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的实践课程模式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推动实践育人是振兴本科教育的必经途径。通过对104所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比分析,发现:中央部委高校的实践学分普遍低于地方院校,且“双一流”高校的实践学分的比重较非双一流高校低了2.98个百分点。公办地方高校的实践学分低于民办院校的实践学分比重,尤其是独立院校的实践学分在各类型地方院校中的占比最高。进一步,根据实践环节的具体内容,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所在的区域特征,将实践课程模式归纳为以“数据分析”、“社会劳动”“产业发展”“区域特色”为特征的实践模式。
关键词 中央部委高校 地方高校 实践学分占比 实践课程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各地高校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服务社会为导向,设置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教育有机结合的实践课程体系。
1实践课程学分占比的现状分析
基于107所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别从院校隶属关系、办学层次、学校类型等方面对实践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进行探析。其中,隶属中央部委的高校17所,占比16.35%。隶属地方的院校共84所:民办院校15所,占比17.85%;公办院校69所,占比82.14%。
1.1中央部委高校的实践学分比重
如表1 所示,用实践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重来衡量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程的重要程度,发现:隶属中央部委高校的实践课程学分占比的中位数是12.99%,隶属地方院校的实践学分比重的中位数是19.53%,比中央部委高校的比重高出了6.46个百分点。
从标准差来看,两组数据的离散度较少,说明选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峰度值均大于0,表明两组数据的重尾在右侧,分布均右偏,意味着无论是中央部委高校还是地方院校,位于其均值右侧的样本较多;从偏度来看,偏度系数在3.0附近,两组数据均呈正态分布。由上可知,从数据的统计特征来看,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
表1:不同类型学校实践学分的对比情况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进一步,进一步将中央部委高校划分为双一流高校和非双一流高校,发现前者实践学分的比重为10.01%,后者的比重为15.69%。双一流高校的实践学分比重低于非双一流高校5.68个百分点,低于中央部委高校平均水平2.98个百分点。这可能因为 “双一流”高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地坚守着科研为上的信条,忽略了实践课程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从学校类型来看,隶属中央部委的高校中,综合类大学的实践学分占比最低,为10.18%;财经类大学次之,比重为15.69%;实践学分占比最高的为民族类院校,比重为18.39%。相比于综合类大学来说,财经类大学的应用性和专业性较强,对课堂内外实习实训的要求较高。民族类大学在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类实践课程时更具有语言优势,以及设置与民族学科交叉融合的实践课程体系,比如北方民族大学开设的实验课就包括跨专业综合实验课程。
1.2地方高校的实践学分比重
使用中位数测度实践学分的比重来衡量不同类型院校的实践学分设置的平均水平,在统计上的最大优势在于避免了极端值的影响。公办学院的实践学分占比略低,为18.60%,较民办院校的24.46%低了5.86个百分点。这也与民办院校具有灵活面向市场机制的特点相符,民办本科院校的定位一般是向社会不断输送既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的技术型、复合型的应用型人才。
剔除掉样本中实践总学分不包含课内实训的三亚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和西安翻译学院,其他15所民办院校的实践学分占比的排名情况如图1所示。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实践学分比重最低,为14.2%,是这15所院校中唯一一所低于公办院校均值的学校,其他高校的实践学分占比均高于公办院校的平均值。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的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的比重最高,达到了39.22%,比公办院校平均值高出20.62%;比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出25.02%。图1中,排名前三的均是民办独立院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独立院校对人才培养模式中职业技能的重视程度。
从学校类型来看,综合类的地方高校实践学分占比最低,为12.80%,专业类高校比例略高,为18.07%,排名第三的是理工类地方院校,占比达到21.28%,独立学院的占比最高,达到27.95%。可以看出,无论是中央部委高校还是地方性高校,实践学分的比重因学校类型而异。从地方院校的名称来看,以“学院”命名的高校,其实践分数占比的中位数为23.15%,而以“大学”命名的高校,其实践分数占比的中位數为17.22%,这就说明,一般情况下,“学院”虽然在综合实力方面落后于“大学”,但一直尝试通过增强其专业性的方式,提高办学实力。
2实践课程模式探析
基于上述不同类型学校中实践学分在总学分的占比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各个学校的实践课程体系设置情况,经过归纳总结,在“军事训练+课堂内外实训实习+创新创业教育+毕业论文”的基础上,可以把实践课程体系总结为以下四种模式:
2.1突出数据分析和计量软件培训的实践课程模式
该模式主要以中央部委高校和综合实力靠前的地方高校为主,其目的主要是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比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开设有大数据分析、商务分析等课程;中央财经大学国际学院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开设数据库原理与应用、Python程度设计等课程。南京财经大学开设的“Excel 经济统计分析与应用”课内实践课程。辽宁大学等开设的关于Stata、Matla等计量经济学统计分析软件实训课程。 2.2突出劳动等社会公益的实践课程模式
为了践行劳动育人,弘扬劳动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众多高校将“三下乡”、“社会公益”等社会劳动环节纳入实践课程体系之中(刘为浒,2019)。如广西大学,在集中实践环节设置了劳动课(课程代码:1000013)。同样设置劳动实践环节的还有河北经贸大学、南京审计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梧州学院、吉林外国语大学、吉林工商学院和西安翻译学院等。另外,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社会实践明确指定为“三下乡”“公益活动”“社会服务”等。
2.3突出产业发展的实践课程模式
大连号称中国的“班加尔罗”,软件和信息產业的快速发展,使大连成了中国承接外包最多的城市之一,为跨境电商的大力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基于此,大连民族大学的实践环节包括跨境基础课程和跨境电商训练(校企合作课程)。
天津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港口、交通枢纽和工业城市,其近代纺织工业的发展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我国大型的纺织生产基地。基于这种雄厚的工业基础,天津工业大学将“纺织外贸订单认知”设为重要的实践环节。
广交会是广东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是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金字招牌”,是中国外贸的“晴雨表”。据此,广东金融学院开设了“在线广交会电子商务”的实验课程。
2.4突出区域特色的实践课程模式
鉴于云南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门户,地处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三大区域的结合部。云南大学开设了课内实训课程——东南亚南亚商务环境和东南亚南亚经济与贸易,以及综合实践课——东南亚南亚市场调研。
3结语
地方院校的实践学分比重明显高于中央部委院校。对于中央部委高校而言,双一流高校的实践学分比重低于非双一流高校的实践学分比重,这与双一流高校的科研综合实力和排名有着密切关联。对于地方高校而言,民办高校的实践学分比重显著高于公办院校的学分比重,且独院院校在地方高校中的实践学分比重最高,这与独立院校灵活的市场机制密切相关。无论是地方院校还是中央部委高校,综合类高校的实践学分比重低于专业类的实践学分比重,是因为专业类院校不仅对应用性和专业性的要求更高,而且有相应的实习实训基地可以共享。另外,结合高校的办学定位和所在区域的产业特色和位置优势,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课程设置情况,将实践课程体系分为以下四类:(1)主要以中央部委高校和实力较强的地方高校为主的、服务于科学研究的、以数据分析为特征的实践课程模式。(2)为了践行劳动育人精神,部分高校设置了以劳动、“三下乡”“社会服务”等为特征的实践课程体系。(3)充分体现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特色,诸如天津工业大学和广东金融学院分别基于天津的百年纺织业基础和广交会特色而开设的相应实践课程。(4)云南大学基于云南与东南亚、南亚的地理位置的联通,设置了东南亚南亚经济贸易等实践课程。打造实践育人品牌是践行实践育人、彰显高校特色内涵发展、创建世界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必经之路。
基金项目:2019年重庆科技学院项目“国际服务贸易案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971)。
参考文献
[1] 张铭凯.“双一流”建设与课程变革[J].高校教育管理,2018(03):7-12+20.
[2] 尹海涛.民办本科院校定位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26):74-75.
[3] 张立巍.基于OBE 理念的高校经管学科实践课程体系优化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03):106-110.
[4] 刘为浒,董淑凯.“双一流” 建设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基地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高校实验室科学技术,2019(02):73-7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6559.htm