profound tea culture attracts more and more people to understand Chinese tea. Tea, no matter as a daily drink or as a cultural symbol, radiates different vitality in the new era of the 21st century. But in recent years, under the impact of the world cultural diversity,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e of tea culture, and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e is gradually reduced. Based on this situ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ea culture and non-material culture,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rengthening the market economic benefits of tea culture.
  Keywords tea culture; inheritance; problem; strategy
  0 引言
  茶文化是在人们饮茶交流活动中所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特征,它主要包括茶画、茶道、茶艺、茶书等内容。[1]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国,早在先汉时期我国便有了饮茶的记载,到隋朝将茶叶作为贡品用于宫廷宴饮,在唐宋时代茶叶进入全面兴盛时期民间有“家家不可无茶”的俗语,明清时期茶叶全面普及在中华千年文明的发展中,茶文化在不断的朝代更迭积累中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色彩的茶文化。围绕茶叶所形成的茶文化是我国民族地域文化的重要代表,不同地区的茶文化又有着各自的地域色彩极大的促进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近年来国家对茶文化的重视不断提高,先后出台多项政策保护茶文化在内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当前深入研究茶文化的傳承、保护问题对激发传统茶文化的文化属性提高茶文化的社会经济效能具有重要意义。[2]
  1 茶文化传承、保护和利用中的问题分析
  1.1 茶文化的宣传教育认识不足
  茶文化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向世界展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铭牌。虽然现在茶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但是真正懂得茶文化的人却寥寥无几,归根结底是对茶文化的认识不深。目前在我国对茶文化的宣传教育,并没有像武术、棋艺等非物质遗产那样有着较为成熟的教育体系。茶文化的教育课程并没有进入正式的学校课堂,现存的茶文化教育培训大多是个人举办属于小众范围内的认知教育。[3]因此茶文化的宣传教育在当今社会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这严重制约了我国青年人学习茶文化的途径。中国茶文化常常与民族特色联系在一起例如壮族的“甜茶”文化,甜茶已经逐渐成为壮族男女表达爱意的重要文化载体,当壮族男女在见面后女方如果递给男方一杯放糖的茶,则是对男方有爱慕之意反之则是拒绝。茶文化的宣传教育不仅可以对我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入传承,同时也是对民族文化宣传的促进。
  1.2 茶文化缺少合理的传承机制
  文化的传承并不是个人和组织可以完成的,这必须要有政府层面的全面支持。茶文化的社会效能虽然意义重大,但是茶文化的隐形属性较强导致国家对茶文化的重视程度并没有达到较高的程度。[4]对于茶文化合理的传承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一些保护性的政策制度仍有欠缺,这就导致在以往的茶文化保护事件中无从下手。政府部门对于茶文化的保护的实际行动力不强,官方的茶文化宣传活动没有形成规模,茶文化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人才梯队出现断层现象。社会上真正懂茶的人较少,大多都是浮于表面的附庸风雅之辈,对茶文化的理解大多都是泛泛之谈。所以茶文化的现状一直是处于没有政策保障的状态,茶文化的传承、保护形式一直都处于形式阶段实际进展较差,严重影响了我国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   1.3 外来文化的冲击影响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包容的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在国际发展的大浪潮下不断进行融合。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国际贸易的交流正在不断深化,同时大量的国外文化不断的涌进国内,这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冲击。现在国外的饮品深受青年人的喜爱,对于国外强调激情的文化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反观国内的传统文化则兴趣欠缺。茶文化的精髓在于淡泊宁静,通过泡茶饮茶的整个过程细细去品味,茶文化本身所带有的民族传统文化色彩以及对宁静、祥和的心态的理解对现在浮躁的年轻人的吸引力不够。因此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对茶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我们并不去否认外来文化,但是也同样正视外来文化,怎样可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外来文化的精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茶文化得到传承与保护的基础上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与社会效益的转换是当前我们必须要加紧解决的重大问题。
  1.4 茶文化的传承保护中资金缺乏
  近年来包括茶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人们大都意识到要大力传承与发展茶文化。但是由于茶文化的发展离不开茶叶这个核心,茶文化最直接的体现便是在茶叶的冲泡之间。目前茶文化的传承在一些较为高档的茶馆中还可以大致看到,在资本社会的运作下已经成为一种近似的奢侈品。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的民众对茶文化的理解依然处于空白阶段,所以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目前面临的资金问题十分突出,个人与组织的力量远远达不到将传统文化向社会传播的程度,依然还是要借助财政资金的力量给予一定的帮助。
  2茶文化传承、保护和利用的政策建议
  自2003年开始我国政府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相应的保护,针对茶叶文化国家也曾经出台过许多政策进行支持,当然传承与发扬的道路依然任重道远,文章结合上述问题的分析对今后茶文化的传承、保护以及利用提出几点意见与建议希望对今后茶文化的保护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希望为今后的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2.1 强化制度保障,增加社会认识
  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是传承与保护茶文化的可靠保证,由政府牵头建立专业的茶文化保护组织专门负责茶文化相关保护工作。特别是针对那些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茶文化,应当做到完全的保护,当地政府部门可以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制定相应的安全保护制度,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监督实施政策对相关保证制度进行同级监管,在约束与被约束之间保证制度真正起到作用。保证地方茶文化可以健康稳定的传承下去,政府也可以借鉴社会力量引导公众积极参与茶文化的宣传交流活动当中去,通过一定的扶持政策提高茶文化对公众的吸引力。除了政府的政策支持外,民众的认可度也是传承茶文化的重要保证,通过媒体等多方面的宣传在社会范围内树立广泛的正确认识。让民众真正的了解茶文化,增加社会认同感提高茶文化相关工作的吸引力,增强弘扬传统中华茶文化的力度。
  2.2 加强资金支持,完善社会资助体系
  茶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传承与保护茶文化更多的是突出表现在它的社会公益性。所以茶文化的保护离不开政府财政的资金保障,财政支持可以建立多级保障制度中央财政进行基本保障,地方财政进行辅助保障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对相关茶文化产业进行奖励补贴。财政支持固然重要,但是毕竟我国的茶文化涉及较广人口众多,所以所需的财政资金相当庞大。在积极争取财政支持的基础上还要重视社会资本的投入,积极引导相关企业家对有前途的茶文化项目进行投资,可以制定相关的税收或奖励政策帮助传统文化企业做大做强,逐步成为保证茶文化传承的一座高地。
  2.3 增强专业人才培养,完善茶文化教育体系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持,茶文化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专业的技术人才。就现在看来涉及传统文化相关的专业在全国各高校的设立较少,对于支撑茶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专业人才每年的培养数量与质量远远满足不了产业的需求,国家教育部门可以根据国家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专业进行评估,将合适的专业进行调整认定为国家紧缺专业。通过政府牵头组织将茶文化相关的行业专家、学者、技术能手召集起来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完善的茶文化教育体系,编写相关专业教材定向培养茶文化相关的专业技能人才。为茶文化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以及社会的开发利用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让以前口口相传的经验式传承转变为有科学技术指导的规范化传承,为茶文化的创新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2.4 尋找茶文化创新点,提高社会利用效益
  茶文化的保护传承并不是一味的单项投入,作为传统非物质文化它本身就凝结着优秀中华民族精神。我国的茶文化体系组成较多,在众多的地域茶文化中都带有浓重的民族特色。茶文化的民族特色正式新时代茶文化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民族文化与经济转换之间必然会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但是茶文化的进一步利用正是要借用这个冲突将茶文化与经济效益结合在一起。一方面可以利用经济转化的效益来保证茶文化的传承保护;另一方面茶文化的发展创新又可以在经济转化中快速实现,例如可以将茶文化与旅游产业结合在一起打造茶叶特色旅游,深入开发茶文化不断增加公众认同感。对于茶文化的市场经济转换要重点注意规模化、特色化针对区域特色明显的地区可以进行划片改造,让区域特色的品牌效应最大化形成良好的社会知名度从而扩大茶文化的宣传范围。
  3 结束语
  茶文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作为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怎样保证茶文化可以经久不息的传承下去,并在传承的过程中实现茶文化的创新是我们一直要思考的问题。结合文章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的茶文化传承保护工作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制度建设尚未明确。但是我们相信在国家大力发展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浪潮中,茶文化终会在新时代得到更好的保护。
  参考文献
  [1] 庞琳.茶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策略研究[J].福建茶叶,2016.38(10):344-345.
  [2] 罗丽.保护、传承、发展、利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若干思考[J].南国红豆,2008(03):13-16,20.
  [3] 张运来,何勇.茶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策略探析[J].福建茶叶,2017.39(10):246.
  [4] 刘明阁.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J].江汉论坛,2012(10):119-1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156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